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军1 杨 琳2 姜 红2
1.山东蓬莱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蓬莱 265600;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胎龄、不同相对体质量早产儿早期血脂生化指标,探讨早产儿早期血脂代谢指标对指导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同期住院的新生儿189例,分为≤28周组16例、28~32周组53例、32~37周组72例、足月儿组48例。于出生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2 mL,测定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果 4个胎龄组间比较,总胆固醇水平以28~32周组最高,足月儿组胆固醇代谢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胎龄组间比较,甘油三酯水平以28~32周组最低,早产儿甘油三酯水平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32周组内AGA较SGA、LGA总胆固醇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三个胎龄组内SGA、AGA及LGA间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胎龄组内SGA、AGA及LGA间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产儿胆固醇代谢水平高于足月儿,早产儿甘油三酯水平低于足月儿。监测早产儿血脂水平变化,对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早产儿;血脂;营养评估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c)-0001-03
早产儿各脏器发育不成熟,且多因宫内生存条件变化而致早产,生后常有喂养困难等合并症,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其早期的营养状况不但决定早产儿存活与否,而且对早产儿远期生活质量也有持久的影响[1]。该研究2012年9月—2014年4月通过测定早期不同胎龄、不同相对体质量早产儿的血脂代谢指标,探讨早产儿早期血脂生化指标对指导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因早产或高危儿收治的新生儿189例。
1.1.2 纳入标准 所研究对象及其孕母无感染征象,无先天发育畸形、遗传代谢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1.2 方法
临床资料收集。将资料按胎龄分组:≤28周组16例,男7例,女9例;28~32周(即>28周≤32周)53例,男29例,女24例;33~37周(即>32周<37周)72例,男29例,女43例;足月儿组(即≥37周<42周)48例,男24例,女24例。各组的适于胎龄儿分别进行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的分析,同时对各胎龄组内进行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大于胎龄儿(LGA)之间各生化指标的分析。其中SGA组为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的新生儿;AGA组为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大于胎龄儿为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各组新生儿均于生后24 h内静脉采血2 mL后离心取血浆,应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中TC应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TG应用酶法测定。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胎龄组适于胎龄儿间TC、TG结果比较
TC水平以胎龄28~32周的新生儿最高,足月儿胆固醇代谢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以胎龄28~32周的新生儿最低,早产儿TG水平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内SGA、AGA、LGA间TC、TG结果比较
Ⅱ组内AGA较SGA、LGA的TC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内不同相对体质量间胆固醇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不同相对体质量间甘油三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至表5。
3 讨论
3.1 血脂代谢水平与胎龄相关性
血脂是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主要成分为TG和TC。其中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TG在脂蛋白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进入循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提供和储存能量。孕早期的胎儿脂肪主要来源于母源性脂肪酸,孕后期则主要依靠胎儿自身合成的脂肪酸来加速脂肪储备[2-3],母亲分娩前的血脂代谢状况不影响新生儿胆固醇水平[4]。以往研究发现,早产儿胆固醇水平低于足月儿,血脂水平与体重呈正相关[2],但也有研究发现早产儿血脂水平高于足月儿[3],同时有研究发现早产儿和足月儿血脂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该研究发现,胎龄28~32周间的新生儿胆固醇水平较其他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高,足月儿总胆固醇水平较早产儿低。胎龄28~32周间的新生儿甘油三酯水平较其他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低,早产儿甘油三酯水平低于足月儿。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与胎龄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胎龄组内SGA、AGA、LGA间胆固醇水平比较,只有28~32周组内不同相对体质量间的胆固醇代谢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组内SGA、AGA、LGA间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3.2 监测血脂水平变化,对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治疗及预防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是NICU较为普遍的现象[6-8]。宫外生长迟缓对早产儿的存活率,婴儿期和儿童期的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均会有影响[9]。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多数不能经胃肠道得到足量营养,需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补充外源性氨基酸和脂肪乳,营养支持疗法贯穿于早产儿整个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在早产儿的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低出生体重儿是儿童期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有研究报道,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始于儿童、青少年期,并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早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主动脉或冠状动脉即可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10-11],是否与早产儿生后的高TC及高LDL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从新生儿期就应注意营养物质均衡,保持正常血脂水平,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贺茹, 金春华, 张健娜. 早期喂养方式对不同时期儿童体质量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 23(21):1693-1695 .
[2] 高树辉,周杰,张映辉,等.早产儿血脂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36-238.
[3] 邝文英,廖艳,王伟山,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同胎龄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4):1886-1897.
[4] 刘海燕,陈丽萍,崔其亮,等.早产儿早期血生化营养指标的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6):372-373.
[5] 刘海燕,陈丽萍,崔其亮,等.早产儿早期血生化营养指标的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6):372-373.
[6] Research Group for the Nutrition of Premature Infants , Wang DH. Mu lti-center study of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China Report of 974 cases[J].Chi n J Pediatr,2009,47(1):12-17.
[7] Shan HM, CaiW, Cao Y, et al. 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in premature in f -ants in Shanghai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review[J].Eur J Pediatr , 2009 , 168( 9 ): 1055-1059.
[8] Camilia R, M artin MD, Yol anda F, et al. Nutritional practices and growth vel- ocity in the first month of life in 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s[J]. Ped iatrics , 2009 , 124( 2 ): 649-657.
[9] Gasey PH. Growth of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children[J]. Sem in Perina tol , 2008, 32(1):20-27.
[10] Kerkhof GF,Leunissen RW,Hokken - Koelega AC. Early origin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Role of small size at birth,early postnatal weight gain,and adult IGF - I[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 97( 8): 2637-2643.
[11] Tsubahara M,Shoji H,Mori M, et al. Glucose metabolism soon after birth in very premature infants with small and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s[J]. Early Hum Dev, 2012,88(9):735-738.
(收稿日期:201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