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浅谈中国稀土产业集聚的变动趋势

  • 投稿Leo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732次
  • 评分4
  • 13
  • 0

鲁洋

(内蒙古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测度了产业集中度CR8 指数和Herfindahl指数将我国稀土产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84年之前处于起步阶段;1984—1994年在稀土资源丰富地区和技术领先地区形成集聚;1995年之后,稀土企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特点更加显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稀土;产业集聚;变动趋势

1 稀土产业集聚的测度

产业集聚是指某个产业在一些特定地区范围内集中的现象。

1.1 产业集中度CR

CRn是用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n个地区有关数值(如产量)占整个行业的份额来计算。Xi 为地区i稀土产量占全国稀土产量份额,CRn 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1.2 Herfindahl指数

Herfindahl指数是某产业在各个地区i的有关数值占整个地理区域比重的平方和,H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Xi 为地区i稀土产量占全国稀土产量份额。

表1为主要省份稀土企业数、集中度指数、Herfindahl指数表。从表1中可见我国稀土产业呈现出不断积聚的趋势。1994之前各年份年主要省份CR8平均值0.5775,产业集中程度比较低;1994年底,CR8接近0.7,产业集中程度有很大提高;1995年之后,CR8超过0.75,至2005年达到0.7968,产业布局进一步集中,达到高集中阶段。

2 中国稀土产业集聚阶段的划分

根据不同时期稀土企业地理分布,大至将稀土产业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 产业起步阶段(1954—1984)

1954年中国科学院进行从包头铁矿提取稀土金属的研究,正式拉开我国稀土产业的序幕。至1984年末,稀土产业CR8指数小于0.6,Herfindahl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产业未形成集聚。究其原因,1984年之前我国稀土消费领域较小,稀土产品主要供给军工厂进行军事器材制造。同时,稀土技术门槛较高,稀土企业绝大多数为国家设立的科研型机构,稀土生产企业特别是民营生产企业较少。

2.2 集聚初步形成阶段(1985—1994)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逐渐使我国稀土产业导向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稀土产品和稀土新材料种类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据统计,1994年底我国稀土矿产品生产量达30650吨,稀土国内消费量超过11000吨,出口16000吨。同时,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大量生产型企业的成立。从表1可见,至1994年底,内蒙古、北京等8省份的集中度指数已接近0.7,同时Herfindahl指数在这十年中也上涨了近213.29,产业集中度较高。在此10年新成立的稀土企业中,内蒙古包头占16.95%,北京占13.56%,长三角占45.16%,我国稀土产业在内蒙古包头、北京、长三角(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初步形成集聚。

2.3 集聚迅速发展阶段(1995—2010)

从1995年开始,稀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稀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农业、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和国防军工等领域。稀土国内消费量居世界第一,达9万吨,稀土出口量超过13万吨。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稀土企业成立的数量迅速增长。表1显示内蒙古等8省市集中度指数增长较快,大于0.75;Herfindahl指数超过1860,稀土产业呈现出高集中状态。截至2010年底,在新成立的企业中,包头占29.38%、四川占10.63%、江西占14.38%、长三角和广东占36.25。

3 稀土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我国稀土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自然资源、技术进步、消费市场、政府政策四个方面。

3.1 自然资源

我国对于稀土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探明稀土资源量(REO)超过1000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量大于21000万吨。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60多处,分布于16个省(区),以内蒙古为最,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3%以上。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量840万吨,占全国稀土储量4%。1990年之前,我国稀土产业超过40%的企业成立在资源区,呈现出向资源产地集聚的特点。

3.2 技术进步

我国稀土科研技术发展迅速,稀土产品已经从稀土合金、混合稀土金属等初级产品发展为多种稀土氧化物、稀土单一金属等高技术产品。稀土应用领域也从冶金、机械、石化等传统领域拓展到荧光材料、催化材料、永磁材料的新材料领域。在我国,由于稀土科研最早由国家主导,主要科研机构分布于北京、上海和资源产区(包头、四川、江西等),其中包头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科研基地,所以从表1可以见,我国稀土企业主要集聚在技术领先地区。

3.3 消费市场

至2010年底我国稀土国内消费量达9万吨,出口量达13万吨。我国国内稀土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领域(如电器、电池、灯具等)。沿海地区经济较内地发达,人口密集,对稀土产品的需求量远高于内陆地区。同时沿海地区的企业可以直接面向海外市场,为其产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表1可见,我国稀土企业一直保持高比例向沿海地区集聚,特别是从1990年之后,沿海地区新成立稀土企业的绝对数量迅速增加。

3.4 政府政策

政府对稀土产业形成、科研技术的进步以及稀土消费应用所起着的重要的引导作用贯穿于稀土产业发展的整个阶段。政府对稀土产业集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科研机构的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科研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条件下是不能完全建立起来的,而科技进步稀土产业集聚的发展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2)政策和法规。集聚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市场机制发展就越完善,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政府的法律、法规恰好能够提供这种环境。

4 结论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稀土生产能力和消费居世界第一位,是名符其实的稀土大国。通过观察发现:1984年之前由于稀土企业数目较少,且分布较分散,未形成集聚状态。1985—1994年,由于稀土应用领域的拓展,稀土国内、外消费量的增加,大批稀土企业相继成立,且呈现出向内蒙古、北京、长三角集聚的特点。1995以来,稀土企业成立数量逐年增多,且多向资源区和沿海城市集聚。集聚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促进稀土产业集聚,笔者提出以下建义:

首先,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 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其次,培育中、大型企业的发展。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形成大型企业,从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有效地促进企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振兴。最后,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构建适合不同地区稀土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使技术创新成为产业集聚成长升级的基础,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