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技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与调节

  • 投稿宇航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646次
  • 评分4
  • 89
  • 0

文 / 吴春伟

人们在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自卑、自负等,这些情绪会造成各种心理误区、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

笔者通过分析技校学生常见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从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方法,即:学校要对技校学生进行恰当的分析、梳理和调适,使他们能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认知社会、认知自己,及时做好就业准备,做好择业定位,把握就业时机;家长要主动收集社会就业信息,全面认识和掌握就业政策和形势,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引导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和环境发展,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调整好择业期望值,处理好个人与社会、愿望与现实、竞争与风险的关系;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提升自主生存的能力。

技校学生因为入学成绩不理想,存在心理上的自卑感,再加上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还不够,在面临工作选择和就业竞争时,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前瞻意识差、畏难怕苦情绪重、自卑自负情绪化等。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进行疏导和调节,将对技校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干扰。因此排除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技校学生就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就业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

1. 心理紧张焦虑,就业期望值过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新技能人才紧缺,更多的学生、家长把目光逐步转移到技校中来,选择技校的家长普遍认为技术改变命运。与其上一所一般的高中,考一个一般的大学,不如踏实地学一项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来得实际。技校的办学理念是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目标。这也导致技校学生本人、其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就业产生过高期待。

在这样的前提下,毕业生在实习、择业时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焦虑情绪,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有怎样的工作,是否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个别毕业生在择业屡遭失败或多次努力无功而返时,看到同班同学找到理想工作时,在祝福、羡慕的同时,自己精神上会更加紧张忧虑,会觉得事事不如意,行为上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疲于应付,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导致心理过度焦虑。

2.就业发展眼光意识差,有严重从众心理

部分技校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他们过于注重个人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的发展空间,特别在意索取,而不考虑付出。在工作岗位确定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未给自己制定好自身发展规划,看着大家都去工作,自己就着急,于是很随意地找了工作,不停地调换工作,使得自己更加没有目的性,更加茫然,甚至出现了从众的现象,随大流,不管自身是否适合,便盲目跟风。

3.畏难怕苦心理尚存,拈轻怕重

据调查,学生对于工作时间长、加班或三班倒、出差等觉得很苦很累,不愿意多付出多奉献,殊不知年轻人刚走入社会,学习本领是首要任务,吃苦耐劳才会苦尽甘来,部分学生过多地看重企业的给予,而忽视自己的付出,导致很快就因自身的问题被企业淘汰,再次进入了择业选择阶段,眼高手低的情况更加凸显。

4.以自我为中心,自卑自负

技校学生在择业时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现实情况,对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必须从基层做起的意识不够,不懂得要逐步积累经验,获取职业能力和素养,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升,且不能很好地定位自身,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更加自卑、自负的心理。于是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困惑。自卑、自负的心理在技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认为上技校是学习不好导致的必然结果,只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才进入技校学习,而不能很好地认识技术能改变命运的真谛,不明白各有所长、发挥所长的深意,因此潜意识中就出现了自卑、自闭的心理。

二、技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节

技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他们在接触、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产生一些不良思想波动。技校毕业生在遇到就业困惑时,应及时调整心态,敢于正视就业这一重大人生课题,并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节。

1.学校开展就业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心理教育应该是一门重要课程,应该贯穿到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中,制定行之有效的COT课程体系。通过介绍与企业相关的企业文化背景、行业的岗位需求,帮助学生了解未来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发展趋势;逐步进行一些职业心理指导、测试和拓展训练,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在不断的磨炼中历练自己,使自己定位更准确,内心更强大;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举办就业招聘会,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在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实践锻炼的同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实习实践总结。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在注重学生就业前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意识的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就业后的教育,跟踪回访,巩固就业率。

2.家庭辅助就业心理辅导,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家庭引导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家长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多与之沟通交流,经常与学生探讨社会需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的用人机制,树立基层成就未来的理念,只有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学生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充分认识就业市场残酷的一面,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加深了解。帮助学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期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凡事要多想困难,把困难想在前面,不要想入非非、脱离实际。要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确定正确的人生航向,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

3.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习榜样树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择业、就业是一个复杂的人生挑战过程,要教育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初入企业要端正学习态度,对薪资的多少不要看得过重,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佳,就容易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困惑,因此自我调节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与身边的优秀技校毕业生交流和沟通,从实际的事例中获得就业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寻找优秀技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例子,来激励自己,是一种最佳的激励方式。

总之,技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很正常的,学校、家庭在日常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引导、排解作用,将就业的相关信息和理论渗透在教学中,将良好的生活态度、人际交往能力渗透到生活中。学校、家庭、学生三管齐下,相互作用,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求职观、择业观、就业观,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身心,学生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