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急救医学正文

重庆市大足区某急救创伤中心收治的创伤病例院前特征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7-26
  • 阅读量55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大足区某急救创伤中心收治的创伤病例的院前流行病学特征,为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某急救创伤中心的院前创伤病例资料,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创伤病例20 129例,跌倒伤为主要创伤种类,占32.32%,其次是交通伤,占29.35%。男性创伤例数占比(59.73%)多于女性(40.27%),不同性别病例的创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除中毒外,男性各类创伤的发生例数均多于女性,尤其是暴力伤和无生命机械力伤,男性发生例数分别是女性的2.30倍和3.32倍。超半数创伤病例为35~64岁年龄段(10 198例,占50.66%);年龄14岁以下、≥65岁的老年病例中跌倒伤占比最大。死亡146例,病死率为0.73%,男性和女性病死率分别为0.71%和0.75%。每年的创伤总例数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P> 0.05)。烫烧伤和交通伤病死率较高,分别为1.11%和0.93%。秋季和冬季创伤病例较多,分别占26.91%和25.81%。下午时段创伤发生例数最多,占36.21%。创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和下肢部,分别占26.36%和20.92%。交通伤、跌倒伤、机械力伤、烧烫伤等均常见于头颈部和下肢部,而暴力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和躯干部。结论 大足区创伤病例以跌倒伤和交通伤为主,创伤的发生与人群活动密切相关,在不同人群、月份、时点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应掌握创伤病例特征,以优化急救资源配置,科学制定创伤防控措施。

  

  关键词:院前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特征 重庆市 大足区

  

  Pre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to an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in Dazu District of Chongqing

  

  YANG Huan ZHOU Dan LI Deying DU Chunni DING Yuanhong

  

  Department of Nursing,Daz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Emergency,Daz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Daz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Dazu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uma patients in Dazu District of Chongqing,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ospital first-aid resources and improvement of trauma treatment. Methods The data of pre-hospital trauma cases in an emergency trauma center in Dazu District of Chongqing from 2015 to 2019 were collect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20 129 trauma cases were included. Fall injury was the main type of trauma,accounting for 32.32%,followed by traffic injury, accounting for29.35%. The proportion of male trauma cases(59.7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40.27%). The difference of trauma caus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1). Except for poisoning,the number of male trauma ca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especially the violent trauma(2.30 times)and non-life mechanical trauma(3.32 tim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trauma patients were 35-64 years old(10 198 cases,accounting for 50.66%). The fall injury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or in the younger patients under 14 years old. Among these cases 146 died and the fatality was 0.73%. The fatality among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as0.71% and 0.75%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trend in the total number of trauma cases during these 5 years(P > 0.05). The death rates of burns and traffic injuries were 1.11% and 0.93%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more trauma patients in autumn and winter,accounting for 26.91% and 25.81%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trauma cases in the afternoon was the most,accounting for 36.21%. Trauma mainly occurred in the head and neck or lower limbs,accounting for 26.36% and 20.92%,respectively. Traffic injuries,falls,mechanical injuries,and burns were common in the head and neck or lower limbs,while violent injurie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head and neck or trunk. Conclusions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auma in this district were mainly fall injuries and traffic injuries. The occurrence of traum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rowd activities,and had appa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groups,months and time points,which was of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first-aid resources and formulating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trauma.

  

  Keyword:pre-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trauma;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ongqing; Dazu District;

  

  创伤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15~45岁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1]。在我国,创伤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五位死因,每年因创伤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约为650亿人民币[2]。创伤在降低个体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减少了社会劳动力,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重庆市大足区地貌变化丰富,形成“三山六丘一平坝”之势[3],交通等意外事故较多,故院前急救须接诊不少严重创伤者。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常年承担该区内疑难危急重症的救治任务。本次调查旨通过分析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急救创伤中心2015—2019年间接诊的院前创伤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减少创伤、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是全区医、教、研中心。该区“120”调度中心设在医院急诊科,囊括辖区内和接壤的四川安岳部分区域及重庆市潼南区临近区域所有创伤病例。从大足区人民医院业务系统电子病历中回顾性地收集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急救创伤中心接诊的院前创伤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创伤时间、创伤原因、创伤地点等。所有病例资料均由出诊医生和创伤中心医生共同编制,并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疾病诊断编码,再由病案科医生审核,以确保病例资料填写的正确规范。应用Excel软件整理并筛选出信息资料完整、逻辑无误的所有创伤病例20 129例。

  

  1.2 方法

  

  1.2.1 创伤分类

  

  根据王声氵勇教授主编的《伤害流行病学》[4],按创伤原因将病例创伤分为以下8类:交通伤、跌倒伤(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的跌倒、摔倒)、暴力伤(包括斗殴、故意自害、他人加害、暴力性加害等)、无生命机械力伤(包括夹击撞勾、利器切割、异物进入、动力机械、火器发射等造成的损伤)、烫烧伤(接触热物质导致的损伤)、中毒、其他原因伤(包括溺水、电击伤、叮咬伤和运动伤害等)以及原因未知伤。

  

  1.2.2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R4.0.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创伤病例人群、时间、创伤原因的分布和病死情况。采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病例数的变化趋势,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类型创伤发生顺位

  

  20 129例创伤病例中,跌倒伤为主要创伤种类,占32.32%,其次是交通伤,占29.35%,其余依次是其他原因伤(占11.42%)、机械力伤(占11.02%)、暴力伤(占6.80%)、中毒(占4.52%)、原因未知伤(占2.35%),占比最少的是烫烧伤,占2.23%。见表1。

  

  2.2 不同人群创伤原因和病死情况

  

  2.2.1 不同人群的创伤原因分布

  

  在20 129例创伤病例中,男性12 023例(占59.73%),女性8 106例(占40.27%)。不同性别病例的创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547,P<0.01)。除中毒外,男性各类创伤的发生例数均多于女性,尤其是暴力伤和无生命机械力伤,男性发生例数分别是女性的2.30倍和3.32倍。

  

  不同年龄段受伤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74.188,P<0.01)。超半数创伤病例为35~64岁年龄段(10 198例,占50.66%),这个年龄段病例主要为交通伤,其次为跌倒伤;年龄14岁以下、≥65岁的老年病例中跌倒伤占比最大。见表1。

  

  2.2.2 不同创伤人群病死情况

  

  20 129例创伤病例中,死亡146例,病死率为0.73%。男性和女性病死率分别为0.71%和0.75%,病死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3)。男性的交通伤病死率略高于女性(0.95%vs.0.78%),女性烫烧伤病死率高于男性(1.43%vs.0.84%)。创伤病死率最高年龄组在15~35岁之间(0.90%),14岁以下交通伤病死率最高,35岁以上烫烧伤病死率最高,且烫烧伤病死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6.381,P=0.012)。见表2。

  

  2.3 不同年份创伤原因和病死情况

  

  2015—2019年院前急救创伤原因年份分布见表3。创伤发生例数最多的为2017年(4 320例),最少的为2015年(3 752例)。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显示,每年的创伤总例数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χ2=0.065,P=0.799)。在不同原因导致的创伤的死亡病例中,烫烧伤和交通伤病死率较高,分别为1.11%和0.93%,但5年所有病例不同原因创伤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321,P=0.156)。不同创伤类型的5年病死率均没有明显的年份变化趋势,各年不同原因导致的创伤病例构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创伤人群的致伤原因分布

  

  表2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不同年龄、性别创伤病例病死情况[死亡例数(病死率/%)]

  

  表3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创伤原因和病死情况

  

  2.4 创伤的月份分布特征

  

  从季节上看,秋季和冬季创伤病例较多,分别占26.91%和25.81%,不同季节病例的创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430,P<0.05)。其中交通伤、暴力伤以春秋季节多见,跌倒伤、中毒以秋冬季多见,不同原因创伤病例例数在不同月份间有小范围波动。见表4、图1(A)。

  

  表4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不同原因创伤的月份分布[例数(占比/%)]

  

  2.5 创伤的时段分布特征

  

  创伤发生例数在白天远多于夜晚,下午时段创伤发生例数最多,占36.21%,下半夜创伤发生例数最少,占4.45%。上午10时,创伤例数最多(占7.76%),凌晨4—6时例数最少,5年合计每小时不到100例。不同时间段病例的致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173,P<0.05)。跌倒伤有两个高发时段,创伤人数自凌晨5时开始逐步上升,至上午11时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下降,下午1时后再次上升,至下午4时创伤人数达到第二个高峰,之后再下降。交通伤和暴力伤多发生于下午和上半夜,交通伤有三个高峰时段,分别是上午10时、下午4时和晚上8时。见表5、图1(B)。

  

  2.6 创伤区域分布

  

  大足区行政管辖6个街道、21个镇,按照区域统计创伤病例,龙岗街道所占比例(10.28%,2 069例)最大,其次为龙水镇(9.45%,1 903例),龙滩子街道所占比例最小(0.05%,10例)。不同街道、镇病例致伤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718,P=0.114)。

  

  表5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不同创伤原因的时段分布

  

  图1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不同原因创伤的月份及时点分布

  

  2.7 创伤部位分布

  

  创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和下肢部,分别占26.36%和20.92%,其次为躯干部(15.05%),最少见于上肢部(11.34%)。不同原因创伤所致受伤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37,P<0.01)。交通伤、跌倒伤、无生命机械力伤、烧烫伤等均常见于头颈部和下肢部,暴力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和躯干部。见表6。

  

  表6 2015—2019年重庆市大足区院前急救不同创伤原因的受伤部位分布

  

  3 讨论

  

  随着工业、交通及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各类意外事故频发,每年有大量人员因此伤残甚至死亡。我国每年因创伤所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5万,因创伤致残的人数超过50万,创伤已成为威胁生命与健康的突出问题[5]。关于创伤的院前急救,近年来在国内已开展不少研究,但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创伤病例的“三间”分布,少有涉及创伤救治结果。本文不仅描述了重庆市大足区创伤原因,还分析了院前急救创伤病例的病死情况,使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创伤特征。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主要创伤病例种类在各年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除2015年交通伤为第一顺位外,2016—2019年创伤发生顺位第一均为跌倒伤,其次为交通伤,这与段蕾蕾等[6]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的前两位伤害原因一致。城市高楼林立,汽车密度大,且重庆市道路高低不平,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所以交通伤和跌倒伤占比最大[7]。但本次调查结果与其他城市交通伤也占最大比例的数据结果[5-8]略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9]。

  

  就创伤的人群分布来看,男性创伤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与国内类似研究[10-11]结果一致。除中毒外,男性在交通伤等各类创伤中的发生例数均多于女性,尤其是暴力伤和无生命机械力伤,男性发生例数分别是女性的2.30倍和3.32倍,这可能是因为男性操作大型危险器械,从事驾驶、搬运、建筑等危险工作的比例高,且更容易出现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12]。女性中毒例数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居家时间较长,更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35~64岁中年人创伤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地区[13]类似。35~64岁中青年人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该年龄段人群社会活动较为活跃,发生意外事故的机会也更多。而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则以跌倒伤为主,可能原因为:低龄儿童认知行为能力相对较差,防护意识不足;大龄儿童社会活动增加,但是对危险的判断能力不成熟,跌倒风险增高[14];老年人则是由于虚弱、眩晕、骨质疏松和环境因素等导致跌倒[15]。老人跌倒除可造成骨折外,还可造成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等脑外伤,以及众多并发症,这些疾病预后不佳,是老人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低龄儿童和老年人的看护,控制老年人基础疾病,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重视室内外地面防滑处理,是预防和减少创伤发生的重要措施。

  

  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男性交通伤的病死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暴露于道路交通环境的时间、社会角色、生理差异及性格差异等有关[16-17]。研究表明,全球每天有超3 400人死于交通伤,中国2017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6.4万人,受伤人数近21万[18]。针对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严厉打击违规驾驶,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优化交通伤救治资源配置,提高救治成功率。烫烧伤病死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且女性烫烧伤的病死率高于男性,其中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暴露于烫烧伤的女性往往年龄较大,并且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激素分泌、免疫反应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的[19]。

  

  在时间分布上,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病例数量在2015—2019年没有明显变化趋势。5年之间不同原因导致的创伤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几年创伤预后情况类似;烫烧伤和交通伤病死率较高,是因为这两种类型创伤往往情况危急,尤其送医的烫烧伤病例生命健康均已受到严重威胁。已有研究显示,2013—2017年重庆市居民第一位伤害死因即为道路交通伤[20]。秋、冬季节创伤病例较多,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季节小长假较集中,各类人员大量流动;秋季天气适宜,通常是旅游旺季,人们出行及活动较多;而冬季气候湿冷、地面湿滑,发生创伤的风险也相应升高。这一规律在其他研究[7]中也被证实。本次调查与既往研究[21]同样发现,一年当中,交通伤、暴力伤以春秋季节多见,跌倒伤、中毒以秋冬季多见,一天当中,创伤的发生与人群生活节律有关:下半夜创伤发生最少,白天创伤病例数最多;临近上下班时间段,易出现交通或工伤事故[13]。例如,跌倒伤有两个高峰时间,分别是11时和16时;交通伤有三个高峰时间,分别是10时、16时和20时。掌握各种类型创伤的时间分布,可以合理地在高峰时段增加工作人员,缩短病人候诊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22]。

  

  在地区分布上,龙岗街道病例较多,龙滩子街道较少,这与各街道、镇的人口基数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病例创伤例数和原因不同,而不同创伤原因对应的受伤部位不同,这提示应该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区、时段创伤发生的特点,相应地调配急救医疗资源,制定相应的创伤防控措施。

  

  院前创伤多是突发事件,致残、致死率高,其导致的社会危害和劳动力损失远大于任何一类疾病。过去的观念认为创伤是随机发生、不可避免的,如今人们慢慢意识到创伤可以通过公共卫生学的分析方法和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22-23]。创伤后1 h是抢救病例的黄金时间,因此,只有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并根据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科学优化院前急救资源(人员、设备等)配置,尽可能缩短急救半径,确保病例能及时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处置,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创伤病例的死亡率和伤残率[24]。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MAHAMA M N,KENU E,BANDOH D A,et al. Emergency response time and pre-hospital trauma survival rate of the national ambulance service,Greater Accra(January-December2014)[J]. BMC Emerg Med,2018,18(1):33.

  

  [2] DUAN L L,YE P P,JUANITA A H,et al. The burden of injury in China,1990—2017: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 Public Health,2019,4(9):e449-e461.

  

  [3]孙梦琪,孙思晗.山地城市生态空间管控过程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大足区美丽山水规划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东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

  

  [4]王声氵勇.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杨万广,李德剑,崔宗朝,等.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与院前创伤流行病学调查[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36-1739.

  

  [6]段蕾蕾,邓晓,吴春眉,等. 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8):880-884.

  

  [7]余益民,姚志彬,陈俊虎,等.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4):658-662.

  

  [8]邓光辉,张绮凌,邱志雄.广东省韶关市2016—2019年院前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4):321-322.

  

  [9]姜钰,吴新宝.我国创伤流行病学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2):165-168.

  

  [10]周海滨,刘小利,彭绩. 2006—2009年深圳市住院伤害流行特征及住院费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1004-1007.

  

  [11]张婷婷,冯燕玲,李树林.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创伤流行现状及预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1):1350-1351.

  

  [12]李刚. 2014—2016年急性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救治情况分析[J].中国病案,2017,18(6):74-77.

  

  [13]朱映璇,刘梦阳,刘悦,等. 2011—2017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7):860-864.

  

  [14]余杏侠,魏捷,杨卫泽.儿童意外伤害482例原因及特点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6):687-689.

  

  [15] PFORTMUELLER C A,LINDNER G,EXADAKTYLOS A K.Reducing fall risk in the elderly:risk factors and fall prevention,a systematic review[J]. Minerva Med,2014,105(4):275-281.

  

  [16]熊黎黎,李丽萍.某综合医院2003—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的死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0):845-847.

  

  [17] HSIAO M,MALHOTRA A,THAKUR J S,et al. Road traffic injury mortality and its mechanisms in India: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mortality survey of 1.1 million homes[J]. BMJ Open,2013,3(8):e002621.

  

  [18] WANG W,YUAN Z,YANG Y,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raffic accident frequencies on urban roads:a spatial panel time-fixed effects error model[J]. PLoS One,2019,14(4):e214539.

  

  [19] WILLIAMS F N,STRASSLE P D,KNOWLIN L,et al. Sexbased differences in inpatient burn mortality[J]. World J Surg,2019,43(12):3035-3043.

  

  [20]张春华,焦艳,张华东,等. 2013—2017年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及趋势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0,36(2):103-107.

  

  [21]金晓胜,叶侃,张豪,等.温州市19 415例创伤急救病例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6):413-415.

  

  [22]薛冰,何永祥,林艺景,等.韶关市院前急救28 946例患者特征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8(5):512-515.

  

  [23]张庆军,张岚.我国伤害流行及研究现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5):1-4.

  

  [24]陈宇.创伤院前急救现状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