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临床医学正文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病理分析

  • 投稿危机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692次
  • 评分4
  • 21
  • 0

任 磊1 李 玮2

1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洛阳471000; 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病理特征。方法 在该院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对其临床诊断方法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进行了B超、CT或者MRCP诊断检查,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得出,共有粘液性囊性肿瘤38例,其百分比为60.32%;非粘液性囊性肿瘤25例,其百分比为39.68%。结论 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掌握其病理特点,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诊断;病理

[中图分类号] R73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b)-0169-02

[作者简介] 任磊(1974.11-),男,河南温县人,本科,中级职称,主要从事病理研究。

目前,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检出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医生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导致在临床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恰当治疗、过度治疗或者保守治疗问题,导致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偏低。因此必须要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特点进行详细分析[1]。其中胰腺囊性肿瘤(PCN)主要分类包括有:浆液性囊性肿瘤(SCN)、粘液性囊性肿瘤(MCN)、突性假乳头性肿瘤(SPT)、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以及胰腺假性囊肿等。现就以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该院63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为例,对其临床诊断方法和病理特点进行的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收治的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3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41例。其中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44.8±15.4)岁。患者肿瘤部位胰头32例,胰体/尾31例。患者肿瘤直径为3.2~10.9mm。

1.2 诊断方法

63例患者均采用B超(徐州贝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BLS-880)、CT(SiemensSensation4和Sensation16)或者MRCP(0.35T 磁共振成像系统BD175703)进行术前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平扫,随后增强扫描。其中12例患者进行了EUS检查(在内窥镜的引导下,将超声小探头经食管插入患者胃腔内,对其实施腔内超声检查);34例患者进行了ERCP检查(将电子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胰胆管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再经活检孔插入造影导管,注入50%碘海醇或30%~40%泛影葡胺进行胰胆管造影,通过X线影像观察胰腺、胆囊、胆管肝管有无病变)以及获取胰管液体,同时对其胰管液体进行分析和细胞学检查。

1.3 治疗方法

63例患者均依照检查结果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有胰体尾切除术、胃肠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空肠部分切除术以及腹腔镜胰腺肿瘤切除术。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患者经过术前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其诊断结果为:胰腺瘤29例,为浆液性囊腺瘤11例和粘液性囊腺瘤18例;胰腺粘液性囊腺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1例;胰腺假性囊肿8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胰岛细胞瘤4例;胰腺癌4例。

2.2 手术治疗结果

63例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均进行了3~12个月的随访,其中患者在围术期死亡率为0%;其术后随访,因并发症死亡6例,其并发症包括胰瘘2例、术后肺感染1例以及胰周积液3例。其中1例主胰管型IPMN患者复发。

2.3 患者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

63例患者在术后病理诊断中,18例患者为SCN,与术前诊断的11例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诊断9例SPT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同,没有差异;诊断出IPMN患者27例,与术前诊断的4例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为导管腺癌囊性变,与术前诊断的13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假性囊肿2例,与术前诊断的8例,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为MCN,与术前诊断的18例,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肿瘤定性诊断的多因素研究见表2。

3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掌握其病理特点,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在近些年来,医学上对于IPMN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于IPMN的病理诊断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成为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例如在该文胰腺囊性肿瘤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中IPMN患者为27例,其检出率为42.86%。其中IPMN主要是发生在胰管内,发生向胰管外侵润的患者比较少,属于是一种具有良好预后效果的肿瘤。在患者病理表现中,主要表现为在患者胰腺导管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囊性扩张,其肿瘤位置大多数集中在胰头以及钩突部分。IPMN患者的临床的特征主要为富含粘液的高柱状上皮细胞进行乳头状增生,其异性上皮细胞却比较少。如果患者发生恶性倾向,那么就会出现浸润性生长的局灶性癌巢。在以上患者分析中,发现发生IPMN患者的年龄集中在59~65岁,可见这种肿瘤类型多发于老年人身上。

其中关于IPMN患者的临床诊断,由于患者在早期其临床特征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出现上腹不适或者是疼痛而到医院就诊,在其临床检查过程中,也会检测出患者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在B超检查过程中,会发生胰头轻度增大,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都是长时间以慢性胰腺炎进行诊治。因此如果患者长期因为上腹不适以慢性胰腺炎进行治疗,那么就要及时进行CT或者MRI检查,以进一步确诊患者是否为IPMN。其中IPMN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患者的主胰管型呈现出节段性或者是弥漫性的扩张,且其腔内集聚大量的粘稠液体,在一些时候可以看出其实性成分;患者的分支胰管型是在其分支强管内进行扩张的囊性肿瘤,并且是和患者的主胰管相通的[2]。但是因为其主胰管并没有发生扩张,因此在临床影像学检查中通常无法对其是否和主胰管相通进行确定,因而比较容易将其误诊成为浆液性囊性肿瘤或者是粘液性囊性肿瘤。那么混合型IPMN的临床表现,不但具有主胰管型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分支胰管型的特点,且其通常也表现为分支胰管内病变累及到主胰管。SPT患者的临床发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其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目前来说,其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在SPT影像学检查中,其临床特异性表现不明显,其CT检查则多为胰腺囊实性肿瘤,其边缘较清晰,并且包膜完整,在其增强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强化,患者的肿瘤实性部分以及包膜也均会出现钙化问题[3]。其中恶性SPT的临床指征则为:患者影像学检查出现明显的核异性,细胞呈多形,并且会出现比较深的胰腺浸润问题以及神经或脉管侵润,同时其核分裂现象也会随之增多。在以上研究中,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检查中,均出现9例SPT患者。其中MCN则是多见于中年女性,在以上分析过程中,MCN患者年龄均在45岁以上,并且术后病理后发现4例女性,1例男性。MCN多见于发生在胰体尾部,在其临床诊断中可见其细胞出现卵巢型间质,并且这种间质是和卵巢间质相似的一种高细胞密度间质,细胞的排列顺序呈密集纺锤形。其中MCN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上,是在其胰尾部位出现类球形囊肿,并伴有低密度液体成分,其囊壁位置也有可能会出现局部钙化问题。即使患者是良性粘液性囊性肿瘤,其也非常有可能会发生间质侵润或者是远处转移。一旦出现以上情况,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则认为其具有恶性倾向。目前在临床上采用超声内镜和囊液CEA、VA19-9联合对囊腺癌进行诊断,那么其灵敏度可以达到94.4%。其中在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临床表达上,MCN患者不会对MUC-2表达,但是IPMN则经常会对MUC-2进行表达,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就可以把MUC-2表达作为是区分MCN和IPMN的一个标准。

就目前来说,在临床上对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类型进行明确诊断,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位于胰尾部的分支胰管型IPMN以及MCN,在临床诊断中更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囊实性肿瘤在形态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临床诊断上容易出现误判,不过两者在治疗中,均需要对其进行完整切除,所以对其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治疗效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进一步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在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诊断中,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其术前诊断和术后病例分析结果的吻合率正在逐步上升。但是因为分支胰管型IPMN以及混合型IPMN这两者,和MCN以及假性囊肿之间的鉴别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比较容易发生患者术前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分析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胰腺囊性肿瘤临床影像学检查中,良性囊肿和分支胰管型IPMN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较难进行分辨[4-5]。所以说在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应该尽量对切除无症状的良性小囊肿进行避免,尤其对于那些是在胰尾上的小囊肿,将其误诊成为MCN,并将其进行切除,那么这也就容易造成过度治疗。

综上所述,在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需要不断的对其临床诊断方法和病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不断的加强对其不同类型的认识,突破患者手术治疗中存在的困境,最大化的避免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度治疗或者保守治疗问题,从而对其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最大化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红桥,杨尹默,庄岩,等.胰腺囊性肿瘤的定性诊断[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2):364-365.

[2] 殷小平,梁广路,田笑,等.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169-171.

[3] 王亚军,孙家邦,李非.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要点[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85-286.

[4] 库尔班·阿吾提,张顺杰,徐维维,等.胰腺囊性肿瘤15例诊治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2,24(5):196-197.

[5] 林生明,张声,陈余朋,等.胰腺浆液性微囊性腺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7):423-424.

(收稿日期:201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