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静 郭丽君 阚卫军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内分泌科,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 目的 探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方法 选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疗程为2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43.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56.85.2±10.41)m/s;胫神经(63.32±11.46)m/s]较治疗前腓总神经(22.35±12.23)m/s;胫神经(27.83±14.35)m/s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腓总神经(28.07±11.69)m/s;胫神经(24.27±10.95)m/s]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 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且优于甲钴胺片对照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硫辛酸;肢体气压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021-03
[作者简介] 朱静(1982.10-),女,河北藁城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及代谢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47%~91%[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人主要致残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足部溃疡、坏疽、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DPN 的治疗多停留在单纯甲钴胺营养神经的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为观察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该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山西武警总队医院住院的DPN病人,给予硫辛酸注射液静滴及肢体气压联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64例患者,均来自山西武警总队医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 两组: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0±8.21)岁,糖尿病病程(9±3.83)年; 对照组32例, 男17例,女 15例,年龄(52±6.45)岁,糖尿病病程(8±4.26)年。
1.2 病例选择标准
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 专家委员会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标准[3]:试验选取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存在手足麻木、刺痛、袜套感等感觉异常患者。
1.3 试验病例排除标准
①精神病史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6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患者;④有药物过敏史者;⑤1型糖尿病患者。⑥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1.4 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血糖、血压及血脂。所有患者通过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 (FBG)<8.0 mmol/L, 餐后血糖 (PBG)<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7.5%,并维持原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硫辛酸注射液24 mL(0.6 g)配于250 mL的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国药准字H20093235)同时联合肢体气压泵(批准文号京药监械(准)字2012第2260641号),给予四肢气压治疗,2次/d,20 min/次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给予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030812)0.5 mg口服,3次/d治疗,疗程为20 d。
询问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疗效标准:完全缓解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的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的症状好转;无效指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的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同时采用上海诺诚生产的 NTS-2000肌电图检测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双侧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依据以上实验结果,从DPN患者症状改善方面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治疗较单纯甲钴胺治疗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症状,能使更多人受益。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更好(P<0.01)。由此可见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治疗治疗DPN的效果明显。
2003年,Vincent提出DPN发生发展的机制跟氧化应激的某个通路有关[5]。Brownlee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机制。认为高血糖诱导细胞产生过多的活性氧簇 (ROS)是多元醇途径、糖基化终产物(AGEs)途径、PKC途径、己糖胺途径激活的一个公共上游事件[5]。据以往研究[6]证明,DPN以高血糖为基础,循环代谢异常、血管病变共同引起多元醇通路亢进,触发氧化应激,神经内膜血流降低引起神经功能异常。血管损害也可导致神经低灌注,缺血、缺氧引起神经病变;血液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也会引发神经病变。
硫辛酸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清除自由基 、降低脂质过氧化,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 、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增加神经Na –K-ATP酶的活性[7]。硫辛酸是一种既能渗透到身体脂溶性部分又能渗透到水溶性部分的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更强[8]。1980年德国的Sachse等首次将硫辛酸用于人体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滴注硫辛酸可以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1999年德国ALADINⅢ试验表明,硫辛酸3周静脉滴注后,继续口服6个月,可使神经系统受损评分下降,但是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并未显著的改善。2003年俄国的症状性糖尿病神经病变(SYDNEY)试验表明, 静脉滴注硫辛酸3周,可明显减轻糖尿病患者感觉性症状,明显加快其神经传导速度[9]。由此可见,硫辛酸可能阻断或逆转DPN发病进程,对DPN治疗有效。该实验研究也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而DPN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治疗组大部分患者,硫辛酸治疗有效,也有少数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考虑DPN的发病是在高血糖的基础上多种代谢紊乱形成的慢性病程,20 d的治疗疗程较短,观察时间有限。并且DPN症状缓解程度难以排除焦虑、烦躁等患者主观意识情绪的干扰。
气压治疗仪主要通过由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放气过程,将淤积的淋巴液推回血循环中,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加神经组织氧合作用及血流灌注,改善神经缺血缺氧状况,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10]。肢体气压泵治疗主要改善因神经低灌注,缺血、缺氧及高凝状态所致神经病变。
DPN发病机制涉及很多方面,需要综合治疗,既要控制高血糖,也要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该实验选择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兼顾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多元醇通路亢进及神经缺血缺氧的病因,从而达到改善和恢复神经组织功能的目的。从该实验中临床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较以往单纯应用甲钴胺营养神经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魏华,谭春兰,熊旻利,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广东医学, 2011,32(5):7-9.
[2] Sima AAF.Diabetic neuropathy: Pathogenetic backgrounds,current and future therapies[J]. Expert Rev Neurotherapeutics,2001,1(2):225-238.
[3] 刘凤香. 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 当代医学, 2011,17(24):70-71.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5] 黄炜,刘 杰,王鸿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3,17(6):94-96.
[6] 罗建华.α硫辛酸对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163-164.
[7] 徐西伟,王思阳,程志斌.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乳腺癌放化疗的周围神经毒性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3,32(25):15-16.
[8] 陈婷,杨云,杨祥.硫辛酸“结构-抗氧化”性关系的理论研究[J].科学分子学报,2013,29(2):58-61.
[9] 宋效成,凌桂梅,谢秋平,等.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4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6(5):413-414.
[10] 高华,徐顺.空气波治疗仪治疗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2,33(2):913-914.
(收稿日期: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