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兽医学正文

禽流感现状对养禽产业的影响

  • 投稿共青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583次
  • 评分4
  • 25
  • 0

廖明/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一、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1. 发生频率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禽流感的季节性特征逐渐减弱,原来是冬春季节高发,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流行,成为真正的地方流行性疾病。

疫苗更换的速度不断加快,2000-2006 年:Re-1 ;2007—2009 年:Re-4、Re-5 ;2010-2013 年:Re-6 ;2014 年:Re-7 ;2015 年:Re-8。

2. 发生范围迅速扩大。由广东省扩至全国(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等),由家禽养殖场,扩散至野禽栖息地。

3. 毒株变异频繁且愈发复杂。(1) 血清型:H9N2、H5N1、H5N2、H5N6、H5N8、H6N6、H7N9、H10N8 等等。(2)基因型:Clade0、Clade2.2、Clade7、Clade2.3.4、Clade2.3.2、Clade7.2 类Clade2.3.4。(3) 抗原性:Re-1、Re-4、Re-5、Re-6、Re-7、Re-8。(4)宿主范围:家禽→野禽→哺乳动物→人。(5)致病力:LPAI → HPAI。

4. 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样。(1)混合感染更常见:不同血清亚型AIV,AI 与其他病原。(2)临床症状非常典型。

5. 自然感染动物种类不断增加。(1)家禽→野禽。(2)禽类→哺乳动物,甚至鱼类。

6. 病原污染程度加重。由养殖场向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屠宰场等扩散,并随着家禽产品运输工具扩散。

7. 公共卫生意义日渐突出,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1)1997 年,香港,H5N1;2004 年,东南亚,H5N1;2013 年,中国,H7N9、H10N8 ;2014 年,中国,H7N9、H5N6。(2)1997 年前,AI 主要是影响家禽养殖本身,2003 年后,公众对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对禽流感等人兽共患病原引起的人感染死亡事件尤其关注,每次HPAI的发生都会导致公众对家禽产品消费信心下降,对家禽业造成重创。2013 年,我国养禽业因H7N9 禽流感损失高达1 000 亿元。

二、影响禽流感发生的主要因素

1. 家禽养殖生产方式。(1)养殖方式:散养,集约化饲养,工厂化饲养。(2)组织形式:单一农户、“公司+ 农户”、“公司+ 小区”、“公司+ 农村”、专一标准化生产基地等。

2. 经营方式。单一经营( 种禽、商品代)抗疫情风险能力较弱。

3. 销售方式。鲜活: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街头排挡。屠宰:热鲜、冰鲜、冰冻。

4. 生产过程。(1)品种(抗病力、生长性能之间的关系)。(2)营养。(3)疫情防控(生物安全措施、疫苗之间的关系)。(4)饲养管理(日常消毒、自动化设施设备、人员管理、标准化饲养)。(5)环境控制(地理位置、隔离缓冲带、无特定疫病区、生物安全隔离区、饲养环境净化、异常死亡家禽的无害化处理)。(6)企业作为疫病防疫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

三、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对策建议

1. 政府的政策导向。

(1)养殖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有计划控制养殖规模和发展速度,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养殖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鼓励发展“一条龙”生产模式的农业龙头企业。

(2)兽药厂:加强对禽流感疫苗质量管控和临床应用效果的监测评估,根据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疫苗生产用种毒,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研发针对性强、更有效的疫苗,鼓励公平竞争,政府招标疫苗逐渐退出。

(3)政府防控禽流感的工作原则,应该是“正确定位、部门联动、数据公开、适度防控、调整产业”。 ①正确定位:对该病的特性及其在家禽和人群中的危害性要充分评估,准确认识,区别对待,不要过度渲染,也不要麻痹轻视。②部门联动:农业、卫生等部门在防控工作中应步调一致(包括工作程序、监测方法、判定标准、公布信息等),相互及时沟通信息,做到资源共享、措施相宜。③数据公开:把监测结果尽量公开,并且形成定期公开制度;加强科普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让公众清楚规范的养禽场所的家禽感染的风险是低的,食用熟透的禽类食品是安全的;做好风险沟通,政府与公众,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④适度防控:重点防控,分类指导,重点地区包括禽类交易较大、养殖量较大、疫情毗邻的地区;实施分类监测:集约化养禽场、散养密集区、交易市场及环境、运输工具等。⑤调整产业,推动家禽业优化升级:养禽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育种、营养、防控、环境控制、加工、销售等全程改造升级,集中饲养、科学防疫、集中屠宰、冰鲜销售、多元发展;兽医企业。新产品研发与使用效果评估,减少对政府依赖,按照市场规律依法经营。

(4)加强源头防控,规范活禽市场管理。①溯源清源:家禽养殖场,农贸(肉菜、批发)市场禽类档口实施“1110”政策,即“每天1 清洁,每周1 天消毒,每月1 天休市,每天活禽零存栏”;统一时段,以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要求当天进货当天处置。②针对封闭的超市,禁止活禽销售:所有批发市场,实施禽类来源登记制度,凭证进场,禁止染疫禽类进场交易;针对批发市场分交易区(飞禽类、水禽类和陆禽类),分类批发。

2.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3. 加强政府和企业在养禽业相关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投入,鼓励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开发更有效的诊断试剂,防疫产品,技术标准。

(本文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