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龙
南阳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普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均得到良好控制,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1.31±9.64)mmHg,舒张压为(83.62±6.8) mmHg,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144.62±11.24) mmHg,舒张压为(97.24±4.9) mmHg,和治疗前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后,血压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14d、60d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7 d、14 d、60 d后,N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有重要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高血压;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32-02
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临床危险性极高,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2],为探讨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脑梗死、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确诊[1]。该组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4.2±1.5)岁,76例患者中无一例活动性出血、出血倾向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排除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患者入院前血压均>200/110 mmHg。患者病程5个月~1年,均有非他汀类药物治疗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3.2±1.5)岁,病程6个月~1年,平均(4±0.5)月,血压均>200/110 mmH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3.2±1.8)岁,病程5个月~1年,平均(3±1.5)月,血压均>200/110mmHg;观察组患者接受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选择普伐他汀出产的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070061,规格10 mg/片),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选择厂商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出产的普伐他汀,国药准字H10950315,规格20 mg/片*5片/盒)药物用量以患者病情进行调整,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3]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采用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在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60 d后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均得到良好控制,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1.31±9.64) mmHg,舒张压为(83.62±6.8) mmHg,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144.62±11.24) mmHg,舒张压为(97.24±4.9)mmHg,和治疗前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后,血压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NIHS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60 d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7 d、14 d、60 d后,NISS评分分别为(19.83±3.95、14.42±4.32、12.21±3.01)明显低于对照组(23.29±4.89、18.65±3.62、15.24±3.7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现今社会老龄化以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高血压以及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诸多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生物效应较为广泛,能够使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有效降低。现今高血压、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的运用了他丁类药物[4-5]。
相关文献报道,阿托伐他汀药物吸收速度迅速,血药浓度在1~2 h达峰值,作用部位主要在肝脏,血浆蛋白结合率98%,原药在血浆中的半衰期t1/2约14 h,但其活性代谢产物对还原酶抑制作用t1/2长达20~30 h,充分说明了阿托伐他汀降血脂、血压作效果显著。并且阿托伐他汀对炎症反应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活性氧簇的产生以及炎症反应都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
该研究显示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均得到良好控制,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1.31±9.64)mmHg,舒张压为(83.62±6.8)mmHg,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144.62±11.24)mmHg,舒张压为(97.24±4.9)mmHg,和治疗前血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后,血压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60 d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普伐他汀治疗7 d、14 d、60 d后,N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极具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孙晓靖,陈玉岚,张向阳,等.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2470-2472.
[2] 常宝成,杨菊红,任慧珠,等.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合成的影响及机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3):148-151.
[3] 董波,屈晓冰.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508-509.
[4] 史冬梅,张文,张维君,等.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北京医学,2004,26(4):253.
[5] 李洪宇,齐红梅.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2):118-119.
[6] 崔福江,韩雪,董静,等.PCI合并脑卒中1例报道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406-1406.
[7] 高宏伟,孙国章,李均辉,等.8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3):241-243.
[8] Várady E, Feher E,LevaiA, et al. Estimation of vessel age an early diagnose of atherosclerosis in progeria syndrome by using echo-tracking[J].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10,44(4):297-301.
(收稿日期: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