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农业经济正文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研究

  • 投稿你的
  • 更新时间2015-11-01
  • 阅读量579次
  • 评分4
  • 22
  • 0

韦凤琴 曹建飞 李德山

(兵团经济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文章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兵团的战略意义出发,主要研究“如何定位”及“定位如何实现”的问题。第一,兵团应通过弄清楚外部环境和“摸清家底”对自身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进行准确战略定位。第二,兵团要规划和完善战略实现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来确保战略定位的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劣势;兵团,战略定位

[作者简介]韦凤琴(1983-),女,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曹建飞(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李德山(1984),男,新疆喀什人,博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兵团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兵团参与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向“陆上开放”转移,向“外资西进、内资西移”转移。经济带战略目标指向合作、互信、交流、融合等多重开放功能,开放战略的内涵更加丰富。兵团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处在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经济带为兵团参与国际区域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加快实施向西开放战略,有利于兵团更好地参与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有利于兵团区域地位的提升

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从全球层面看,亚欧大陆的广大内陆地区将更多地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来,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将更为平衡。从国内层面看,新疆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为兵团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增强兵团整体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兵团在欧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三)有利于兵团社会稳定和维稳戍边

近年来,由于兵团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频发。兵团地处祖国边疆,与经济带沿线各国政治上有很强的协同性,尤其是在联合抵抗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极端民族势力等方面有很强的合作空间,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发挥兵团“稳定器”的作用。

(四)有利于兵团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兵团工业经济呈现总量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速和效益出现下滑。兵团与经济带沿线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兵团与周边各国加大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兵团经济转型升级。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亚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中亚地区地处亚洲中心,扼守亚欧两洲陆路通道,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面积的41%。2012年,中亚五国共有人口6600万人,GDP为2987亿美元。该地区与中国共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对华贸易总额达到459亿美元。中亚国家自然资源蕴藏丰富,地跨世界两大巨型成矿带,天然气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石油探明储量27.3亿吨,是世界上仅次于中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密集区。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藏储量巨大,铀的储量位居世界首位,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6%,铜矿储量约占世界的12%。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良好的生产条件,是欧亚大陆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见表1)。 (二)“国内西北段”的基本概况

中国西北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及宁夏、新疆两自治区。区域面积广大,拥有国土面积3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2%,人口8000多万,约占全国的7%;耕地1.8万亿亩,约占全国的18%。区内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宜农荒地1.7亿亩,全国5大牧区,西北就有3个(见表2)。

西北地区是“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重点地区。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有2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据估算,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为33.7万亿元。其中煤炭远景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达2.3万亿吨,主要分布在陕西、新疆和宁夏。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储油量的近23%。新疆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储气量的58%。

(三)经济带合作发展领域分析

1.农业合作领域分析。长期以来中亚国家在粮食和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而在以劳动和资本集约型为主的加工食品、糖、油料、水果和反季节蔬菜方面较为紧缺。新疆在蔬菜和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双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十分明显,可以加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合作。

中国和中亚地区在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亚5国均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国家,具备较高的种植、养殖技术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储备。而新疆在棉花优质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棉花的科学种植技术、高效节水、纺织工业技术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双方在棉花、粮食等作物的品种资源搜集与栽培、良种引进与选育、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种植、节水灌溉等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2.能源矿产领域合作分析。中亚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量丰富,但开采冶炼和加工技术落后。中国西北的石油工业起步较早,设备和技术先进,资本实力雄厚。双方可继续深化在能源方面合作,从单纯的能源贸易拓展到集勘探、开发、加工等上下游一体化合作。中亚地区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方面有较大空间,而目前中国在光伏发电等方面产能相对过剩,应同时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合作,为双方经济注入强大发展动力。

中亚地区矿产种类众多,储量巨大,但受制于资金和技术,开采水平和加工能力还较低,急需引进外资加速发展。而中国西北地区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具有采矿、选矿、冶炼和地质勘探、科研设计等部门配套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开发并积累了一批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双方合作潜力较大。建议以选矿为突破口,以采矿设备合作为契机,采取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促进双方在矿产开发和加工领域的合作。

3.基础设施和建材业领域合作分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中国和中亚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在道路、机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参与中亚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制造业赴中亚各国投资奠定基础。同时,中亚地区所需建筑材料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产品质量不佳且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中国建材业发展较好,已经形成了科研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完善的工业体系,一批重点企业希望对外扩张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双方在这方面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4.纺织工业领域合作分析。纺织业是中亚各国重要的生产部门,但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导致纺织品的花色、款式及质量均不能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轻纺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各国政府想通过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本国纺织工业,以期建立具有现代化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棉纤维加工企业,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品。而中国西北已建立起以棉纺织为主的毛纺、丝织、麻纺、棉针织、毛针织、印染、化纤、服装等行业组成的轻纺工业体系,无论在规模、种类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中方可依托这些优势与中亚诸国一起大力发展纺织业。

5.机械电子工业领域合作分析。中亚国家机械电子工业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比较落后,生产的产品品种不全,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大部分机电产品包括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及所需农机具均需从国外进口。中国西北尤其新疆的机械工业具有地区特色,在农业机械制造方面技术比较先进,开发了不少新产品。中国除继续向中亚国家出口自己的特色农机具外,还可抓住中亚国家更新机械设备的契机,通过投资或租赁的方式加强与中亚国家在这方面的合作。

6.商贸物流文化领域合作分析。经济带从东到西沿线途经多个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是经济带上国家的首都所在地或省区市首府所在地,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沿线城市可充分利用自身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举办各种交易会、项目洽谈会等会展活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强化各个城市之间物流商贸企业合作,为商品的顺畅流通提供优质服务。沿线历史遗迹众多,文化丰富,风景优美,双方可利用自身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景点,策划精品线路,扩大对外宣传,在文化旅游项目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双方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加强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建立科技教育互动联合新机制,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扩大科教资源共享,推动技术转移,提升开放共建水平。

7.安全领域合作分析。中国与中亚地区有漫长的边界,都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中国应该充分利用中国西部和中亚各国的民族联系和文化宗教联系,引导民族问题良性发展,反对极端宗教势力对新疆境内少数民族文化渗透,促进反恐安全合作,提高反恐能力,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确保新疆社会长治久安。

三、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政策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以通道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立足区位优势,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为兵团积极参与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供了政策机遇。

2.组织优势。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具有集团化优势突出、组织化程度高、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一是在生产力布局方面,能够实现在全兵团范围内统筹规划原料基地生产、下游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等。二是能整合各类资金和公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在维稳处突方面,兵师团连发挥着“师管面、团控片、连守线、民兵哨所卡点”的作用,接受兵团和自治区的统一调度,为新疆处突防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产业优势。一是农业基础扎实,在集约化程度、规模化水平、农机装备水平、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对外投资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二是工业发展迅速。2007-2013年期间,兵团工业保持平均25%以上的增长速度,且一直高于自治区的工业发展增速。三是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后发优势潜力较大。

4.区位优势。一是对外开放口岸优势。兵团与蒙古、俄罗斯等8个国家接壤,新疆对外开放的17个国家一级口岸大都在兵团辖区内,具有发展口岸经济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优势。丝绸之路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均途径兵团大部分团场。

5.资源优势。一是农业资源优势。目前兵团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和最大的工业用番茄生产基地。二是许多师团在地理分布上处在资源富集区,具有资源利用便利以及低成本的优势。三是光热风能资源丰富,水土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四是兵团具有丰富的边境旅游资源、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这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与地缘、口岸优势形成了明显的集合优势。

6.人文优势。一是兵团的少数民族团场与邻国之间具有跨界同族的特点,在民族习俗以及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强的共性。二是兵团人口来自全国各地,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兵团特有的屯垦文化、红色文化和边疆文化特点,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三是新疆地域辽阔,地理地貌、气候风光、自然生态多种多样,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兵团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的基础。

(二)劣势

1.特殊体制对接机制不完善。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体制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体制保证,但这种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不相适应之处。经济运行中行政主导的特征十分突出,行政化配置资源是主要方式,行政承担无限责任,行政权无限放大。过多的行政干预制约了市场有效发挥决定性作用,可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员贸易交流过程中存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降低经济效率。

2.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兵团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自治区的同期发展速度,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小,占全国、自治区的比重小且占比增长缓慢。1995-2013年,兵团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0.20%上升到0.26%,占自治区比重从17.9%逐步下滑到17.6%。从兵团产业结构变动看,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全国为10∶43.9∶46.1,自治区为17.4∶46.4∶36.2,兵团为29∶41.8∶29.2,相比可以看出,兵团产业结构层次不仅低于全国而且低于自治区,一二三产业构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3.自身财政、金融体系不完善。从自身财政看,一是兵团除“建市设镇”外,没有税收权,兵团并没有形成完全对等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转移支付体系。二是经济调控手段乏力。兵团缺乏履行行政职能所必需的财力和调控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在推进产业政策方面缺乏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从金融体系看,一是许多团场金融服务主体单一,甚至空白。二是银行机构的商业化运作使得信贷资金非农化严重,加剧了团场资金供需矛盾。三是兵团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证券、信托、财务公司、基金、担保公司等发展相对薄弱。

4.对外开放程度不高。(1)市场开放度低。从2001-2013年兵团市场开放度变化分析,从2001年的15.43%下降到2013年的4.80%,下降了10.43个百分点(详见表3),表明进出口贸易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与全国、新疆比较表明兵团市场开放度较低,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新疆、全国占比较小。(2)对外贸易方式单一,贸易结构不合理。边境贸易是兵团最主要的贸易方式,而单一的贸易方式不利于兵团外贸的发展。从进出口加工贸易看,兵团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加工贸易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39%的发展水平。兵团出口商品虽然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附加值不高,获取的贸易利益小。

四、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及实施

(一)兵团发展战略定位

1.兵团与全国发展战略的关系。兵团与全国发展战略的关系:在新疆建立兵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展壮大兵团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4年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这充分说明在新疆建立兵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政治战略;新时期发展壮大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是对新疆现实的清醒把握,是对国际形势尤其是中亚、西亚形势的战略判断和清醒应对,兵团的存在与发展对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兵团与新疆发展的战略关系。兵团与新疆发展的战略关系: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兵团是新疆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兵地双方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兵地双方在经济发展、互办实事、干部交流、双拥共建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形成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在相互合作中,兵地双方共同履行和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驻牢我国西北防线的战略任务。2014年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兵团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是对兵团在新疆使命的科学、准确定位,是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对兵团的现实需要,也是兵团体制具有的内在潜力和功能,更是兵团存在发展的战略价值所在。

3.兵团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兵团“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道路,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兵团与地方“三大”关系,发挥好建设大军、中流砥柱和铜墙铁壁“三大”作用,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要重视支持兵团发挥特殊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发展的兵团战略定位:着眼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这个关键,从完善国家边疆治理体系、提升国家边疆治理能力、应对新疆反恐维稳形势、推进新疆长治久安出发,坚持科学处理屯垦和维稳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的关系,把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优化人口资源作为发力点,以加快“三化”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为基础壮大综合实力,以“三个提高”为抓手强化维稳戍边功能,以兵地融合发展为途径拓展发挥作用的空间,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以建设高素质兵团队伍为重点强化组织保障(详见图1)。

图1基于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发展的兵团战略定位

4.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中国在经济带中总体战略定位是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与经济带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建共享共赢共荣建设经济带。新疆在经济带中的定位是充分发挥新疆在建设经济带”中开拓者、推动者、实践者、受益者的作用,将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上的核心区(五大中心和三大基地一大通道)。

兵团区位特殊,地位显要,自然资源丰富,组织优势明显,人文资源特性鲜明、多元共存,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丝绸之路和谐安全、保障物流人流信息流畅通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在推动丝绸之路发展、深化各领域合作中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可能,兵团应遵从自治区主体地位,以“自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宗旨,参与、协助、支持、配合自治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兵团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生力军,与自治区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二)兵团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

1.充分发挥兵团的地理区位、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征突出、适宜高起点建设、集多元文化为一体、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带”核心区生力军,以“自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宗旨,全面深化兵团改革,壮大兵团综合实力,强化能力建设,创新合作模式,着力构建喀什经济特区兵团分区和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两大战略平台,进一步提升三类支点的支撑能力,重点推进维稳戍边工程、经贸发展工程、区域合作工程、互联互通工程、兵地融合工程、战略平台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简言之,“深化改革、壮大实力、强化能力、创新模式,构建两大平台,建设三类支点,推进六大工程。”

2.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生力军”的体制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个重要关系,丰富创新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内涵和实现形式,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彰显“军”的属性,确立“企”的市场主体地位,扬长避短,探索完善既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有利于更好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体制机制,把兵团体制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3.壮大综合实力,奠定“生力军”的物质基础。一是优化区域结构。从有效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出发,实施“保北强南”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南疆师团的投资,优化兵团在南疆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二是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顺应产业发展方向、适应新疆优势、体现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煤化工产业等),当好国家现代农业排头兵。

4.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生力军”对外开放能力。一是提升“西进能力”。实施农业西进,将兵团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优势同周边国家土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农业技术和设备输出,建立境外农业基地;实施资源西进,推进企业投资境外矿产资源开发,与周边国家在资源开发上实现全面合作;实施服务西进,大力支持企业加大对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项目的开拓力度,做大做强境外工程承包。二是提升对内开放能力。通过异地共建,互利共赢等方式,与内地有影响力的开发区结成产业聚集园区发展战略同盟,加大与内地对口援建兵团的各省市开发区的合作力度。

5.积极参与,创新“生力军”合作模式。兵团在经济带中既要与内地省市合作,与沿线各国合作,也要与自治区合作,兵团应积极参与,创新与其他主体的合作模式。新型合作模式必须以“自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基础。

6.着力构建两大战略平台。喀什经济特区兵团分区和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是推动兵地融合发展、打造兵团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平台。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民族特色产品加工、出口机电产品配套组装加工、生物技术、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重点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现代物流和总部经济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

7.着力建设三类战略支点。兵团城镇是兵团参与经济带战略建设的战略支点,应与自治区城镇形成聚合发展。一是提升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等现有7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二是积极参与融入乌鲁木齐都市圈、石(石河子)玛(玛纳斯)沙(沙湾)城镇群、克奎乌城镇组群、伊宁—霍尔果斯城镇组群等自治区城镇组群;三是积极发展边境型城镇,与自治区边境城镇、边境口岸共同建设具有经济发展活力的沿边开放带。

8.重点推进六大工程。(1)着力推进维稳戍边工程,维护经济带安全。通过提高维稳戍边能力,推动建立兵地一体的维稳机制和经济带各国联合维稳机制,加强南疆师团发展等措施,推进维稳戍边安全工程,维护经济带安全。(2)着力推进经贸发展工程,促进互利共赢发展。充分发挥兵团产业优势和潜力,把扩大向西开放与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轻工建材、民族用品等产业的对接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着力推进区域合作工程,全面深化互利合作。充分利用兵团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兵团在种植业、养殖业、节水工程、农业机械、地方病防治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兵团境内大量的反映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遗址遗迹优势和兵团教育、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教育文化合作。(4)着力推进兵地融合工程,深化兵地融合发展。从国家战略和新疆大局出发,处理好兵地关系,主动融入新疆大局,推动建立兵地各级联席会议制度和战略规划实施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兵地在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和维稳等方面的交流协作,深化产业企业融合;实现与地方利益同体、感情相连,兵地融合发展。(5)着力推进互联互通工程,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做好与兵团城镇布局规划、产业带发展规划和自治区运输通道布局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兵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生力军提供安全、便捷高效、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6)着力推进战略平台建设工程,畅通交流合作渠道。通过两大战略平台,加强民间交流合作,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等措施,积极打造与丝绸之路各国交流合作的战略平台,推进兵团与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与共同发展。

五、兵团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

兵团应成立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兵团融入国家经济带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抢抓机遇,作好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和项目,制定促进兵团沿边开放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合作模式,提出发展目标。

(二)融入自治区战略

中央对新疆在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是“核心区”,兵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自治区的战略中,争取自治区的支持。同时兵团各级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携手新疆利用双方的力量,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借力发力,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兵团与地方的双赢。

(三)争取更加开放的政策

兵团应大力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向中央和新疆争取更开放的优惠政策,建设口岸经济高地,改变单纯依靠边境贸易为主的“口岸经济”发展模式,并且按照国家放开放宽外资准入目录,兵团要不断地吸引外资进入,大力发展各类口岸经济,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

(责任编辑: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