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个体化运动处方在区域性门脉高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 投稿伟大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860次
  • 评分4
  • 95
  • 0

陈娟 刘慰 鲍书欣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处方对区域性门脉高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在病情平稳后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并按照每天制订的个体化运动处方活动。手术前1 d和术后3周后,分别测BMI,NRS2002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6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提高。结论:个体化运动处方能促进区域性门脉高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态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个体化;运动处方;区域性门脉高压;营养不良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14

区域性门脉高压(RPH)亦称左侧门脉高压、局限性门脉高压,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也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脉高压症[1]。最常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脾肿大[2]。RPH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术前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卧床久,术后腹腔双套管冲洗活动受影响,导致分解代谢增加和全身各脏器功能下降,而运动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体能和自理能力。为此,我科为患者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并进行全程指导和观察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总结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6例伴有营养不良的RP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6.5岁。6例均有脾肿大,同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出血,行胃镜检查示独立性胃底静脉曲张;上腹CT示脾大,门脉高压。4例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提示脾静脉闭塞,2例血管造影示脾静脉中断、胃底静脉呈球样曲张。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脾功能亢进。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胃底曲张静脉缝扎、肠黏连松解、空肠造口术。

1.2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订

1.2.1运动前准备运动在患者全身血液动力学稳定,无出血及其它应激状态时进行。对患者进行全面营养评定,均行百普力肠内营养支持。

1.2.2运动方式患者术后卧床期间锻炼抬臀,高度10~20 cm,每日3次,每次20组;以哑铃(2 kg)为主要工具进行上肢和胸部运动,双手握哑铃上举高度50~60 cm,外展以锻炼胸肌,扩大肺容量,屈臂、平举以锻炼上肢肌肉,每个动作5~20次,每天3次,逐渐增加每次运动量,运动后深呼吸,15~20次;患者吹气球,从1个开始逐渐达到并保持每天吹起5个气球。术后4 d下床活动,在病区走廊散步从开始50 m,每天增加20 m,以患者耐受为宜;术后7 d爬楼梯,每级楼梯高22 cm,每层26级,以患者首次爬楼为基数,每天加1层,每天2~3次,每次20~30 min,以患者耐受为宜。运动中有1名家属或护工陪同,防止发生意外,护士参与全程指导,观察运动中患者有无心慌、心悸、头昏等症状。

1.2.3运动强度用运动的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以最高心率×(40%~85%)作为靶心率,其中最高心率=210-年龄(岁)。控制相对运动强度为30%~50%,相对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最高心率-安静时心率)×100%[3]。

1.3运动实施不能下床时使用哑铃及专门的床上活动架,能下床时选择治疗护理前后。活动前测心率,将腹腔双套管夹闭,无菌纱布包裹,各管路处理好。肠内营养液用移动架和营养泵泵注维持,肠外营养输注暂停使用。运动中有1名家属或护工陪同,防止发生意外,护士参与全程指导,密切观察其有无心慌、心悸、头昏等症状。运动后测患者心率,重新将各管路接好并保持引流通畅、敷料干燥,同时监测并记录运动后各项指标。

1.4观察指标

1.4.1一般情况观察记录两例患者每天的运动量,运动量=相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h)。记录每次运动前后心率及运动中患者的不适。

1.4.2有效指标术前1 d和运动后3周,分别测BMI,NRS2002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采用Kenny selfcare indexof ADL) ,通过对床上活动(移动;起立、坐)、体位转移(坐;站立;用厕)、行走(行走;上下楼梯;轮椅活动)、穿衣(上衣;裤;鞋袜)、个人卫生(脸,头发,手臂;躯干,会阴;下肢;大便、造口护理;小便)和进食六项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能力进行打分,每项分5个等级,记分标准为0~4分,0 分:完全依赖;1分:需极大帮助;2分:需部分帮助;3分:需一点帮助;4分:独立完成。进食一项不评分,满分为20分[4]。

2结果

2.1运动前后患者NRS2002评分、BMI值、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显示,6例患者术前1 d的NRS2002评分为(6.12±0.90)分,运动后3周为(3.12±0.89)分;BMI值术前1 d为(16.02±0.12)kg/m2,运动后3周(17.02±0.32)kg/m2;生活能力评分为术前1 d为(5.12±1.01)分,运动后3周为(17.02±1.02)分。6例患者在术前和运动后3周的NR2002评分、BMI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

2.26例患者自身情况变化6例患者运动前均担心运动会增加消耗,加重病情,经责任护士耐心指导后,同意执行该运动计划。患者在下床活动早期有腿软等现象,通过每次减少活动时间、增加活动次数而逐渐使患者耐受。运动3周后,6例患者能积极参与处方的制订和调整,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提高,情绪明显改善。

3讨论

3.1RPH患者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重要性RPH患者由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卧床时间较久,可致安静心率增加,血容量减少[3],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由于摄入不足,加之感染、炎症消耗,蛋白质分解,常合并营养不良。因此,适当运动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患者一般不愿意运动,主要原因有: (1)长期卧床致肌肉萎缩,患者体质虚弱,担心运动会昏倒,并且错误地认为运动会加重机体消耗和病情。(2)腹腔双套管冲洗及其它引流管影响了患者下床运动,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3)担心运动时腹腔双套管及其他引流管移位、脱出,影响治疗。因此,运动处方的制订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安全实用性。举哑铃、吹气球等运动既适合床上活动,又不影响患者正常治疗,很受患者欢迎;爬楼梯活动量大,可在病区大楼内进行,而且容易计算活动量。

3.2个体化运动处方的有效性患者在营养支持期间,合理的营养支持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运动能增加患者肌肉和内脏的供血供氧,促进脂肪转化为蛋白质,增加其能量消耗,促进瘦肉体的合成,使肌纤维变粗,增加体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营养支持也为运动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患者均表现为体重逐渐增加,营养的改善也使全身情况得到改善,经3周个体化运动指导后,患者的身心状态迅速得到调整,患者从运动中体验到快乐,看到自身的变化,增强了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4],有利于患者康复。而且个体化运动处方能保证患者每天合适的运动量以及运动的连续性。

3.3心理护理对个体化运动处方实施的重要作用实施前患者担忧早期活动会带来不适或其他并发症,存在不愿配合的心理状态,因此,活动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和参与早期活动的康复护理过程,消除患者顾虑,保持患者情绪乐观、稳定[5]。运动时观察患者脸色、监测心率,注意听取患者的主诉以保证安全。指导患者实施正确的运动方案,保证适宜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在实施治疗护理时,由于护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在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起着很重要作用,所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运动训练水平很有必要[6]。RPH患者术后早期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安全性较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凯,余斌,管洪庚.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临床诊断[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18-19.

[2]丁耘峰,王晓红,邵霞.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要症状的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诊治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0):1107-1108.

[3]郭晓岚,卢少平,吴学勤,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608-1610.

[4]魏中华,减志坤,田红梅,等.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7):53-54.

[5]李荣,周淑英,汤昌莲,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运动程序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74-76.

[6]何英姿,曹燕,陈勤勤.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69-1971.

(收稿日期:2013-11-11)

(本文编辑 刘学英)

统计表的书写要求

统计表是表达统计资料和指标的一种专业表格,是经过统计整理后的数学资料,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语言。科技期刊对统计表的设计要求采用三线表(顶线、栏目线、底线),每个统计表由表序、表题、项目栏、表体、表注组成,表序要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表题也是表格的主题,要充分说明表格的内容。表注中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注明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