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性化教育策略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76次
  • 评分4
  • 29
  • 0

刘锡邦

一、注重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生活环境

努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创设人文化环境,实施人情化服务,教师和学生吃住在一起,随时注意学生动态,及时处理不良情况,把年龄小的学生安排在下铺,严防学生从床上摔落在地。对新入学的寄宿生,要更加细心周到的关心、关爱和监护,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寄宿生活,防止学生因思家或不适应集体生活而私自离开校园等现象发生,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学校要统一登记造册,家长、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邻居或亲戚联系方式都尽其详。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加以特别关照,从生活到思想指定班主任全面承担父母的责任,让这些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使他们在充满亲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宿舍里,同学们有时无意间也会给对方造成“伤害”磕磕碰碰也总是难免的,一旦发生较严重的“事件”就得有我们的教师亲自出马,才能“平息”。有时发现意外又很突然,直接电话联系家长,一则时间不等人,二则我们的教师也不愿意麻烦家长。一件件的事情处理中,同学们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好,他们也学会了孝敬父母,感恩老师。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寄宿制生活,新生到学校后,我们的生活教师就热情地逐个带到宿舍,指导学生打理好床上铺盖,整理日常用品,带他们熟悉校园环境,介绍新同学,使学生消除失落、寂寞感,安下心来学习。同时,建立生活教师与班主任联席管理制度,班主任经常深入寄宿生当中,同他们交朋友谈心,协助生活教师共同管理,互通情况。生活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与学生建立了亲密关系,掌握每个寄宿生的心理及生活、饮食、学习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成为寄宿生的良师益友。

二、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寄宿制学校培养良好就餐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事情。爱惜粮食,合理消费,创建文明餐桌,进门讲秩序,打饭不拥挤,饭后碗筷分开放到柜子里,餐桌地面无污渍,都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学生如何打饭、打什么饭、打多少、如何清洗餐具,饭打多了吃不了怎样处理,吃完饭怎样收拾餐桌等都做得具体细致。有的学生在吃完饭放消毒碗时就知道往以餍一处往高里摞在一起,这样做随时就有跌倒打碎碗的可能,更有伤到学生的危险,如有的学生打稀饭和馒头用餐,我们要告知他,如果吃完了就将剩稀饭的一次性杯子和筷子投进干垃圾箱里,但前提是要将剩下的稀饭倒在湿垃圾桶里,还有教育引导学生将吃剩下的馒头饭菜等也放进剩饭专用桶里,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基本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行动,也是我们教师深感欣慰的事情。

三、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情感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学生上寄宿制中学是他们相对“独立”生活的开始,难免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加之师生之间交流较少,容易使部分学生有被冷落的感觉,产生沮丧情绪。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消除学生的孤独感。积极的沟通交流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隐疾。

如我校的生活指导教师刘建林多数时间与李佳嘉龙等同学在一起交流、谈心,当他们想家,闹情绪的时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陪他们说说话,唠唠家常,还亲自打电话让学生与家长交流,通过一段时间耐心细致的工作,他们逐渐适应了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也对父母更体贴,更关心了,有事回家的时候还带上学校食堂做的包子,说是他妈妈爱吃。

又如,为践行“呵护每颗心灵,成就每个学生”五中办学宗旨,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政教处曾安排全校180多位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深入每个学生宿舍对近3000名寄宿生开展谈心活动,主要从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谈心活动效果明显,420宿舍吴飞跃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寄宿生活刚开始挺不习惯的,现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生病感冒了也能够互相照应,宿舍就是我们温馨的家,一回到家里还怪想他们的,有点舍不得。”“我的父母经常抽烟、喝酒,我回到家里总感觉酒气熏天,有时和他的朋友在一起玩总是到深更半夜,对我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加上我家的经济条件又不好,抽烟喝酒的确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老师今天的谈话对我启发很大,我一定要劝说我爸改掉抽烟喝酒的坏习惯。”这项活动的开展对我们寄宿制学校德育工作经验积累,优化教学环境,完善学校管理育人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班级管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寄宿制学校整体运行机制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起到了中枢作用。住校学生若出现突发性疾病或回家没钱买车票等困难,一时难以及时和家里取得联系,真可谓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有的时候,学生向教师借钱,借的少了还可以,多了谁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况且,那种“有借不还”的事情时有发生。再者,有时教师下班已回到家里,学生若出现突发性疾病,需要急诊,你就是身上有钱,也是鞭长莫及。如何来解决这份“尴尬”局面?主要做法是设立班级合作救助基金。

首先,班主任在征求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立了“班级爱心救助公积金”,并且和学生讨论确定了这份公积金的实施方案。管理人员(管委会)是:班主任、配班教师和班里选举出两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共同管理,钱分别寄存在两位学生身上;使用范围是:班里因生病身上暂时没钱或回家时没车费的有困难的学生;使用程序是:当谁有困难需要借钱时,先向班主任或配班教师和两位管理人员写一张借条,经过我们和管理人员的审批后方能借出;公积金最终去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期末结束,全部返回给学生。我们这个“公积金”有一个原则就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而且是下一学段(不是一周,是一个学段,9、10天不等)回来后要及时归还。其“公积金”的两个来源:一是回收废旧物品变卖,学生在班级教室后面和学生宿命储物间分别放一个大纸箱,把平时自己喝和饮料瓶,校园中碰到的垃圾罐,上学路上拾到的烂铁头等,全部捡回来放到里面,一段时间后就组织学生卖一次,一学期下来,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二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筹集,每人先交上十元或五元钱,作为信用基金,让它正常运转。

通过这个“基金项目”的设立,不仅方便了师生,而且培养了学生刻苦感恩的精神和节约环保的意识。

总之,当今社会对人性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认同并践行者逐渐增多,人性化是教育的必然走向和最终选择。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