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提高平车院内转运患者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728次
  • 评分4
  • 36
  • 0

梁启玲 黎裕萍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15

作者单位:537000玉林市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门诊部

梁启玲: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院内转运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必不可少而又非常重要的环节[1],通常由护士运送不能起床、行走不便或危重患者完成就诊、辅助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治疗的过程。成功转运患者的关键是充分的转运前准备和护士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做好转运可消除或避免不安全因素,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发生各类风险事件,虽然院内转运时间不长,一般10~20 min,但风险大,甚至大于ICU的患者[2]。有文献报道[3],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为了提高平车转运患者的安全性,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院内转运风险

1.1转运风险概述意大利学者Bambi[4]指出,我们不能低估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5]。陈一峰[6]在对75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经验总结中发现,有204例发生生命体征(心率、血压波动大于基础水平20%,SPO2下降大于10%或低于85%)波动,占27.1%。时茜等[7]对10 026例术后转运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有生命体征改变者301例,占3%。罗艳等[8]对150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中得出,有55.33%患者病情出现明显改变或其他危害病情的意外情况。张馨文等[9]在新生儿院内转运现状调查中得出,101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中有72例出现呼吸情况恶化或出现新的呼吸问题,占7.1%。张源慧等[10]对ICU机械通气126例患者院内转运的研究中发现,有5例患者因痰液堵塞导致SaO2下降,占4%,2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突发烦躁出现人机对抗,占1.6%。Backmann等[11]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191例院内转运的患者中,有31%出现了不良医学事件,其中4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死亡。梁颖[12]报道了1例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的坠床事件。陆莉金[13]报道,156例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有5例转运到达接收科室突发病情变化,立即气管插管抢救,有2例在住院30 min内死亡。谢盈[14]报道,210例院内转运的急重胸心外科患者中有11.4%出现了不良事件,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钟娟等[15]报道,328例院内转运的EICU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50例,发生率为15.24%。由此可见,院内转运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在Darcy[16]的研究中,ICU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发生的总体不良医学事件的几率可高达70%,而与设备缺乏及环境改变的因素相关可高达45%,院内转运的患者呼吸系统机能发生变化的几率最高,可达所发生不良医学事件的26%,高于非转运患者10%发生几率。

1.2发生因素院内转运风险伴随诸多因素,转运风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患者自身疾病因素以外,Stacey等[17]认为,院内转运风险的发生还与系统问题和医护人员有关。梁启玲等[18]在提高平车转运患者安全性的品管圈实践中,通过原因型要因分析图进行真因验证,认为发生因素要从平车、护士、环境、患者4个方面进行分析。此外,因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及必需的急救药品,也是在院内转运过程中风险性增加的常见原因[19]。

2提高平车院内转运患者安全性的措施

2.1确保平车性能良好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平车转运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安全隐患,稍有不慎会造成患者坠床[20]。梁启玲等[18]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平车转运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平车转运患者安全性,确保平车性能良好,可以防范或减少坠床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2.2急救设备及转运人员的充分准备院内的转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在转运过程中还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进行相关护理[21],尤其转运前人员、药物及仪器准备直接影响到转运是否成功[22]。转运前有预见性做好医护人员培训,做好对患者综合情况的评估,预测途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订出针对性的转运方案并携带相应的抢救器材和药品,是整个转运安全的基础。转运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搬运技巧,处理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各类仪器设备性能良好,是保证转运成功的重要因素。

2.3相关部门良好的沟通协调与联络临床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后勤、行政管理人员等。相关部门的协力合作,是确保转运安全的重要因素。事先与目的科室联系好,做好病床单元及抢救物品的相关准备;对于行辅助检查的患者预约好时间,确保患者到达后及时行各种检查;同时联系好后勤组,使电梯处于等候状态,保证运送通路的畅通,以快捷、不重复为主旨,尽量缩短等待时间。转至科室后,详细交接患者信息及病情,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方可离开。

2.4制订特殊患者的个性化转运方案儿童、老年和妊娠患者是转运患者中的特殊群体,应制订相应的个性化转运方案。儿童在院内转运中可能存在较成人更大的风险,而这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23]。如何在转运中较好地防范,目前有两种受支持的方案[24]:一是稳定后再转运方案,二是转运中干预方案。Khilnani等[28]认为,在两者中寻找平衡点,做到两者兼顾才能确保患儿在转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儿童不同的是,老年危重患者的病变基础可能与其病死率更为相关[25],在转运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潜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研究表明[26],老年患者在急诊转运中最常发生呼吸、循环相关疾病或衰竭,而此类疾病的进行性发展,可能与患者的预后甚至病死率有明显关联。因此,在转运前应对老年患者进行更为详细的病史咨询和评估,特别注意转运中呼吸、循环的监测,同时准备好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对于妊娠患者,尽可能保证母婴安全是此类患者转运中所面临的挑战。Pittard[27]认为,较常规院内转运患者来说,妊娠患者的院内转运总体原则是一样的。妇科、产科医护人员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专科医护人员的有效指导,可以在不影响胎儿的情况下保证母体安全。毕竟,母体稳定的生命体征是确保胎儿存活的最好屏障。无论是儿童患者、老年患者还是妊娠患者,其特殊的生理基础决定了疾病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只有对此类患者有足够的重视,才能避免“特殊”所造成的风险[24]。

2.5熟悉转运指南,规范操作流程转运指南是关于转运过程的一种指导方案,在规避转运风险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现已经广泛运用于医院及特殊护理环境中[28]。关于转运指南,目前有由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欧洲危重病特殊护理协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麻醉学学会、澳大利亚大学急诊医学学会、重症监护学会等分别编制的指南[16,29]。在这些指南的指导下,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关评估以减少转运时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将转运指南运用于院内转运中,可建立标准化的转运模式,起到规范医疗操作、减少变异、提高医疗质量、规避转运风险的作用[24]。

综上所述,提高平车院内转运患者安全性,需要多重切实有力的措施协同合力,护士在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转运护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国霞,谭丽萍.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40-1014.

[2]廖秀梅.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10-211.

[3]Day MW.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ill:the northwest med star experience[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5,17(2):183-190.

[4]Bambi S.The risk of intrahospital transport to patients[J].Critical Care Nurse,2010,30(6):14.

[5]黄进.护理程序在急诊重症患者医院院内转运中的运用.中国中医急症,2013,12(1):95.

[6]陈一峰.75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经验总结[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96-297.

[7]时茜,章欣,杜慧芳.术后患者转运安全护理管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36.

[8]罗艳,魏薇萍.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4,15 (3):451.

[9]张馨文,杨祖铭,刘嘉,等.新生儿院内转运现状调查及措施[J].当代护士,2014(4):110.

[10]张源慧,唐龙.预见性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32-33.

[11]Beckmann U,Cillies DM,Berenholtz SM,et al.Incidents relating to the intra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Intens Care Med,2004,30

(8):1579.

[12]梁颖.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坠床1例护理失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230-231.

[13]陆莉金.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因素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14):3185.

[14]谢盈.急重胸心外科患者210例院内转运并发症预见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30):82.

[15]钟娟,梁金清,袁丽秀.EICU病人院内转运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616.

[16]Darcy D.Keeping patients safe during intrahospital transport[J].Critical Care Nurse,2010(4):18-32.

[17]Stacey J,Venn R.Recently published papers:clunk-click every trip,smile,but don´t stop for a drink on the way[J].Critical care,2004(6):408-410.

[18]梁启玲,黎裕萍.提高平车转运患者安全性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4,21 (6):29-32.

[19]孙林,韩小琴,狄开荣.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44-646.

[20]秦艳玲,巩越丽.急诊患者从平车上坠落的原因分析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 (29):276.

[21]刘金金.急诊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分析与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3,34(22):4554.

[22]周惠芬,曹火太,刘兰香.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1-12.

[23]Khilnani P,Chhabar R.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how to utilize resourc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Indian Pediatrics.2008(6):591-598.

[24]孙迟,吴洁华.院内转运风险及其规避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82-983.

[25]Lieberman D,Nachshon L,Miloslavsky O.Research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nd out of intensive care units:a comparative,prospective study of 579 ventilations[J].Critical Care,2010(14):48.

[26]Dundar C,Sunter AT, Canbaz S , et al. Emergency service use by older people in Samsun , Turkey[J].Adv Ther, 2006(1):47-53.

[27]Pittard AJ.Out reach in obstetric critical care.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J].Anaesthesia,2003(9):882-885.

[28]Sinuff T,Patel R,Adhikan N,et al.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ociety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 conference statements in critical care[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8(4):1049-1058.

[29]Nakamura T,Fujino Y,Uehiyama A,et al.Intrahospital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aptients using ventilator with patient-triggering function[J].Chest,2003(1):159-164.

(收稿日期:2014-07-04)

(本文编辑 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