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建忠/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期,这对服务于畜牧业的兽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对动物疫病防控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动物不打疫苗而不发病”,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动物福利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如何通过提高动物福利来减少或避免动物疫病的发生成为了兽医研究的新课题。
但是,现在谈到动物福利,往往会被很多人误解,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人的动物福利还没有解决好,为什么要提动物福利?动物最终要宰杀,而宰杀是最不人道的,提倡动物福利是否不杀生?既然要杀,动物福利不就是“虚伪”的吗?畜牧生产是商品生产,注重的是经济效益,与动物福利无关?提高动物福利水平,需要增加成本,企业承受不起?动物福利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动物自由式放养,福利问题就解决了?有机养猪、鸡,福利就好吗?
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农场动物动物福利与兽医公共卫生的关系,即站在人类利益角度来讲为什么要提倡动物福利。
一、农场动物福利与兽医公共卫生
兽医公共卫生的定义:1999 年WHO 提出兽医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掌握和应用兽医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福祉服务的所有活动。按照刘秀梵原始对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解读,其核心领域包括:人兽共患病的防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设施和诊断实验室的卫生;生物医学研究;卫生教育和推广;生物制品和医疗用品的生产和监察。其中最为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和食品安全正是动物福利所涉及的领域。
本世纪60,70 年代以来,全世界新发现疫病达100 余种,许多新的人类传染病与动物密切相关。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B.Vallat 博士,2004 年指出:我们现在正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传染病时代,一个人兽共患病病原体起主导作用的时代。据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介绍1 461 种人类传染病中,60% 来源于动物;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损失的传染病中,80% 为人畜共患;近20年全球新发传染病中,75% 源于动物;目前全球每年仍有1 700 万人死于传染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畜共患病。
在食品安全方面,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微生物性危害:动物食品存有致病性细菌、病毒。近年来,国内外多次发生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病原菌污染动物性食品的事件。
兽药残留:在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不合理和滥用,甚至使用违禁药物。不仅产生抗药性,免疫效果不好,加大兽药用量,扩大兽医种类,更严重的是导致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通过食物链传给人,造成人用抗菌药物疗效下降甚至治疗失败的恶性循环。
其他危害: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种类多、来源广,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仍十分突出,食品添加剂滥用、掺假等现象也较为常见。
另外,兽药、激素类和营养性矿物质等饲料添加剂的超量添加,滥用过度,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生态环境。动物养殖场排放物已成为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这一系列的畜产品安全事件,引发我们在当前畜牧业转型期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为什么我国动物疫苗企业设备越来越好,技术越来越先进,生产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动物烈性传染病越来越多?
病毒变异越来越频繁?为什么我们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设备越来越好,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强,但动物用药量却越来越多?
动物源食品的安全问题却频发不断?为什么生物医学,特别是预防兽医学领域的成果越来越多,高水平的论文越来越多,科研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先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但动物防控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因动物疫病造成的损失却居高不下?
抛开政治与商业因素,最根本的是我们畜牧生产系统出了问题,导致动物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
现代的育种手段与养殖模式过度追求动物的生长速度与生产性能,忽视了动物本身的抵抗力,使得畜禽易感染疾病,而不得不加大兽药、疫苗的实用,导致动物机体失衡,自然界失衡,导致病毒变异、重组加速。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动物疫病防控有新的认识:治标不如治本,“养防结合,以养为主”,通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来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提高农场动物福利水平是解决人畜共患病和动物食品安全的治本之途。
动物福利是什么?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农场动物福利的解释,即动物的“五大自由”原则: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饲养);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环境);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环境);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疫病防控);享有生活无恐惧、悲伤感的自由(运输、屠宰)。即农场动物福利= 良好的饲养管理+ 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控+ 人道运输、屠宰,并非是给予动物额外的照顾与保护。
动物福利的做法:从“人道”的角度反思、改革现在的动物生产方式,给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和设施。按照自然法则尊重、满足动物的基本生理、心理、行为需求,善待动物,减少疾病,实现动物的健康与快乐。遵循 ACE 原则,即一切动物生产和动物产品必须对动物(Animal) 有利,对消费者(Consumers) 有利,对环境(Enviroment) 有利。
在人类需要与动物需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建立一个新的既能满足动物福利倡导者的要求、又能被动物生产者所接受的生产方式,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取得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利双赢。
二、提高动物福利是集约化养殖的必由之路
现代集约化养殖导致动物福利差,进而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养殖者不得不通过滥用药物、疫苗来控制疾病,致使动物产品药残多、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等等问题发生;而福利养殖就是要通过给予动物“五大自由”来提高动物福利水平,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力,做到少用或不用药、少打或不打疫苗,保障健康动物,施行人道运输、屠宰,最终实现产品安全。
如何实现农场动物的“五大自由”原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疾病防控方面。种畜禽场的净化——源头无病;优化免疫程序,以血清学检测为依据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时间、次数;避免盲目用、过度用;及时、有效地治疗、照料、隔离、扑杀病畜禽,尽可能少用药,降低兽药种类;研发、应用新型专用兽药。
2. 环境控制,提供舒适环境。提供福利型设施、设备,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改善生活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去尾、断喙等传统技术的福利替代技术;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尸体、动物废弃物。
3. 营养调控。调配营养均衡的日粮;适当添加能提高动物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禁用违禁药物,慎用预防性药物和促生长剂;保证饮用水质量;优化日粮结构,提高排泄物“质量”,减少环境污染。4. 人道运输、屠宰,降低动物惊吓和恐惧。
三、动物福利的几点见解
1. 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有很多,许多因素间是有矛盾的,关键是平衡,学问在于取舍。动物福利水平高低是多因素共同施加的结果,不必片面追求单一因素,不必刻意追求“五大自由”的单一方面,目的要明确,综合考虑福利水平。
2. 动物福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宗教文化密切相关。国外的新理念、新技术有许多,要认真分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吸收,避免盲从。
我们提倡的动物福利是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商品生产,尽可能为农场动物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满足其生理和精神需求,健康生长快乐而去(被宰),养出健康动物,保证产品安全。大规模散养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0IE 强调动物疫病、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相互影响的重要联系。0IE 将动物福利纳入兽医工作范畴。0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动物福利内容是成员国共同遵循的标准和准则。
0IE 正在制定2016-2020 年第六战略计划:保障动物和动物产品及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保护动物福利,管理人类-动物-环境界面的疾病风险;促进重要流行病以及动物、动物产品和动物源性食品的跨境贸易中的良好交流;强化兽医结构的能力和可持续性。英国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等组织越来越重视农场动物福利与人畜共患病、动物产品安全的关系动物福利仅是一个概念,并非高不可攀,要正确认识、解读动物福利的内涵与实质,给以正确宣传、引导。动物福利不难做,你每天都在做动物福利的事,动物福利的关键是科学平衡、合理取舍。为了兽医公共卫生,为了畜产品的安全,为了人类的健康,请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养出健康动物。提高动物福利,实质是提高人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