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正文

论手风琴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85次
  • 评分4
  • 12
  • 0

文/蒋莉

摘要:只注重演奏曲谱而不注重音乐情感的培养是在学前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提出,教师应该明确教学方向,在重视学生弹奏技巧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培养,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他们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演奏出作品的原汁原味,真正做到的“声情并茂”,从而唤起听众的共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手风琴情感体验情感培养综合能力

手风琴作为一种传统的和声乐器,它优美的音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同一首乐曲,同样是手风琴,不同的学生演奏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把反复练习一首曲子,攻克难关,终于能够完整地弹完这首作品,看做成功。但其实他们只不过把乐谱上的音符都弹出来了,谈及对音乐的理解、认识,他们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对音乐的表现和想象了。笔者认为,手风琴演奏的目的不仅仅是表现技巧,而是需要牵动听众的心,把听众带到音乐中,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情趣,以趣引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教师引人入胜的导语,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的最佳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为幼儿歌曲配伴奏》一课时,是这样精心设计教案,导入新课的:让学生一起演唱一首幼儿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先让学生自己唱一遍,然后伴随学生们的演唱配上了动听的手风琴伴奏,顿时提高了学生们的演唱欲望,学生们的表现力也被挖掘出来,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不同的效果。然后问学生:演唱歌曲的时候,有伴奏和无伴奏的效果一样吗?说说你的感受。学生们立刻对手风琴的伴奏课有了明显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学习儿歌伴奏的音型时,分别用两种不同的伴奏音型弹奏两首幼儿歌曲,让学生来判断哪一种是齐奏型,哪一首是分解型,并说说弹奏的不同之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她们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探求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正是教学的良机,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的音乐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与欢乐。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基本情绪和音乐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把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对于每一首乐曲,都要通过教师的范奏、管弦乐队的演奏、多媒体的播放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意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乐曲《多瑙河之波》这首作品时,边让学生欣赏管弦乐队的合奏、边欣赏多瑙河的视频画面,在强烈的视听效果刺激下,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千变万化的图文信息不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主动学起来,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又如,在伴奏课中,精心设计了《你弹我演》的教学情境,这一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工合作,有伴奏、有演唱,还可以有伴舞等形式,这种边弹边演的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伴奏课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激励联想,以情启情

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这一阶段要让学生的审美要求不仅停留在感官上,而且要通过对作品的速度、力度以及对作品的风格、特点等因素的掌握和处理,引起不同情感的反应。所以,在这一阶段,首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风格、曲式结构,进而分析不同乐段的力度和速度的处理,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形象认识,同时,通过老师的语言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亲身去感受作品的快、慢速度以及强弱的处理,从而达到演奏的以情动人。如在上《瑶族舞曲》一课时,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瑶族的风土人情及文化艺术短片,让学生了解瑶族这个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服饰等,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每个乐段所表现的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去表现。然后再进行演奏时,学生就会很投入地表现,仿佛自己就是一个盛装的瑶族姑娘,节日之夜,长鼓奏响,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之下,婀娜多姿,翩翩起舞。随着主题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活泼欢快的主题曲又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演奏,用情趣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通过启发,使学生产生联想,进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美育人,以情激情

音乐是一个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在这一环节中,采用器乐、绘画、舞蹈、演唱、故事等学科整合的方法来进行。如在讲授演奏《春节序曲》一课时,在学生能够有感情地熟练演奏后,把学生编成几个小组,分别用器乐合奏、舞蹈表演、绘画、朗诵等形式展现人们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在这个整合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为知识构建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同时,教师转变成了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又如,在讲解手风琴伴奏课中,让学生分小组设计一个小板块栏目《快乐幼儿园》,根据所伴奏的歌曲题目可以以伴奏、伴舞、讲故事、简笔画等形式展现歌曲的内容。使整个课堂融入了歌、曲、舞、画的艺术境界中,无形中给了学生美的熏陶与感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想象力及口语表达、创编等综合能力。

“情动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而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学生在音乐的喜怒哀乐中获得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使自己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通过情境、情趣、情感的教育和培养,手风琴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乐曲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总之,在手风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精心设计,使学生能自然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感情氛围,领略乐曲中蕴含的情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施政.艺术教育创新论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肖珂.艺术教育创新论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大连女子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