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3-16
  • 阅读量46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院内建档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方案进行治疗,对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和临床指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枸橼酸咖啡因 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多见于早产儿,症状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青紫等,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在临床上较受重视[1]。早期开展治疗,改善患者肺张力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机械通气方案虽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但长期通气也易提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院内建档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胎龄28~35周,平均胎龄(31.64±2.37)周;体质量1.17~3.01 kg,平均体质量(2.34±0.22) kg。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4例;胎龄28~34周,平均胎龄(31.09±2.36)周;体质量1.22~3.27 kg,平均体质量(2.59±0.4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维持其内环境稳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方案进行治疗,依照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调整治疗参数,保证患者脉氧保持在90%~93%,血氧分压为55~80 mm Hg。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Alfa Wassermann Sp A,注册证号H20130109),首次给药负荷量为20 mg/kg,在30 min内滴注完毕,间隔24 h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5~10 mg/(kg/d)。
两组均连续治疗2~3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暂停次数、给氧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2)]。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2.2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mm Hg)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3例,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为15.15%(5/33);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障碍4例,心律失常2例,发生率为16.22%(6/37)。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重症疾病,与胎儿在发育期间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肺发育不良有关,患者多为早产儿[3]。临床上主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机械通气等方案进行治疗,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但单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容易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刺激,降低疾病治疗安全性[4]。因此,临床上更倾向采用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在保护患者肺功能的同时,尽量缩短通气时间与给氧时间。枸橼酸咖啡因属于一种中枢性呼吸兴奋剂,不改变脑部血流,具有肺保护作用,可有效缩短给氧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5]。
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均明显缩短,其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也较为明显;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药物作用原理与茶碱类药物相似,但相较于茶碱类药物其半衰期较长,治疗范围也比较广,更具有临床应用优势。研究发现,药物改善疾病症状机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对呼吸系统的中枢神经产生刺激,抑制吸气神经细胞腺苷受体活性,增加神经系统对PaCO2含量的敏感度,兴奋呼吸中枢,预防呼吸暂停的出现[6];(2)改善膈肌收缩能力,提高气道呼吸功能,从而改善肺张力,缓解呼吸窘迫症状,并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方案,对改善患者呼吸窘迫症状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爱民,谢秀春,王苗,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9,25(3):551-555.
[2]刘志华,史莉莉,岳金超,等.低剂量与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和临床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2):215-218.
[3]谭葵欢,卢燕玲,黄俐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不同时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9,30(1):44-46.
[4]刘畅,张舒晴,岳冬梅.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26(9):671-675.
[5]黄进洁,闫玉琴,吴俊,等.经鼻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9,30(17):2252-2254.
[6]梁振宇,黄为民,游楚明.不同通气方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在超未成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2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