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妇产医学正文

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6-23
  • 阅读量50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方法:选取201811-201911月自然分娩的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产妇36例,其中包括会阴侧切8例;对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具体原因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进而促进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口感染、肠线吸收不良、脂肪液化、局部血肿、便秘、缝线过密等,分别为3(8.3%)14(38.9%)3(8.3%)8(22.2%)4(11.1%)4(11.1%)。结论:诱发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因素较多,应提前给予产妇健康宣教,强化院内无菌理念,提升缝合技术,优化产后会阴护理,进而降低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促进康复时间。

关键词:产妇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 切口感染 缝合技术 个性化护理干预


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阻力,特别是胎儿过大,更加会引起产妇出现会阴严重撕裂等情况[1]。产妇产生剧烈疼痛、肿胀等情况会影响其活动表现,特别是对于初产妇而言,产妇自身存在一定恐惧心理,体力消耗增加。在分娩过程中,为防止会阴部位出现撕裂,胎儿出现窘迫等并发症,应缩短产程,实施会阴侧切[2]。此种方式并非所有自然分娩产妇都要实施,而是在必要情况下(胎儿过大、早产、宫缩乏力等)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实施[3]。但由于会阴部位置特殊,极易滋生细菌,从而导致产妇出现切口感染情况,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产妇康复。为此,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干预。有研究表明[4],选择正确的侧切部位与侧切方式,并实施正确缝合可有效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情况,促进产妇会阴伤口康复。本研究主要针对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对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起到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11-201911月收治自然分娩的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产妇36例,年龄2337岁,平均(29.87±1.31)岁;孕周3740周,平均(38.79±0.75)周;其中包括初产妇30例,经产妇6例;分娩方式:头位顺产7例,助产凝胶助产13例,钳产11例,胎头吸引产5例;实施会阴侧切(8)原因:胎儿宫内窘迫2例,宫缩乏力1例,巨大胎儿2例,早产3例。

纳入标准:(1)存在脓性分泌物,在拆线过程中出现程度不一的伤口开裂现象,符合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相关诊断标准;(2)产妇无严重认知或精神功能障碍;(3)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因其他原因出现的会阴伤口;(2)认知功能障碍;(3)全身感染性疾病。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出现的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给予分析总结,并根据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其会阴伤口愈合。

观察指标:观察36例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其比例。

结果

36例患者中,因切口感染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3(8.3%),因肠线吸收不良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14(38.9%),因脂肪液化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3(8.3%),因局部血肿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8(22.2%),因便秘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4(11.1%),因缝线过密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4(11.1%)。通过结果可知,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口感染、肠线吸收不良、脂肪液化、局部血肿、便秘、缝线过密等。应根据上述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讨论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1)切口感染:切口感染为常见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主要发病原因,形成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如产妇自身阴道或外阴道存在感染,伴随生产,其抵抗力严重下降,导致感染加重;产程时间相对较长,产后出血、人工剥离胎盘过程中致使产道感染继而诱发切口感染[5];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及产后均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实施,对阴道进行检查次数较多,在助产过程中助产士手指沾染肛门周围粪便或黏液,而后接触伤口,导致感染,在对伤口进行缝合前未进行完全消毒,对伤口清理不及时,缝合过程中留死腔等;产后伤口护理不当,未按照医嘱采取健侧卧位,使阴道流出的恶露对伤口进行污染,对粪便及分泌物未进行及时处理,致使伤口感染等[6](2)肠线吸收不良:由于产妇体质不同,对肠线吸收情况不一,本研究中,存在肠线吸收不良患者14例,占有较大比例。在对其进行拆线过程中,发现产妇皮下组织与部分皮肤存在裂开现象,未吸收的缝线明显显现,立即将未吸收的缝线进行拆除,并给予抗感染、消毒、杀菌处理。(3)脂肪液化:脂肪液化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伤口愈合,而会阴部位出现脂肪液化,产妇伤口会出现脓性渗出物、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其康复,延长伤口愈合时间。(4)局部血肿:在对产妇进行拆线过程中,其皮下组织与部分皮肤存在裂开现象,且在开裂处存在血块(较小),对此评估为局部血肿诱发会阴伤口愈合不良。(5)便秘:产妇出现便秘,在如厕过程中用力过大,导致伤口开裂,促进伤口愈合不良[7]。特别是拆线当天或48 h内,产妇用力排便,伤口开裂概率更大。而致使产妇便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饮食结构较差,未合理进食。粗纤维食物食用较少,分娩后,活动量较低,长期卧床,加之侧切对产妇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食欲不振、五内郁结,同时,切口出现的疼痛感会严重影响产妇排便功能,导致其出现便秘。(6)缝线过密:在对产妇进行缝合过程中,缝线距离应适当,太过紧密易出现部分组织液化坏死,诱发血运功能障碍,导致伤口愈合不良[8]

护理对策:(1)避免感染:每日对产房环境和物品予以清洁、消毒,同时病房每日需要通风。对产床进行铺设之前,对产包灭菌合格情况进行检查。对产妇进行会阴消毒的过程中,选择碘伏进行擦洗,而后进行切开。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分娩结束缝合时应注意逐层缝合、对合整齐、松紧适宜,不留死腔,产后每天使用碘伏对会阴部位进行清洗与擦拭,保证伤口周围血液清洗干净。(2)提升缝合技术:医务人员对胎儿大小情况以及会阴弹性进行评估,从而决定切开方式以及切开长度。助产士需要了解会阴保护技术,减少会阴切开现象。而后了解切开时机,切开后510 min分娩胎儿为宜,早期切开会增加出血量,同时不应增加暴露时间,进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此同时缝合过程中需要对齐,松紧程度适宜,伤口内不应留有死腔,清除血凝块,减少缝合时间,以免对切口产生影响。舟状窝位置选择8字缝合,可增加美观性。(3)健康宣教:告知产妇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蛋白以及维生素的摄入量,避免出现便秘,在必要情况下,可给予患者开塞露、促进排便,防止伤口开裂;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和护理会阴切口的方法,产妇应进行下床活动,以免恶露污染伤口,选择健侧卧位;使其了解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避免,若产妇已经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情况,应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伤口恢复。(4)红外线理疗护理:增加患者切口温度,扩张该部位小血管与毛细血管,提升患者新陈代谢,能够使患者病灶部位干燥性得到一定提升,破坏细菌生存环境,改善局部抗感染表现,进而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效果。而在使用红外线理疗前,首先要将患者会阴部位进行清洗与消毒。有研究表明,在对患者实施红外线理疗前12 h,对其会阴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患者切口疼痛感显著降低,切口愈合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发现主要存在的原因包括切口感染、肠线吸收不良、脂肪液化、局部血肿、便秘、缝线过密等,对其实施避免感染、提升缝合技术、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给予其红外线理疗等护理干预,可使产妇会阴伤口愈合时间缩短,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进而促进产妇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张飒,牧君君,付桂,.自制会阴冷敷垫联合会阴护理对会阴部切口水肿程度及愈合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8):105-109.

[2]刘幸,万丽.对分娩中产妇应用会阴评估量表指导会阴切开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0,27(12):60-64.

[3]黄敏燕,李泉.中药煎汤坐浴治疗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23):39-40.

[4]彭华英.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4):159-162.

[5]石俊霞,周莉.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124例病例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9(4):369-372.

[6]邢艳梅,孙彦华,吕艳丽,.孕妇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J].北京医学,2018,40(2):110-114.

[7]张艳梅.护理干预对控制产妇会阴切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3):45-46.

[8]邓月桂.伤科万花油对产后会阴水肿疼痛及切口愈合率影响的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