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邵洪
垫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 408300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2年2月—2013年10月间收治行腹腔镜治疗患者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分别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清醒时间。 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分别为(83.02±7.69)次/min,(11.24±0.80)kPa,(95.82±1.07)%;B组患者麻醉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分别为(75.46±5.48)次/min,(10.02±0.54)kPa,(95.40±1.02)%;A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分别为(22.70±3.62)min,(18.12±3.640)min;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促进术后苏醒,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持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血液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46-02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及临床医师操作熟练程度提高,腹腔镜技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但术中气腹建立易引起患者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明显变化[2],故选择何种麻醉方式以降低患者血液动力学波动,提高手术完成质量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该次研究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间该院行腹腔镜治疗妇科患者140例,分别采用持续持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清醒时间,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妇科收治行腹腔镜治疗患者140例,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血红蛋白≥110 g/L,并排除合并心脑肝肾功能障碍及出血性疾病者。入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A组患者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为(31.44±5.32)岁,体重47~64 kg,平均体重为(53.02±6.34)kg;B组患者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为(31.50±5.34)岁,体重45~64 kg,平均体重为(53.09±6.35)kg。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给予0.5 mg阿托品和0.1 g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入室后行常规静脉通道建立,给予心电监测及平均动脉压监测(左桡动脉穿刺置管);A组患者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即于L1-2处进行穿刺,注入1.5%盐酸利多卡因4 mL,待确定无脊髓麻醉及麻醉中毒反应后,继续给予相同浓度利多卡因10 mL注入,同时术中联合咪唑安定0.5 mg/kg+舒芬太尼6~10 ug静脉滴注;随手术时间延长,每1 h加注1.5%盐酸利多卡因6 mL[3]。B组患者则采用全身麻醉,即麻醉诱导方案为咪唑安定0.5 mg/kg+舒芬太尼0.25~0.30 u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09~0.10 mg/kg;诱导完成后行气管插管,呼吸频率保持12~15次/min,潮气量保持8~10 mL/kg[4];麻醉维持方案为异丙酚6~10 mg/(kg·h)。
1.3 观察指标
①血液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②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录入、纠错及逻辑查重软件采用Epidata3.07,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A组患者麻醉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分别为(83.02±7.69)次/min,(11.24±0.80)kPa,(95.82±1.07)%;B组患者麻醉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分别为(75.46±5.48)次/min,(10.02±0.54)kPa,(95.40±1.02)%;A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比较
A组和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分别为(22.70±3.62) min,(18.12±3.640) min;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属于临床常用麻醉方式,主要通过是局部节段脊神经实施阻滞麻醉,干扰术区交感神经冲动传导,从而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程度,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血压下降[5-6]。相较于其他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及阻滞效果佳等优势[7]。但已有研究显示,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出现低血压综合征和呼吸困难风险显著高于其他麻醉方式[8]。而全身麻醉可有效阻断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外周伤害性刺激功能,诱发局部交感神经张力下调,并刺激外周血管扩张[9];同时配合气管插管有助于维持呼吸功能正常功能[10],对于保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性,促进术后苏醒具有重要意义。
该次研究结果中,A组患者麻醉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分别为(83.02±7.69)次/min,(11.24±0.80) kPa,(95.82±1.07)%;B组患者麻醉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值分别为(75.46±5.48)次/min,(10.02±0.54) kPa,(95.40±1.02)%;A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SPO2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妇科腹腔镜患者行全身麻醉在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优势;A组和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分别为(22.70±3.62) min,(18.12±3.640) min;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有助于促进术后苏醒进程,效果优于持续持续硬膜外麻醉。
综上所述,相较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促进术后苏醒,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因入选样本量少、单一中心等因素限制,所得结论还需更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桂林,贾渝屏,姚洪林.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2,33(7):1238-1239.
[2] 许冰,张春伟.全麻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 746-748.
[3] 毛桂琴,鲁华荣,李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0):15-18.
[4] 印武,周清华.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J].医学综述,2011,17(22):3470-3472.
[5] 虞桂娣.全麻联合持续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比较[J].中国医刊,2012,47(4):73-75.
[6] 刘成,彭英持续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1,32(11):146-148.
[7] 程翔,田国刚,田毅,等.不同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5):946-948.
[8] 赵立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气腹和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1,26(5):321-322.
[9] 徐名开,刘勇军,林毓政.插管全麻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99-101.
[10] 丁爱平.管内全身麻醉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1,10(9):86.
(收稿日期:2014-06-28)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