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

  • 投稿放学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795次
  • 评分4
  • 41
  • 0

文 / 佟德凡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呈爆发式增长,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当下应届生数量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企业挑选人才的难度也在增加。针对当前形势,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不了解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难以尽快融入新的社会角色和工作环境。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提供的就业指导相对薄弱,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引起相关责任人的足够重视

各地高校普遍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认识不清,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并非专业学科,不管是校方还是学生本人都不愿在这方面投入过多。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陈旧缺乏创新,教学方式单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就业指导仅停留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阶段。部分院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也只是“名存实亡”,起不到实际作用。大部分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明确,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满足相关政策要求,没有从学生以及社会实际的需求出发。再者,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不统一,作者发挥的随意性较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计的科学性难以衡量,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对于这样一门旨在指导应届生走出校门寻找工作的课程,教学方式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并没有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校内的就业指导中心由于硬件和软件的限制也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个体的个性化辅导。不论从课程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使得就业指导教学脱离实际。从整体上看,没有完善的教学内容和全面的教学方式。

3.缺乏“走出去”的意识,始终让学生停留在象牙塔中,不能切实接触就业中的实际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课堂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分析得头头是道,而在实际运用的东西却乏善可陈。更多地停留在分析上,没有给出更贴合实际的指导和启发,形成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中普遍存在的三多和三少: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多样化、信息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 从而导致就业指导效果不佳。

4.专业指导教师资源有限,就业指导的软硬件水平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就业指导教师要求水平有所提高,要求资格准入,但仍没有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预计的效果。不仅数量上没有满足需求,在质量上也存在众多个体差异,教师能力水平难以统一。在各高校的教学投入中,科研成果和课题的投入相对有所倾斜,对于一些难以产生直接成果的教学投入就有所减少。这就在物质基础层面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进行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单单是硬件基础和设施略显简单,从业人员和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面临着众多问题,对于在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来说任重道远。要想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就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对现有就业指导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就业指导的全面性和实践性。

首先,要努力提升广大师生对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要让学生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在个人以后的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要让学校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程,它对于学生成长和今后发展、对于学校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各院校在梳理教学内容时,应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着重强调,加以规范。

其次,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成效,所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加快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目前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不够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由一个或几个任课老师包揽,且不论任课老师在就业指导领域的能力如何,但从教师数量上已经捉襟见肘了。对于就业指导教师来说,很多人并没有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这又大大制约了其成果。鉴于此,学校应该综合各种资源组建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在人才选择上不应该拘泥于校园内的教师队伍,也可以从社会中挑选,特别是一些明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大大弥补校内教师理论丰富而择业就业经验不足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不熟悉的缺憾,从而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补充。

再次,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去了解自身,了解岗位,通过科学的方法达到一种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教学课程的开发,要有相应的保障,在学校建设中应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有所侧重,保证教学的物质基础。此外,还应该开拓多种渠道促使学生亲身体验,比如参与真实的面试择业、进行科学的自我测评等。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光是简单地停留在课堂里,还要走出去,去发现社会中的真实自我和企业需求。

最后,在强调课程本身的时候,也不能忽略课程教学的有效反馈和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在学生接受就业指导课程后,要进行答疑解惑、定期跟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定期发布相关就业信息,也要针对应届大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和职业能力构建,对个别就业困难者提供专业化、针对性辅导和咨询,保障广大应届生在走出校园之前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并能够科学地、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平台。同时,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随时补充改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

总之,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需要受教育者、学校和社会多方协作,应该引起各方重视。学校作为主体,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大作用,有义务让就业指导朝着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唐山爱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