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正文

破解“泛积累” 提升利用力——“小学生习作素材有效积累与运用”实验后记

  • 投稿赵勇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04次
  • 评分4
  • 81
  • 0

陈育红

(上杭县珊瑚中心小学( 福建省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福建上杭364225)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让学生通过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形成学习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致力所在。然而,小学生习作教学质量的严重滞后,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习作素材的积累与利用一直处于盲目与无序状态。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从实践层面看:教师们都知道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对提高其习作效率的重要价值,但具体到指导如何进行积累时则多是“天女散花”,宽泛繁杂,看似面面俱到,五彩缤纷,到得用时学生却因眼花缭乱,不知采用哪一朵而茫然失措。从理论层面看:无论是教育杂志还是其他媒体,研究该让学生积累什么,如何积累者众;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和利用”者寡。这种“泛积累”现象,就人的往后发展而言不无裨益,但在小学阶段却客观造成了积累与运用的“两张皮”效应。它不仅无益于习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反而客观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自然会落个“事倍功半”的结局。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者疏忽了小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忘却了“强化积累是途径,有效利用积累才是目的”这一基本常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后发现: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范围变动不大,习作要求则呈螺旋式渐次提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决定花大力气进行以“小学生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与利用”为课题的研究。该研究旨在促成学生逐步养成依照一定的目标指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以实现高效利用平时所积素材直接为习作服务之目的,并借此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选材成文的能力,使“磨刀不误砍柴工”成为现实。

经过一段艰苦的探索,我们摸出了一些门道,这就是:

一、为师把握“一杆秤” 有“的”放矢方有为

我们知道:素材是指以观察、体验和感受等方式,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搜集到的、尚未加工和提炼的感性的、原始性材料,自身具有朴素性、原始性和客观性。而儿童思想单纯,观察的专注性和广泛性,体验和感受的敏锐性和深刻性都较成人差,吸纳和贮存外部信息的能力尚未形成。要他们在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从纷繁复杂的天地万象中搜寻习作素材,哪怕教者花再大力气指导,也于事无补。其结果只能让学生因为“满天繁星不知哪一颗属于自己”而放弃习作素材的搜集,走入随意应付习作的怪圈。这种“十个指头按十只跳蚤”的指导方法,只能造成“面面俱到,一面难到”的结局。由此,我们认定:指导学生有效积累习作素材,是习作教学成功的首要一环。

然而,有效积累习作素材,涉及到积累素材的目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表明:写作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收集材料,选材组材,组织语言,修改字句是写作的一般能力。而收集材料则是写作的一般能力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头等工程,也正是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致力之所在。

从大量深入的调查得知:在小学阶段开展“泛积累”的学习活动,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主动而有效地搜集习作素材的积极性,反倒会使学生更加厌恶习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者对所任学段,尤其是所任年级的整册及各组教材的习作目标和内容不能了然于胸。认识的模糊必然导致指导的盲目。为了纠正这一积弊,我们反复学习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从而明确第一学段主要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则强调引导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要达到的要求才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自己所任年级整册及其中各组教材的习作要求。这样,教者自己心里有了“一杆秤”,教学行为便能做到有的放矢,“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地对学生如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也就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蓄材给予“一盏灯” 明标导航善采撷

教师自己熟知教材的习作训练目标和要求之后,必须充分利用好单元导读及“口语交际”和“习作”提示这些助教材料,尤其是导读,它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获取学习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调整生活视角,有效搜集习作素材指明了行动方向。如有关“父母的爱”这一主题的导语会有这样的提示:留意父母亲的言行举止,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也许是一次表情变化,也许是一个轻柔的动作,都在表达爱,传递爱。六上“走近鲁迅”这组则提示我们“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六下第二组导读却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这些提示语,有如浩瀚大海中的灯塔,为学生克服“盲目、随意、无序”的高耗低效的搜集习作素材的行为起了极好的导航作用。为此,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领会“导读”内容,明确搜集本组习作素材的指向,并在这一目标驱动下心存观察兴趣,怀揣“选美之心”,从课堂文本到课后阅读,从校内活动到校外生活,扩大阅读、全面观察、处处留心、时时思考、随机记录,从而实现有效积累习作素材之目的。如此而行,学生不仅没有了无所适从的窘迫,采撷习作素材的学习实践活动由于“航道明确”而使压力大大减轻,且在单元习作时有效利用素材也有了清晰的方向,取材、选材的坡度便明显降低。这样,便为激发自主“聚材”、“用材”兴趣,最终实现减负增效的习作目标奠定了心理和行动基础。

三、用材授予“一套术” 联、汇、比、选,用中创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占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之后,如何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善于识材、选材,善于提取精华,以以一当十的典型材料使习作出彩,是习作指导的关键环节。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通过回忆教者自己的成功经验,深入了解课文作者的成文背景,归纳出一套易于学生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相机授予他们,实验证明运用这套方法,可达到高效利用素材的预期效果。

我们知道:素材通常分为生活素材和文字素材。而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原始材料,而是根据写作的需要,将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使原材料变成符合文章需要的有效之材。而根据两种素材的不同特点,我们宜授予不同的提取素材和利用素材的方法。

生活“素材”,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每次习作需要,有目的地集中、提炼、加工使之成为“题材”。为了实现“素材”到“题材”的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领会本组习作要求后,采用以下四步法有序进行,实践证明,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步:联。启发学生敞开记忆闸门,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像过电影似的从过去的岁月里追寻相应素材,之后,再以主体的身份,依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从所搜集到的材料中,去筛选、评判,用心去体验与感悟这些素材,将其内化为自己理解并接受的资料,从而把握素材,收集起符合本组习作要求的“题材”来。

第二步:汇。将自己整理出的符合本组习作要求的“题材”与同学遴选出的“题材”汇集起来,在广泛交流中吸纳相关有益信息,以收到“纳百川而成江海”之效,“胸藏万汇凭吞吐”之功。

第三步:比。这是有效利用习作素材的重要抓手。有道是“有比较才有鉴别”。汇聚相关“题材”之后,教者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习作题目或要求中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首先通过自行把占有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筛选出最切题意,且自己最熟悉,别人可能考虑不到的习作素材,再与他人所选素材作细致比较,深化交流、深入辨析,进一步了解自己所摄取的素材。

第四步:选。即通过反复比较之后,教者应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从突显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出发,选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素材,尤其要选择既符合该次习作要求,自己又容易把握的素材,这样才有望写出“真实与特色相结合”的个性化习作。

文字材料通常有别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素材,尤其是文本,多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情感,交流表达,培养语感的运用价值极高的素材。阅读课上借助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文本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是促成学生独具慧眼,准确、迅速地从已有知识和生活素材的积累中选择那些贴切、典型和新鲜的材料,利用和借鉴文本作者的语言、成文方法,启迪自己的习作思路、点燃创新火花,打造符合单元习作要求之佳作的省时高效的重要途径。

为了高效度利用文本这一习作素材库和学生根据单元习作指向所采撷到的优文佳作,教学中,在让学生明白习作要求后,在习作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遵循“有效引用,适度模仿,力求创新”的原则,使所选生活素材与文字材料致密结合。这样,不仅减缓了成文的坡度,提升了成文的速度,而且使习作在真实的基础上,变得既生动又有文采。其法如下:

1.直用其句。即诱导学生直接把从经典文本里抄录或背下的优词佳句引来为我所用。如以“△△成功了”为题习作时,教者事先让学生背诵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杨万里的《小池 》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等古诗句,并着意引导他们恰当的运用其中的诗句。于是便有了以下的精彩文句:

△ 张敏的习作在终于在县里获了奖。老师和同学们都夸她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她自己却说“我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 校运动会上,胡昊一举刷新了我校跳远记录,校长高兴地说;“今天,胡昊同学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只要他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一定会创造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精彩来!”

2.沿用其格。即借助课文或其他美文的不同句式和构段谋篇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容。

如让学生沿用“首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有序地组织文字;区别“总——分——总”和“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文特点后分别练习写作;用“回忆式”、“强调式”“诗句、歌词直引式”开头、结尾等,都是易于见效的方法。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后,让学生仿作者用排比句式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写自己的所见。一位学生选择自己看舅舅的鸭场时记下的素材加以整理,便写出了以下佳句:

△ 这里的鸭子真多呀,菜鸭蛋鸭,各色各样,放眼望去,满目皆鸭,像是给宽阔的池塘铺上了随风拂动的多色巨毯;这里的鸭子真乖呀,进棚进食,菜鸭蛋鸭自动分群,像是有谁在无声指挥;这里的鸭子真灵呀,电铃一响,全都争着挤向料槽,伸长脖子觅食。

再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者若能有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触景生疑——分述故事——点题释疑”的行文方式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习作方法,在本组习作时再加以点拨,学生们仿其格,从自己搜集的生活素材中选择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小伙伴的特点,就可以做到有“形”有“骨”,有“血”有“肉”了。

3.活用其情。引导学生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典语言生成的背景和表达的感情与自己习作中的情境和心态相比照,而后依据习作需要将经典语言中的相关词语稍作改动,从而创造出“为我所用”“表我心境”的佳句或佳作来。如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写同学之间的友谊时,可活化为“汀江河水长千里,不及同窗手足情”;在叙述师生情义时,则可脱体为“紫金山巅高千丈,不及恩师待我情”。如此切题化用,不仅是文采增色,而且能极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收到一石数鸟的效果。

4.延用其神。新课标语文教材的入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文章的优秀篇章,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会遇到不少精彩之文。它们不仅是学生习文之范,更是育人之典。其中点睛之笔可有一花引来百花发之功。如《落花生》中花生“外表不好看,实际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形神俱在,可谓妙极!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末之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此乃文眼龙睛,谓之神也!习作时,教者注意以这些凸显文章中心的句子为核,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便可从生活中积累的素材里抽丝剥茧,选出体现人物品质特点的佳作来。以《落花生》为例,教学完本课后,教者围绕“外表不好看,实际很有用”,着力引导学生进行形似联想,学生便自然会想到并写出赞美诸如苦瓜、黄瓜、土豆、地瓜、山药的好文来;再由此及彼引其进行类似联想,也不难想到并写出赞美诸如扫把、黑板擦、抹桌布、古桥等事物的佳作;这时,如果教者不就此打住,而是抓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显“神”之句,引导学生进行由物及人,由表及里的“神似”联想,学生顺理成章地写出诸如赞美脸黑心明的掏粪工、扳道夫、建筑工,身残心善的独臂大叔、驼背婆婆、盲眼姑娘等人物的优文来。

实验证明:以上诸法的科学运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所积素材的有效利用率,而且使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选材用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文学素养明显提升,习作兴趣得以有效激发与保持。可以预期,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假以时日,学子们一定更加善于积材、识材、选材和用材,并创造性地运用好素材,写出异彩纷呈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