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药学卫生疾病预防正文

非标示量血液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 投稿笨笨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642次
  • 评分4
  • 70
  • 0

周 琼

重庆市血液中心 重庆市 400015

【摘 要】目的: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以防止产生非标示量血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中心无偿献血的健康人资料2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43 例。采用常规献血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出现非标示量血液等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防止非标示量血液的出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针对性管理;献血;非标示量血液

在无偿献血工作过程中,非标量血液的产生可以说是难免的。由于非标量血液与保养液配比平衡度不理想,易造成采集的血液的理化性质及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变化,如果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则容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故通常情况下只能够作报废血处理[1]。本次研究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献血人员进行管理以防止产生非标示量血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9 月-2014 年4 月在我中心无偿献血的健康人资料28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43 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体重47-86kg,平均体重(54.6±1.9)kg;有献血经历研究对象78例,无献血经历研究对象65 例;研究对象年龄18-53 岁,平均年龄(28.5±1.2)岁;男性研究对象75 例,女性研究对象68 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体重48-87kg,平均体重(54.5±1.8)kg;有献血经历研究对象79 例,无献血经历研究对象64 例;研究对象年龄19-54 岁,平均年龄(28.3±1.1)岁;男性研究对象74 例,女性研究对象69 例。两组上述四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献血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管理,具体步骤包括:严格执行血液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和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在血液采集前应该首先选择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容易固定且不易发生滑动的静脉作为穿刺血管,选择好穿刺点之后,在穿刺点上方6 厘米左右的位置扎止血带,用茂康碘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实施螺旋式消毒处理,消毒的面积应该控制在6cm×8cm 以上,至少进行两次消毒处理,每次消毒操作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3 分钟之间,反复消毒2-3 次,消毒处理之后不能再采用手触摸可能的进针区域。采集过程中保证血液量充足,且进行反复检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保证血液采集足量且顺利[2]。

1.3 观察指标

选择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出现非标示量血液等例数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整个献血流程实施结束后,通过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方式对研究对象对血液采集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满分为100 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三个等级。得分超过80 分为满意,得分超过60 分不足80 分为基本满意,得分不足60 分为不满意[3]。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 检验。

2 结果

2.1 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

对照组研究对象中有52 例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感到满意,63 例基本满意,28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0.5.4%;观察组研究对象中有86 例对无偿献血期间护理管理服务感到满意,53 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2%。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出现非标示量血液等例数

对照组在无偿献血过程中有11 例出现非标示量血液,观察组在无偿献血过程中有2 例出现非标示量血液,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或饥饿、疲劳等原因导致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而最终只能够被迫终止血液采集,这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导致非标示量血液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献血者的血管过细,或穿刺操作不利而导致患者的血流速度缓慢,发生凝滞进而导致非标示量血液的产生。第三是由于人为的差错, 由于采血操作出现异常、血袋更换过程中扣皮不当、过早拔针、研究对象活动幅度较大等原因均会导致非标量示血液的产生[4]。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杨琼芳, 胡小华. 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0,18(12):131-132.

[2] 唐冲.128 例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0,15(18):108-109.

[3] 唐红峰. 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发生的相互关系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9):888-889.

[4] 周燕等. 对采血中血流不畅问题的剖析及对策[J]. 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8):6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