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医学病毒学正文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长短对病毒学标志物的影响分析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2-05
  • 阅读量1036次
  • 评分4
  • 79
  • 0
  (罗定市龙湾镇卫生院广东罗定527235)(罗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罗定527235)【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时间长短对HBV—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的影响。方法:让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片剂,l00mg/d,同时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分别于用药6、12、24个月后测血清HBeA骱抗一HBe和HBV—DNA的水平,并统计计算出各时期的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换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的HBV—DNA转阴率为73.7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7.40%;治疗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为83.2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5.80%;治疗24个月后HBV—DNA转阴率为93.7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1.10%。结论:随着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延长,其抑制HBV—DNA复制水平的作用越大.HBV—DNA转阴率越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也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
 
  【关键词】肝炎;慢性;乙型;拉米夫定;病毒学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34-01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应规范、足量、足疗程。我们对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服拉米夫定,在相对较长的疗程时疗效更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病例来自我院肝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患者。95例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男52例,女43例,年龄20~62岁。满足条件:(1)HBsAg、HBeAg、抗一HBc持续阳性超过半年,同时HBV—DNA阳性,定量>1x10s拷贝/mL;(2)患者性别不限,年龄20~62岁;(3)ALT、AST增高大于正常上限值2倍,小于正常上限值10倍。排除条件:(1)血清胆红素大于50umol/L,Hb<100g/L,WBC<3.0×10g/L;(2)HAV、HCV、HDV、HEV等其他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者;(3)6个月内接受过系统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6)嗜酒或有药瘾者。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口服拉米夫定片剂,l00mg,1次/d,连用24个月,同时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分别于治疗6、12、24个月后检测血清病毒学标志物HBeAg、抗一HBe、HBV—DNA的水平及血生化学指标。HBV标志物用ELISA法检测,试剂盒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免疫定量PCR法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生产.检测灵敏度<1.0x103拷贝/mL为阴性。肝功能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统计学处理分析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分析用SPSSl3.0软件分析包。
 
  2结果
 
  治疗后Hl3V—DNA转阴率及HBeAg转挟率其血清HBV—DNA转阴率逐渐上升,血清HBV—DNA转阴率依次为治疗24个月后(93.70%)>治疗12个月后(83.20%)>治疗6个月后(73.7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HBeAg转换率也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其血清HBeAg转换率依次为治疗24个月后(21.10%)>治疗12个月后(15.80%)>治疗6个月后(7.40%).其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必须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达到持久抑制HBV复制,控制疾病进展.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免疫调节、抗炎和抗纤维化治疗等。拉米夫定是我国SFDA已批准用于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之一。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作用靶位是抑制HBV—DNA聚合酶.主要使HBV.DNA的复制受到抑制,它可迅速降低HBV复制。本临床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拉米夫定的治疗时间延长。其血清HBeAg转换率和血清HBV—DNA转阴率逐渐提高,即其抗病毒的疗效更好。因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应当规范、足疗程,如果疗程太短就停药,就根本起不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会更理想。本组临床资料病例数较少,还需大样本临床观察,以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结果。另外,国外的研究显示,应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4—5年)还能够明显改善预后,表现为终末期肝病和HCC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不尽人意的是,长期应用拉米夫定会产生耐药性,而且,耐药性变异发生率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作者:梁明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0:62—68.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S].2005,12:12.
   [3]王贵强,魏来,翁心华,等.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8,44(9):702-703.
   [4]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5.
   [5]徐俊斌.拉米夫定序贳+扰素一al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月增刊):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