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兽医学正文

运用中兽医理论解决母猪繁殖障碍问题

  • 投稿阿原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687次
  • 评分4
  • 20
  • 0

张笠文/ 惠农联科动物药业

作者简介:张笠文,高级畜牧师,惠农联科动物药业集团技术总监,从事动物诊疗、畜禽防疫、市场检疫及鸡猪饲养指导工作30 年,参与主编《猪病混合感染鉴别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猪病学》、《猪病类症鉴别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规模化猪场疾病信号监测诊治辩证法一本通图谱》等书籍。

近几年, 在对全国1 000 多个猪场和养猪大户进行的深入调查了解中,得到的结论是:“猪越来越不好养”。最常见的问题是:母猪繁殖障碍、产房仔猪腹泻、100 天左右的育肥猪疾病高发问题。我国每头母猪年出栏数在下降,2005 年是16 头,而到2013 年是14 头左右,生产水平令人担忧,母猪的繁殖障碍问题成为猪场的一块心病。

母猪亚健康症状

目前,猪场母猪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外观看似正常,但经常出现流泪、眼屎、泪斑的现象;有的母猪后背经常有出血点,一段时间后就变成黑色的小点状;有的母猪耳朵内有渗出像豆油样的物质,但并不影响母猪的采食等指标。母猪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断奶后不发情;怀孕中后期流产;滞后产;产木乃伊胎、死胎;产仔数少;产弱仔率高。新生仔猪震颤,后肢软弱站立困难;腹泻,呕吐。母猪产后无乳、子宫炎症、发烧、不食现象较多。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猪场的效益,许多猪场试图通过抗生素及疫苗免疫的手段解决,但几年来的实践证实效果大多不是很理想。

病因及解决方案

通过2 年多的试验总结得出结论:上述情况是由母猪阳虚症造成。解决方案:“强肝补肾、升阳益气、疏肝排毒”。组方:冬虫夏草菌丝蛋白、金银花、银翘、荆芥、淡豆豉、薄荷、牛蒡子、黄芪、淫羊藿、板蓝根、党参、刺五加、人参、杜仲、黄芩等中药材。

解决原理

借鉴中医“肝肾同源”: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水;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主骨生髓,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影响到人体各个脏腑。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

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齿更发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产生精子,女子就开始按期来月经,性机能逐渐成熟,而有生殖的能力;待到老年, 肾的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减退至消失,形体也就逐渐衰老。如果肾精亏损,则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智力发育不全等;成年人则有早老早衰,头昏耳鸣,精力减退等;女子则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月经初潮来迟,经闭,不孕等;男子则出现精少不育等情况。

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作用,包括调畅精神情志、调节气血津液运行、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节生殖功能。 肝失疏泄,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因此,亚健康的精神情志异常,实质上是肝脏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具有隔离和消除入侵的和内生的各种抗原物质的功能。肝脏的肝血窦内有一些固定于窦壁的巨噬细胞,称枯否氏细胞,负责吞噬和清除大部分从肠道来的抗原微粒,枯否细胞功能障碍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说:人体和动物90% 的毒素产生于自己的肠道,引发内源性感染并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

肝肾同源理论

肝肾同源于精血: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肾同源主要体现在精血互化,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肝肾同源于胞胎:胞宫是体现妇女生理特点的重要器官,它与脏腑有密切的经络联系和功能联系。冲、任、督三脉属“奇经”,胞宫为“奇恒之府”,冲、任、督三脉均起胞宫,故在妇女生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冲脉之精血充盛,才能使胞宫有行经、胎孕的生理功能。

唐·王冰在《黄帝内经》注解里说:谓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故任脉又为人体妊养之本。《素问·骨空论》称督脉生病,其女子不孕。

肝肾与奇经八脉密切相关,肝肾同隶奇经冲脉为奇经,它的功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灵枢·逆顺肥瘦》记载:其下行支与肾脉相并而行,使肾中真阴滋于其中;又其”渗三阴“,自然与肝脾经脉相通,故取肝脾之血以为用。任脉与肝、脾、肾三经分别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灵枢·经脉》说督脉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与肾相通,而得肾中命火温养。冲任督三脉均需受肝肾之精血濡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故有胞胎为肝肾所 ,肝肾同源于胞胎之说。

肝肾同源于脑:《辨证奇闻》中则论述了“脑气不足治在肝”的观点,“盖目之系,下通于肝,而上实属于脑。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肝气太虚,不能应脑……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肝气,使肝足以应脑,则肝气足而脑气亦足也。”由此可见,肝肾又同源于脑。“肝肾同源于下丘脑- 垂体- 肝轴”,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OXT)、催乳素(PRL)、促黄体激素(LH) 和促卵泡激素(FSH)、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还能够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或屡配不孕,早产,滞后产,流产,少乳或无乳...... 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则公猪排精不畅,母猪发情周期紊乱、排卵不规律、数量减少,质量不佳,严重影响母猪繁殖功能。

肝失疏泄,气血不足,会使其隔离和消除外源的及内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功能下降,有毒物质蓄积胞胎为肝肾所,肝失疏泄,导致肾脏功能紊乱,造成大量体内毒素无法通过尿液排除而直接入血循环,最后流注入子宫,影响以至毒害胎盘、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毒素随血流进入胎盘,根据数量的多少及时间的早晚,可造成不孕、不育、弱胎、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流产等情况的发生。许多仔猪在母体内时就会出现肝脏肿大、淤血、发黄或硬化,肾脏病变情况。

肝藏血: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者,凝血之本。其病机大致有三:一是肝气虚弱,收摄无力。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肝不摄血可导致血液妄行,而渗漏到血管之外。外观看似正常的母猪皮肤上有细小出血点存在。

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肝的经脉上连于目系(目系又称眼系、目本,为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所以说,眼为肝之外候,肝开窍于目。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

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实质是泪液分泌不足;如肝经风热,则可见两目红赤,羞光流泪;肝经湿热,则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症。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称肝为“罢极之本”,是说肢体关节运动的能量来源,全赖于肝的藏血充足和调节血量功能的正常。如果肝血虚少,血不养筋,则可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拘挛震颤;如果热邪侵袭,燔灼肝经,劫夺肝阴,筋膜失养,则可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动风之象。

母病及子:哺乳期仔猪腹泻的病因一定是母猪的问题。治其母而健其子。肝失疏泄,导致母猪脾胃不和,胆汁分泌失调,体内脂肪消化不充分,这样的乳汁会导致乳猪腹泻。肝失疏泄,肝肾无法将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致使乳汁中有大量的毒素存在,仔猪吃这样的母乳而发生腹泻等一系列症状。许多仔猪出生后即开始腹泻,有的出生后3 ~ 5 d 左右腹泻,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

肝主疏泄:因为肝气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使食物消化吸收正常。如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胆汁则不能正常地分泌与排泄,可导致胆汁郁滞,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临床可出现食欲减退、黄疸、便秘、尿黄、粪便干硬如球、产后不食或发烧。

结语

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大型猪场都采用西药和疫苗来维护猪场安全,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效果不是很理想,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及新生仔猪腹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同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抗生素带给猪场和人类的严重危害,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我们的实践,用中兽医药解决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腹泻问题效果明显,既环保又安全,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