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基础医学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循证护理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482次
  • 评分4
  • 19
  • 0

彭小兰1 吴金霞1 张 琼1 庄文燕2 魏 燕1 曾 芬1 毛 芳1 廖春容1

1.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外一科,广东深圳 518006;2.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外科,广东深圳 518116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疗法,观察组患者除了要使用常规护理法外还要采取循证护理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即护理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达到了94.1%,对照组的仅为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2.4%,观察组的为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针对性较强,使护理更加科学完善,而且护理效果也非常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了,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运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c)-0156-02

[ 作者简介] 彭小兰(1979.9-),女,广东兴宁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 普外科,E-mail:1421436553@qq.com。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症,目前临床护理中逐渐采用循证护理。循证护理在现代护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之处[1]。为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该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5月—2012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43~66岁,平均(52.7±6.3)岁;其中前间壁心梗患者有10例、广泛前壁心梗5例、高侧壁心梗10例、下壁心梗9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在45~69岁之间,平均(54.3±6.2)岁;其中前间壁心梗患者11例、广泛前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7例、下壁心梗10例。

1.2 循证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做好患者在心理、饮食、休息和排便方面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循证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组成一支循证小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2]。

1.2.1 提出循证护理问题 病人卧床休息的最佳时间;病人出现的病状和体征;如何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查找循证支持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最后总结出以下信息: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绝对卧床时间是24 h,如果患者需要早期活动,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是不一样的,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对于高龄患者或并发症严重的患者[3],绝对卧床之间至少要保持1周。该组研究中患者的绝对卧床时间最短是2 d,患者由专人监护,若出现头晕、胸闷、气促等症状时将会减轻其运动量或停止运动。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烦躁、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肢体功能障碍、昏迷等。

1.2.3 循证护理措施 根据询证护理问题和护理经验提出相应的询证护理措施,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①要保持患者衣物、皮肤的清洁和干燥,要求患者勤翻身以免使局部受到过度压力而出现压疮;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按时测量血压;治疗初期患者要对肢体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防止发生肢体功能障碍,后期要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 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渐加强运动强度,但不可过于激烈[4]。②疼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通常会伴有疼痛,护理人员要对其及时观察,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据有关资料记载,吸氧可减轻疼痛, 还有可能改善心肌功能,解决心肌缺氧缺血的障碍。对于缺氧严重的患者,需要用双升压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待病情有所稳定后可换用间歇吸氧,连续6~10 d[5]。③饮食护理。在饮食上患者最好以以高蛋白、低糖、低盐、低脂、清淡食物为主,限制食用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每天用盐量不超过3 g。④心理护理[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有恐惧感、忧虑感和无助感,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指导能够减轻对疾病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⑤排便护理[7]。患者在患病早期卧床时间较多,在排尿、排便时会有许多困难,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排便时不可用力屏气,容易使未恢复的心肌受损,患者可适当服用缓泻剂等利于排便药物;卧床排尿时可辅助按摩、腹部热敷法、听流水音等协助排尿。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胃肠道和心脏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疼痛感不明显,胃肠道功能和心脏功能基本正常;无效:疼痛加重,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心律失常等状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1.5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由表2可看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它的开展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资料做指导,将科研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该研究中观察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了循征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护理方案,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这就说明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效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较大[8],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些异常变动进行密切观察,采取合理措施及时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该研究中有12例患者入院前血压偏低,入院后由医护人员密切监视,观察其面色是否苍白、有无盗汗、尿量有无减少、微循环有无衰竭等情况,做好记录并向医生及时反映情况,护理3~4 d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有资料表明[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下降是严重并发症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与该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循证护理明显提高了护理有效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春娟.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58-259.

[2]郑桃英.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8):119-120.

[3]王桂霞.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 (12):1790-1792.

[4]郭艳丽.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5(16):127.

[5]唐雪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84-85.

[6]陈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07-108.

[7]张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188-189.

[8]陈笑新,何菁菁,胡冠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17-18.

[9]高昕.炎症标志物及其与血压、血脂的交互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D].苏州:苏州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