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试论职业指导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作用——基于某工科学院研究生就业状况的调研与分析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198次
  • 评分4
  • 69
  • 0

文 / 蒋连霞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研究生承载着国家的希望,与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密切相关。从国家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精英意识、就业期望、职业刻板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就业的选择,而有效的职业指导则可以为研究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制度的不断变革,研究生就业市场与需求的平衡与匹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的来源与培养形式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研究生毕业人数的迅速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发展趋势矛盾越来越尖锐。针对这一状况,笔者组织了关于学院研究生就业状况的专项调研,共发出问卷280份,回收264份,其中男生219名,占82.95%,女生45名,占17.05%。希望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了解学校、学院及各专业就业状况与趋势,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研究生求职特点及在求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充分探索并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提升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一、研究生群体就业现状分析

研究生群体的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受这一群体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而心理活动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群体的做事动机与结果。研究生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其找工作的态度、就业期望值、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

1.研究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近年来,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44.32%,认为较大的占47.73%,认为压力不大或没有压力仅占8.42%。由此可见,今年受经济形势的影响,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大。在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比较的调查中发现,30.68%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明显优势,更容易找到理想工作;47.73%的学生认为研究生阶段经过了成熟的思考,求职目标更准确,心态更成熟,但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21.59%的学生认为研究生就业期望更高,但缺乏工作经验。再加上年龄较大、受家庭等的牵绊更大,限制了就业去向的选择。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研究生的学习还是比较认可的,在就业心理上占有一定优势。

2.研究生的就业态度与心理准备

调查显示,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仍选择就业,占89.71%,其中找工作的人占80.68%,自主创业的占9.04%。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进行深造,继续升学的人占4.55%,出国的占6.82%。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选择出路的方式不仅多样化,同时各自的比例与以往相比也有所变化。继续深造的比例有所上升,也有同学拓展就业渠道,进行自主创业。在就业过程中,研究生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例如在对意向选择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的了解程度上,1.14%的人了解,35.23%的人多少了解一些,12.5%的人非常了解,1.29%的人一点也不了解,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就业还是有相对的准备,同时对自身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把握用人单位的需求。

3.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

对就业地点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工作地点都有较高的要求,其中选择珠三角地区作为自己的发展起点的占82.95%,选择其他沿海开放地区的占11.36%,选择内地省会城市的占4.55%,选择出国的占1%,没有人选择内地中小型城市或者西部边远省区,说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发达地区仍对毕业生充满吸引力,绝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机会较多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对工作单位性质倾向选择的调查显示,选择国企的毕业生人数居第一,占31.81%,选择外企的占28.41%,选择党政机关的占20.45%,选择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占17.05%,选择民营企业和其他的不到3%。与以往比较,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选择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更注重稳定性,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比例达到69.32%,表明受经济形势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念有较大转变,以稳为主。

对月收入期望值的底线调查显示,希望在8000元以上的占19.32%,希望6000~8000元的占34.09%,希望5000~6000元的占27.86%,希望3000~4000元左右的占20.38%。结果表明,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形势,大部分学生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对待遇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受专业影响,对待遇要求期望值相对低些。

4.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调查显示,59.09%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仅有较为模糊的规划,仅有37.5%的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规划,3.41%的学生比较盲目,完全没有目标和方向,表现为走一步算一步。总体来讲,大部分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掌握和规划,但是不明确。对专业选择的调查结果表明,11.36%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该专业就业前景看好;59.09%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有一定相关专业基础;12.5%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调剂;12.91%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比较容易考上;4.55%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就自己兴趣而选;1.14%的学生则比较盲目。从数据统计可知,绝大部分研究生选择专业还是比较理性的,但是也有25%左右的学生是由于其他因素进入本专业学习的,这也是造成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5.研究生遭遇就业挫折的原因及应对能力

针对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和反思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太挑剔的人最多,其后依次为缺乏社会关系、就业信息严重不足、专业不热门或专业面太窄、自我期望较高、性别、身高等歧视。从这些信息反馈,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毕业生较多,竞争激烈,导致了对社会关系、性别身高歧视等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从调研研究生自我反思的角度来看,认为最欠缺的素质居于首位的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其后依次为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同时,研究生的综合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在找工作期间也必定会遇到一些挫折,在挫折面前,67.05%的人认为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5.68%的人不知道怎样处理;25%的毕业生认为边调整自己期望值,边继续充电;2.58%的毕业生认为完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从统计结果显示,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为理性,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发挥职业指导作用,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硕士生“从年龄上来看,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和立业阶段,应当通过职业的初步尝试确定或者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学中针对本科生的职业指导开展得并不是很完善,导致多数硕士生实际上处于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立业阶段并存的状态。”因此,针对研究生的职业指导必须依据研究生的群体特征,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1.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构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平台

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能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学校要挑选和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有较强业务素质,富于奉献精神的职业指导教师。特别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供就业资格培训,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目前,许多高校已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选修课在本科生中开展,但是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却没有任何的涉及。这就更加需要提升一线辅导员的素质,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老师可以从创新就业指导课程等方面入手,与时俱进,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研究生专题就业指导讲座,把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充分认识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帮助他们理性看待自己

研究生已经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他们相对本科生而言,在风险竞争意识、职业流动意识、自我肯定意识及自主创业意识方面等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但是,他们精英意识强烈、基层意识淡薄、就业期望值高,对自身认识不足又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功利性趋势明显。作为高学历的研究生,他们在教育成本上的投入比较大,通常也追求较高的回报率,看重工资待遇、注重眼前利益,追求稳定、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观。因此,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例如通过导师的影响、校友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将个人的需求与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引导研究生理性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和形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社会整体情况来看,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地方、学校及学院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分析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地域矛盾、岗位矛盾及薪酬矛盾等,有助于学生认清形势,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选择。同时,学校需要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措施和相关保护政策,积极鼓励研究生在国家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农村基层岗位、偏远地区岗位、少数民族地区等平台上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拓展职业指导内容,促进研究生积极付诸实践

研究生学习科研的自主性和目标性对于职业指导内容有着较高的要求,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关注就业相关的问题,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职业指导内容也必须按照研究生学习科研的实际情况确定。从入学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等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低年级研究生而言,主要侧重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专业实践合理规划等方面,促进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毕业班来说,则主要侧重在就业需求信息的提供、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促进他们在实战中付诸行动,吸取经验教训。在拓展职业指导内容的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除传统的社会招聘会以及校园招聘外,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校园专场或校友专场。通过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增加学生就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差距、调整心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