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兽医学正文

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体会

  • 投稿念潇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334次
  • 评分4
  • 63
  • 0

陈明/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鸭传染性浆膜炎亦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雏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多发于l ~ 8 周龄的小鸭,引起大批死亡。临床表现为:嗜睡、缩颈、抽搐、共济失调,眼、鼻有分泌物、下痢。病变特点为纤维索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苏烟村养鸭户杨某发现自己饲养的800 羽10日龄雏鸭有12 只突然死亡。20 多羽口鼻流粘液、腿软无力、不肯站立,食欲减退、下痢、头颈歪斜,共济失调。杨某立即清理更换垫料、饲料和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在饲料中加入环丙沙星,但情况未能改变。笔者出诊时,雏鸭又死亡10 多羽,且相邻的养鸭户也出现雏鸭发病死亡的现象发生。

(二)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厌食、离群、不愿走动或行动迟缓、甚至伏卧不起、垂翅、衰弱、昏睡、咳嗽、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眼有浆液性、粘液性或浓性分泌物,常使眼眶周围的羽毛粘连,甚至脱落,鼻内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凝结后堵塞鼻孔,使病鸭表现呼吸困难,部分患鸭缩颈或以嘴抵地,濒死期神经症状明显,如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呈角弓反张,尾部摇摆,抽搐而死。也有部分患鸭临死前表现阵发性痉挛。

(三)药物治疗

每20 ~ 30 kg 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l g ;每20 ~ 30 kg 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1 g, 连用5 d。每只病鸭肌肉注射先锋霉素10 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 d。用克毒灵消毒剂每千克脱水3 ~5 kg,对鸭群、运动场、棚舍、饲槽、水槽、用器等进行全面消毒,再在棚舍地面撒上一层漂白粉,铺上一层新垫草,以后每天更换垫草一次,喷雾消毒一次。通过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第二天发病鸭数、死亡数明显减少,第三天死亡停止,疫情得到控制。

(四)综合防治措施

1. 接种疫苗。鸭疫里氏杆菌多价灭活苗接种于7 ~10 日龄雏鸭,可预防本病。在流行严重地区可以考虑12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2.严格执行鸭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单位采取全进全出制,可预防本病。如需到外地购进鸭苗时,应去没有疫情的鸭场购买,同时必需详细了解产地的疫情和饲养管理状况,并进行严格的检疫,经检疫合格者方可购买。进场后的鸭苗应单独隔离饲养2 周,确实证明是健康鸭群之后,方可与本场的健康鸭群混群饲养。

3.药物防治是控制雏鸭发病与死亡的重要措施。在兽医临床上,一定要注意药物剂量和治疗疗程。鸭群发病后,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先锋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均有较好的疗效。

4. 加强饲养管理。对鸭群应科学饲养,饲喂优质全价饲料,添加足量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满足雏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从而提高雏鸭的抗病力;要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要经常清除粪便并保持鸭舍内通风良好。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转群、拥挤、高温、寒冷、换料、接种疫苗等产生的应激反应,为雏鸭群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

5.严格卫生消毒制度。生产中选用两种不同种类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对鸭舍、笼具、饲养场地、污染物及粪便等每两天消毒一次。同时对死鸭进行无害化处理。夏季和有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这样可杀灭病源微生物,杜绝传染源,减少鸭群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