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互联网+”会计教学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投稿沈星
  • 更新时间2017-11-04
  • 阅读量476次
  • 评分4
  • 58
  • 0
2015 年3 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均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各界人才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人才不仅要有熟练的业务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高等院校应把握“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新特点,改革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特征,第五次技术革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渗透进人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所谓“互联网+”,指以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手段,以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开发为核心,将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人类社会向互联网经济迈进的一种新型业态。互联网生产、互联网营销、互联网金融、个性定制、智能家居、实时交通即为其生动写照。“互联网+”也带来会计教育界深刻革命。

一、“互联网+”会计教育文献综述截至2017 年8 月,中国知网共收录“互联网+ 会计教育”期刊文献99篇,其中核心文献11篇。既有研究文献对“互联网+会计教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王化成(2016)、刘俊富(2016)指出:互联网发展对会计教育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积极倡导线上线下学习交流模式,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应借助互联网思维,引入在线课程、优质资源及过程考核;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会计”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运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进行全程考核。程淮中(2016)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会计教育应从侧重知识技能传授向能力素质提升转变,教学环境应从封闭教室向智慧教室转变,教学过程应向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转变,学习形式应由单一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转变,顶岗实习应由单人指导向网络集体指导转变。孙峥(2016)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做好优质教学资源维护工作,推动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资源共享;应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利用虚拟化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与实景教学的界限打破;高校学生应积极学习数据技术、程序编写;互联网使客户维护、审计盘点等传统会计工作发生重大改变,高校教学内容也应改变;要不断创新教学评估手段,建立互联网学分认证机制,积极探索教育资源外包之路。刘玉廷(2016)、刘永泽(2016)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智移云”网络技术发展,会计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尚未实现转型,信息技术与会计教学融合、高校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师资队伍必须大力调整;互联网对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倡导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积极探索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改革实践,大力推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秦荣生(2015)深刻剖析了“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发展新特点,认为“互联网+”催生会计教育新形式,推动会计服务水平升级,促使会计服务效率提高,促进会计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会计服务资源配置,优化服务企业布局,改变服务监管模式,实现了全流程服务。高一斌(2015)认为应大力培育会计领军人才,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课程体系,引导会计领军人才更好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会计管理模式,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应普及互联网、大数据知识,使广大会计人员更好运用现代信息与云计算技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会计人才提供远程教育服务。

2017 年7 月6日,中国会计学会第十六届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以“智能化驱动下的会计发展与变革”为大会宗旨。白薇介绍了上海信息化工作历程,表明了上海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决心与方向,十三五期间,上海将继续为推进会计信息化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不断提升会计信息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及国家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赵文华、陈剑峰指出,德勤“财务机器人”是一项将手工工作转变为自动化工作的应用程序,它可以代替人工在用户层面完成标准化、高重复、大批量业务操作;机器人自动化领域包括财务机器人、内审机器人、供应链机器人、人力资源机器人、信息技术机器人。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我国部分学者已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但目前整个会计教育界尚未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成果太少,研究群体不固定,高层次成果稀缺。“互联网+”会计教学协同创新机制尚需学术界、实务界共同努力。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为切入口,详细论证了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教师互联网思维、课程体系组成、传统授课方式四大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迎来的新机遇,并提出要积极培养“互联网+”会计人才,引导教师形成大数据云计算思维,创建“互联网+”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本文丰富了“互联网+”会计教育理论,并且对本科高校开展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有较强指导价值。二、“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面临新挑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技术不断进步,诸多企业已实现云财务、云报销。但目前本科高校会计教学忽视了时代发展新特点,培养出的学生是工业经济时代人才,而非信息经济时代人才。近几年,部分高校已开始转变教学目标,变革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实用新型人才。经济飞速发展,会计人才是经济发展基础,会计人才专业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本科高校应正视传统教学模式缺陷,深入剖析其弊端。(一)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脱离现代社会需求会计专业一大特点是注重实践操作。部分本科高校虽开设了实践课程,但仍侧重理论知识灌输,纸上谈兵,毕业后大部分同学甚至感觉连小微企业实际账务处理都非常困难。实践机会欠缺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第一,本科高校会计教学仍然先讲授理论,然后模拟企业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让学生模拟企业做账,而且大部分为手工账。首先编制凭证,然后登记账簿,最后出具报表。整个学习流程空洞乏味,针对性较弱。学生也无法提起学习热情。第二,即使某些高校已开设模拟实验室,但实训课程科目太少,实训时间太短,大多流于形式,并未接触真正企业账务,实训效果较差。“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具备销售预测、财务规划、成本控制、实时做账之能力,但传统会计教学“重核算轻管理”思想较为严重。第一,“互联网+”时代,会计从业人员应从海量数据库中提取客户相关信息,应具备客户管理能力。但传统会计记账显然无法完成如此繁重之工作。第二,“互联网+”时代,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会计数据资料的详细加工,可以提取到客户信用度、盈利状况、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等管理会计相关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管理会计及软件技术相关知识。但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欠缺此相关知识内容。第三,“互联网+”时代,云技术使得实时账务处理成为可能,线上线下业务整合:客户下单、单据传递、费用报销、电子报税、登记账簿、出具报表都需要借助云平台,总账、报表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逐渐弱化,电子凭证的搜集、整理工作正逐步增强,而传统会计教学并无云技术相关知识。(二)高校教师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尚未真正形成当前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组成中,中老年比例较大,青年教师占比较小。第一,中老年教师大多用传统教学模式,而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往往能借助QQ、微博、微信、贴吧、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生互动交流,与学生互联网思维能顺利对接,能够产生思想共鸣。第二,网络社会超越了时空限制,新空间载体的出现,为新教学形态运转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发展平台。互联网功能价值已然形成一种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教师互联网思维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互联网思维形成,也决定着学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脱颖而出。

“互联网+”背景下,除要求教师具有成本管理、数据分析、费用考核等最新知识外,还应具备潜在风险规避、战略选择评估、宏观政策解读等管理会计能力。但目前高校会计教师大部分属于财务会计教师,管理会计教师较为缺乏,而且管理会计教师缺少实践进修机会,对“互联网+”管理会计技术普遍感觉生疏,互联网思维尚未真正形成。

(三)课程体系设置重核算轻管理,落后行业发展“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学科发展迅猛,因其能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高附加值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但当前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仍然围绕财务会计展开。第一,课时分配上,部分高校将管理会计作为非核心课程甚至是选修课,导致学生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应用不熟悉。第二,管理会计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管理会计之前,应掌握相关学科内容。但当前高校开设课程尚未考虑先修学科需要。第三,当前管理会计教材大部分内容包含成本性态分析、预算编制调整、投资融资决策、资本运营控制、责任成本考核等传统内容,但对“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对供应商、客户进行战略管理,实时监控产业链,准确预测风险,实现科学决策新思想、新方法等相关内容介绍较少,使得学生仍然停留在学习理论层面而非应用层面。第四,当前管理会计理论提出是基于稳定的外部环境,与现代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现实不符。

(四)双向互动授课方式未能形成,降低学习兴趣传统会计教学形式仍以黑板“填鸭式”为主,以课堂教材为中心,以考试要求为宗旨。在“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授课单一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第一,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网络知识,会计专业强调实际动手能力,要求优质会计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群体,不能形成师生互动模式。第二,传统授课方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欲望,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大打折扣。第三,优质教学资源未能实现共享,精品课程、品牌课程不能免费开放,给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阻碍,应对会计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三、“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迎来新机遇教学模式由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共同组成。“互联网+”时代,本科高校教学方法面临重大变革。教师身份由原来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引导地位,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实训平台、数据库、手机APP、贴吧等网络媒体实现与学生互动交流。第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与教师实时沟通。(一)“互联网+”使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体现管理会计特色“互联网+”环境下,管理会计作用日益显现。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互联网+”为企业会计由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创造了条件。第一,“互联网+”管理会计服务重点在于提供决策分析、企业价值创造、战略选择支持,可推动管理会计转型升级。第二,“互联网+”管理会计注重实时战略决策、优化企业资源、持续改进业绩、财务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管理、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风险管控、市场精准定位。第三,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响应教育现代化设计,深度融合现代科技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管理技能形成,体现了专业性、实用性、综合性。(二)开放的教育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互联网思维形成“互联网+”时代到来,网络使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教师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积累、分析、挖掘,使个性化、精准化学习成为可能。第一,年轻教师网络知识丰富之特长可以充分发挥,年轻教师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将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带动了中老年教师。如果学生对教学视频部分内容不理解,可以向教师实时询问,教师可以细化讲解,让学生理解透彻。同时,教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体现了“教学相长”之特色。第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评价,科学动态把握教学质量。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动态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实时评价,并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适当自我调整教学思路。通过互评可加强师生之间互通机制建设,增强互动作用。云计算、大数据为教学评价带来重大变化。第一,评价依据更加丰富。“互联网+”克服了传统评价模式单一性、碎片性缺点,具有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之优点。同时,“互联网+”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考核学生不再仅仅以学习成绩为依据,还可以参考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标,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全面、系统。第二,评价体系内涵和功能得以拓展。借助互联网平台,师生互评成为可能,学校与家长沟通也更加便捷。通过获取数据信息,家长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学校教学质量。

(三)课程体系建设体现信息化、管理化、国际化“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新要求,会计教育也应因时而变。第一,会计人员信息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使用,使会计系统转变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由专业终端提供服务的系统,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会计工作的辅助工具。高校培养会计人才不仅要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养,要确保会计人才能够在网络环境下顺利工作。同时要注重人才互联网安全知识的教育。第二,会计人员管理化。数据信息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要求会计人员除具备管理能力外,还需利用专业知识提升管理水平。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会计教育应大力推广管理会计体系,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也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擅长财务核算,又要掌握管理技能。第三,会计人员国际化。“互联网+”时代,我国企业对外交流频繁,要求当前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对会计人员外语知识和国际会计准则精通能力的培养。

(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本质发生较大变化,教师工作如线上教学、疑难解答、师生互动均不再局限于教室,可以转到互联网上来完成,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强化了学习趣味性,也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第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将学习决定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课堂授课时间可以与学生开展更多互动交流,学生课后时间完成学习,可以观看教学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同学们之间还可以借助网络互相讨论,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丰富自我知识。学生自主规划感兴趣的内容,自我把握学习节奏,教师以协作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二,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兴趣、爱好、关注点差异性,推送不同的课程体系。互联网会计教学实质上是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学习过程设置的更方便、快捷、有趣。第三,“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满足了因材施教之需求,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反映出课堂面授与课下网络授课模式应交叉运用,利用网络技术,将知识点制作成小型微课,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学习,不理解之处可反复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互联网+”时代,对知识点、教材及案例的选择都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

四、“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协同创新举措“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改革基本思路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现状,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为宗旨,以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技能为导向,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师资队伍思想建设、课程体系组成部分、教学授课沟通方式均应做出调整。如图1所示。图1“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协同创新机制构想(一)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以“互联网+”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转型已成必然。社会对会计人员要求逐渐提高,会计人员不应仅仅会算账,还要懂企业管理。第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济业务已发生重大转型,大数据、云计算使会计业务流程演变为实时记账、实时报账、实时审账,会计人员需对经济业务开展跟踪账务处理,这对会计人员信息技术使用提出了较高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第二,本科高校应针对不同层次企业开展调研,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适应企业要求,应积极改革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二)努力引导高校教师形成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引导教师形成互联网思维,通过开办讲座或教学演示形式,让教师尽快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熟练运用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第一,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先进教学手段,利用手机APP软件与学生顺畅沟通。提倡通过网络布置和修改作业,尝试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录制慕课、微课,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以灵活多变形式传授给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可支配性。第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教师互联网思维形成会有示范作用。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以互联网为依托展开自主学习,可以针对会计课程知识点设置相关案例,让学生搜集网络相关资料,分析相关案例,结合教材知识点,师生课上互相探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会计软件,大力提升学生掌握新兴技术能力。第三,积极创建复合型会计教师队伍。要解决高校教师思想理念问题,必须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学校与企业应为教师提供必要培训和进修机会,通过软件应用培训,鼓励高校教师对会计网络软件的了解与应用。学校应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倡教师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对教学进行管理,教师自身应不断关注会计知识新变化、会计行业新发展,为培养“互联网+”会计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第四,尝试组建管理会计师组织。当前,以通过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为前提,将管理会计教师派遣至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可以积累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会计教学内容。

(三)持续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互联网+”时代,现代会计人才已不再局限于会计核算,更应具备管理信息搜集、处理、加工能力,应成为具有一定开拓精神,具备战略管理与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一,现代会计人才培养应坚持多元化战略,培养适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会计人员。竞争与机遇并存,社会为个人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应以能力培养为方向,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夯实中文、数学、计算机、外语、法律五大基础课程;凸显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七大核心课程;坚持以会计、财务管理为主,以金融学、管理学为辅的课程理念,开设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外语、数学五大系列课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解决问题三大能力。第二,实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互联网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依托“互联网+”会计教育核心课程平台,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可以尝试建立“卓越管理会计师班”、“卓越实践教学班”,分重点、分目标、分阶段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不断完善网络教育内容,实现会计专业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结合现场教学、网络教学、校外实践,让学生体会最佳授课方式,最大限度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明确会计核心理论课程,建立系统实践课程。以精品课程、慕课微课为基础,建立不同方向专业课程群,尝试开设管理会计师方向、理财师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课程群。借助互联网实践教学体现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审计、云会计数据处理等分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外实习、网络实习、课程模拟实训与专业模拟实训、课内模拟实训与课外素质拓展相结合的综合实践体系。(四)大力推广“理实一体化”网络教学积极尝试构建“互联网+”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推广移动终端使用,课堂演示多样化,借助大数据开展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如图2所示。图2“理实一体化”互联网会计教学机制第一,大力推广移动终端使用,积极开展交互式教学。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所有学生个人信息可全部输入教师服务终端,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观察所有上课学生签到情况,可以查询学生学习信息。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设置主题,学生可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与其深入探讨交流,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学习计划,按拟定的课程表自学,大数据会记录学生听课次数、听课时间、作业次数,可以作为教师考核依据。

第二,课堂演示多样化。依靠三维技术、虚拟影像、模拟软件、教学网络,教师可以将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影像,再现企业、银行、税务等机构,设计不同人物角色,模拟企业真实场景,嵌入文本、表格、图像,再现经济业务全流程。通过形象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第三,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授课方式。“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将优质课程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在线课堂充分融合。教师应不断开发新慕课、微课,将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成视频文件,上传至网络,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使师生课堂地位发生变化,将课堂主动权归还于学生,互动交流效果好。学生通过学习观摩,上课时听课效果会大幅提升。教师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出勤、听课、作业完成情况可进行全程跟踪。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合作模式可以包括:专业共建、顶岗实习、真账实操、推荐就业。企业与学校线上线下开展合作,传统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应充分利用“云技术”为学生提供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同时,企业结合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系统,为企业所需人才提供精准定位。

五、结语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与教育跨界融合,创造出新发展形态,正深刻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互联网+”会计教学协同创新机制形成需要强大团队支持。既包括会计专业教师,又包括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各方专家。其优势显而易见,不受时空束缚,可以存储海量信息,满足了资源共享需要。为此,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应顺应“互联网+”会计人才需要,高校教师应形成互联网大数据思维,课程体系应重新构建,先进授课方式应积极采用,构建线上线下教学协同创新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BJY02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SJB196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无锡市科协软课题(KX17-B-2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