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揭秘“焊王”成长土壤——专访世赛金牌选手企业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潇

  • 投稿农夫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329次
  • 评分4
  • 27
  • 0

【编者按】 “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培养模式、“技术工人——技能人才——技能专家”的成才通道助推中冶集团十九冶公司先后荣获了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导师带徒班组建设”的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实操一体”的创新理念使该公司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红旗班组”“中华技能大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殊荣;“德技兼备多元评价”的人才要求、“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企业育才环境,培育了集团员工曾正超。他在2015年8月中旬举办的被美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焊接项目的金牌,不仅为国家、也为自己所在的公司获得了荣誉和尊严。

本刊记者 李黄珍 实习记者 贾俊霞

成立于1966年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十九冶”),始终秉承“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三线企业“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坚持“诚信社会为本、满意客户为荣”的经营理念,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着力打造的“西部铁军”品牌,备受业内外认可。

中国十九冶就像一艘孕育技能人才的航空母舰:有专业技术人员241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06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4%;有近100名高级人才被评为“全国冶金行业高级专家”“全国冶金行业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和“全国冶建协会吊装专家”等行业专家;公司技术工人17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00余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3.7%;同时,公司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四川省技术能手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高技能人才80余人。

公司可持续的人才发展战略、先进的人才培养环境,使曾正超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增光。没有肥沃的土壤怎能培育出茁壮的根芽?一枚金牌的诞生背后是无数人汗水与心血的积累。在准备参加本次世技赛时,中国十九冶是如何备战、进行特色培养的?面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公司又是如何进行改革创新的?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在人才战略的实施中,公司最看重的是培养人才的哪些能力?如何铸造这种能力?关注“中国制造2025”,公司又需要做出何种改变来提升自身实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中国十九冶副总经理李潇进行了采访,听这家冠军企业娓娓道来培育金牌选手的“独家秘籍”。

一体两翼四轮驱动,助力世技赛勇夺金牌

中国十九冶带领旗下的攀枝花技师学院一直将技能大赛作为树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最佳路径,构建“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教学模式——一体:产学研;二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四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科技创新。这样的办学特色突破口常抓不懈,形成了师生参与的校级技能大赛到市级、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技能大赛的完善参赛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显著成果。谈到本次世技赛,李潇副总经理向记者透露了四个育人的秘密。

第一,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安排集团领导专门负责,各相关单位互相配合,要求技师学院抓好选手的培训培育工作,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设备材料采购、焊件检测、资金支持等服务工作。

第二,制定严谨的训练方案和计划。公司制定了选手选拔、日常训练、淘汰赛、技术交流、心理疏导、目标考核等详细的训练方案和计划,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按计划节点有序推进,确保计划件件落实。

第三,严格的训练。训练方案和计划确定后,由技师学院按计划实施,训练内容包括理论、实操、体能、心理素质等。选手通过选拔、训练、淘汰,再选拔、再训练、再淘汰的方式优中选优,确保选出的人员达到最优。

第四,选手的刻苦努力。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不仅对焊接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有对焊接工艺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个人还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选手不经过大浪淘沙,不断打磨的过程,就不能成为熠熠生辉的“金牌”得主。

在整个备战世技赛的过程中,中国十九冶还依托攀枝花技师学院,为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多名教师先后荣获中央、省、市模范称号;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等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建成了一流的实训基地,建立完善了一套完整的技能人才培育成才规章制度。

创新模式,打造人才培养的层层“关卡”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出世技赛金牌选手的土壤首先应该是中国十九冶与时俱进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与大多数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逐步“放弃”技术工人队伍转而进行劳务分包、劳务派遣的施工企业不同,近十年来,中国十九冶一直狠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工人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大力营造“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

李潇副总经理介绍,中国十九冶通过与攀枝花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公司的主要技术工种进行“定向培养”。公司的技能人才、技能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快速接触到冶金建筑行业一线岗位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也促使这些技能人才、技能专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由传统的“只会干不会说”的技能人才转变为“能干会说”,也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

对于准备进入中国十九冶的年轻技工来说,“定向培养”的校企合作只是中国十九冶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技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中国十九冶会通过“导师带徒”的培养方式,在工作方面传授技能,在生活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并通过“班组建设”让技术工人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弘扬老一辈员工的艰苦奋斗精神。如中国十九冶的吴仁强铆工班、蒋石全筑炉班等班组就曾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和“中央红旗班组”等荣誉称号。

第三个阶段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评定技术工人技能等级并与待遇挂钩,实行“技师、高级技师津贴”制度,打造技术工人成长的纵向公平性平台。但是,同一级别的技术工人的横向公平性怎么来体现?中国十九冶施行“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将企业战略与技术工人业绩贡献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技术工人在工作中不断奉献,持续成长,工人观念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学习主动性和上进心不断加强。

如何让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尽早成才?李潇副总经理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十九冶紧抓“职业技能竞赛”这个牛鼻子,每两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届职业技能竞赛,并组织、协办、承办参加国内国际各层级的比赛,迄今已发现优秀技能人才80余人。这些在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的选手,成为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标杆模范”,享受各类津贴、奖励,公司通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媒介,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并在各类推优活动中优先推荐技能人才。例如:中国十九冶的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均为高技能人才。

在脱颖而出的技能人才中,中国十九冶每两年就将技术精湛、业绩突出的优秀技术工人评聘为公司的“首席技师”,2015年评聘了22人。重点培养一批“会干会说会写”的人员,给他们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总结推广工法、科技成果,现已创建国家、省、市三级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了技艺传承、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并拓宽这类人员的成长通道,实行“双师融通”制度,即“技师”可以参与“工程师”评审、“高级技师”可以参与“高级工程师”评审。

看似“严苛”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真正优秀的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成长与发展的广阔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十九冶逐渐打通了“技术工人——技能人才——技能专家”的成才通道,正是这样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十九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世赛的竞技场上输送了一批经得起考验、拼得过水平的人才。

四大特色培养,世技赛推动校企合作创新改革

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来说,“校企合作”都是为企业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而对于这家培养出冠军选手的企业来说,他们的“校企合作”不仅要做,而且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亮点,在世技赛的推动下,中国十九冶加快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逐步形成了四大特色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的方式中成长,让他们成为真正经得起训练场与实践考验的技能人才。

一是通过校企合作主动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国十九冶先后与攀枝花技师学院共同承办了三次国家级技能大赛,特别是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的举办,不仅积累了办赛经验,赢得了各界赞誉,同时对赛制、评分标准等比赛细则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备战大赛的教练员和选手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二是校企合作创建大师工作室。中国十九冶先后与攀枝花技师学院共同创建了国家级周树春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攀枝花市刘定律冷作钣金工大师工作室,同时创建名师工作室十个(周树春和刘定律分别为第42届、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和建筑金属构造项目的主教练),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和引入在高端引领、科研创新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就。

三是校企合作建立工程突击队。组建成立了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和刘建川电调工突击队,让突击队成员通过参与重大项目中增强实战能力。经专项培训的突击队员已出色完成成都东二环高架桥、孟加拉、越南台塑、纳米比亚等工程突击任务,解决了施工中的急难险重的问题。

四是校企合作成立攀枝花机电职教集团。中国十九冶不断吸引大中型企业及中、高职院校共同合作,在订单培养、实习就业、科研教研、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这样一项项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新型的“校企合作”,让中国十九冶早已不满足于简单地从教学培训中吸纳普通技工的标准,而是朝着更尖端、更综合的人才领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拔孕育出的人才怎能不是今后行业中的佼佼者?

以变革提升服务,抓住机遇打造一流

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国示校建设后,又根据工学结合模式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模式、引企入校等。但从发展水平和质量来讲,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李潇副总经理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教学模式、入学机制灵活程度、职工薪酬、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凸显作用,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职业教育中,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就会陷入被动,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那么如何避免被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无情地淘汰呢?李潇副总经理为今天的职业教育工作变革提出了值得借鉴的两个建议。

第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满足中国制造的时代需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紧密,更应主动对社会变革做出回应,密切关注“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关注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吸收、消化、传递最新产业技术,力求成为产业进步的参与主体,并力争成为引领产业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

第二,及时调整职业院校的服务方向。每一次工业革命必然会带来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职业院校应着眼于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提供升级服务,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自身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服务。

具体而言,一是为一线劳动者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资源,拓宽其知识面,助其顺利实现“升级”,避免被时代淘汰;二是为中高级人才提供转岗课程资源,帮助这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较扎实专业基础的特殊群体迅速转型,从而提升产业存量人力资源素质;三是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化课程资源,弥补其专业能力强而职业能力弱的不足,帮助他们迅速达到“中国制造2025”所带来的职业新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但仍不是最有效率、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我们应把握“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这一机遇,在助力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中瞄准世界最高标准,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努力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探索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新路子、新途径,用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撑起中国制造。

访末,李潇副总经理深情地总结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十九冶在高技能人才的培育道路上,涌现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周树春,世技赛冠军曾正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徐帮学,全国技术能手刘建川、王晨宇等精英型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是广大技能工人学习的榜样和标杆,更是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的中坚力量,只有复制、辐射、创新人才培养的好做法,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才能不断提升国家技能人才整体实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