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浅谈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的病虫害综合治理

  • 投稿shya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012次
  • 评分4
  • 64
  • 0

吴永香

(冠县园林管理处,山东 冠县 252500)

【摘 要】当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和病虫灾害现象,笔者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对策,为建设美好的城市居住区提供了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病虫害;遵循原则;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更加集中化、标准化、人性化,居住区绿化建设日益高涨。但是高标准的小区园林绿化建设并不是一日之功,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些小区因为疏于管理,导致居住区内的园林绿化病虫害横行,没有达到园林绿化既有的功效。

如何管理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绿化,预防及治理病虫灾害,从而发挥城市居住区绿化的景观作用,更好的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已成为园林工作者当前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所探讨的所在。

1 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居住区的园林绿化过于注重造景,忽略了其实际的生态效益,且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园林病虫害多有发生,不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也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及经济效益。

其次,绿化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使许多观赏植物及乔、灌、草等一应俱备,这样为害虫、病菌创造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和多种寄主,病虫害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降低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 综合治理城市居住区园林病虫害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园林植物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

2.1 需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园林植物、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2 需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园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2.3 需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2.4 需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防治。

3 城市居住区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在现代化城市中,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在园林绿化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过去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现在必须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来指导工作,以发展生态型园林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人和环境为中心,充分考虑社会的长远利益,利用各种有效措施、手段、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及防治,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微生物控制在可允许危害的范围内。

3.1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把好入口关

调入苗木和花卉时,要严格检疫,从源头上切断外来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和途径,做到不引进、不使用带病原、虫源的植物。

3.2 搞好种植规划,合理配置苗木

有计划地配置和选育各类不同科、属的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地被与草坪,安排在一个群落中,以生态治理,即生物群落的生物防治新理念去贯彻落实防治工作。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可食植物的种植,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气候条件及具有抗虫、抗病、抵抗力强的园林植物品种,可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大量发生。

3.3 加强养护管理

病虫的发生与危害与植物的生长势有关,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危害的环境条件,如适时适量地给植物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结合冬季的整形修剪,疏除病、虫、弱枯枝,使植物内冠通风、透气,不仅可使植株外型更加优美、生长健壮,使植株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而且可以使植株避免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抵抗病虫害及不良因素的侵扰。对乔木类,可对树干进行涂白,不仅能杀死树干基部上的越冬虫卵,也增强了美观性。

3.4 推广利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

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以达到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其他生物物质利用等方面,如保护利用天敌昆虫,控制作用持久,防治效果显著,是化学农药无法达到的。

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如利用Bt 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即可,而用化学农药每代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

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利用害虫的趋性或其他特性,配以杀虫剂进行诱杀,比较常用的有白炽灯、黑光灯、双色灯诱虫,饵料加农药、糖醋酒毒液等诱杀害虫。国外有利用高频电流、微波加热、放射能、激光红外线等高科技防治害虫的。

3.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消灭了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及天敌,不仅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因此化学防治只在应急时使用,尽可能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药剂,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改进农药施用技术。大多使用的常规喷雾,只有25%~50%的农药能停留在植物叶片上,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方法效率低,造成浪费。因此,必须改进施用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施药方法采用涂茎、根施和注射等,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