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新形势下中职德育课改的思考

  • 投稿赵乾
  • 更新时间2015-12-21
  • 阅读量428次
  • 评分4
  • 33
  • 0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由来已久,十八大以来,在全民族共筑中国梦的新形势下,中职德育课改迎来了新的契机,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与时俱进、认真思考。结合新修的德育大纲与实际一线工作的经验,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做出思考。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 
  从1985年我国提出教育体制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单位的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更是在近几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这给我们职业教育一线工作者打了一剂兴奋剂,让我们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认真地回头思考这些年来工作中的不足与经验。笔者从自身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线教育教学岗位七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从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做出思考。 
  一、在教学理念上德育课程应指向塑造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教育部对2004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了修订,做出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修改。但同时笔者认为,德育课开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其终极目的更应当指向塑造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并且为其将来能过有意义的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强调学生个人人格力量的培养,应当指向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积极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发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认知、自我肯定,帮助学生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地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未来。 
  二、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 
  近年来,德育教材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中,尤其是2014修订版的新教材增加了许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新案例,但是仍有部分教材内容不是很合适,要么落后现实很远,要么超越现实太多,不利于课堂教学。同时,对于2014新修大纲中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体现很少,而且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应该得到更深刻、更艺术性的表达与传播。此外,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处于获取信息的同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教学资料研究者和教学实施者有更广阔、更新颖、更前沿的视野与知识储备。 
  三、在教学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不要太注重纯理论或纯知识的灌输 
  德育是思想教育,是精神教育,是修养教育,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习德育的目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品质、学思想、学修养等。因此,德育教材的具体内容不能太注重纯理论或纯知识的灌输,应当更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探索指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起来。比如网络多媒体运用得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教学进程,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拘泥于课堂,教学效果不一定比课堂差。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德育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不能与专业课等同 
  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教学效果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矫正、判断等功能,好的教学评价这四种功能都会发挥作用。德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评价和激励,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此外,其评价标准更不能与专业课等同,其手段也不能是卷面考试、课堂测试等传统方法,而且评价结果也不应该是一种量化的分值。评价改革应更多地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对象的层次化和评价结果的人性化。 
  德育课程其实是一种精神修养和灵魂塑造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用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去实现人生的目标,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生活,它指导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和指向愉快的职业生涯。通过德育课堂教学,应该使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应该彰显人与社会的正能量。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才是我们德育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真正目的和归宿。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5. 
  [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