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民
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当前及今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鉴于以往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共建共享共管难,资源的重复、离散、孤立、低水平建设等现象,以课程组的视角从实践维度论述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组
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学资源信息化进程中的网络互动合作学习机制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B012)
作者简介:张国民,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70-04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1]201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2]众所周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课程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细胞”,课程建设水平则成为了影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同于国外职业教育的行业主导参与或教师准入机制,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教师队伍存在着“学校到学校”的主体源头问题,存在着实践教学能力弱、优质双师型队伍建设水平低、教师水平断层现象严重(高水平教师群体少,中低水平教师多但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等问题。课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及检验的有效路径。如何通过学校人才培养最基本和关键的落脚点——课程建设来促进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内涵提升,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待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课程组的形式来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业务水平,以建立和共享优质、稳定、高效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提升了教学效能。同时,也加快了课程建设的步伐,衍生出了一系列优质的师资、教材、教改项目等,进而成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一个有效对策。
一、“课程组”视角的资源建设思路
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课程组”,作为课程群建设的分支之一,也是教研室下设的教研组织,主要承担课程体系下某门课程的建设任务。“课程组”是在“备课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涵盖课程内容的教授者、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它遵循“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原则,主要将课程建设的目光聚焦在课程目标选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堂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数字化等方面,尤其要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资源建设、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提高课程建设内容的科学性、易用性、实用性。
基于课程组视角的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即从课程组视角出发进行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旨在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化。课程组的基本建设思路为:由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吸收校内曾经(正在)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或在课程某些教学模块有特定研究或专长的教师,请有实践经验的企(行)业一线员工作作为行业兼职教师加入课程组做课程的实践指导,共同负责制定和修订课程的教学大纲、共同商讨并制定统一的教学日历、共同确定组内课程的教材或编写课程的讲义或教材、合作完成组内课程相关的教学论文和教学项目,从而建立起一只专兼结合、高效、稳定的优质教学团队。课程组主要承担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三大方面的任务。[3]
二、“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路径
(一)建设任务
“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现建立在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集体讨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单元内容,并以所决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框架,按照课程单元(项目)教学内容和教师研究特长进行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教案、典型案例、实践项目、课后作业),然后进行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制作(教学课件等),通过导入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基本的网络教学支持功能:学生分组、资源下载与上传、作业布置与上传、课程在线测试、互动论坛等)。课程组内部定期开展课程教学内容的研讨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成员需定期通过平台互动模块解答学生的提问,从而使得课程的建设向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等高层次目标迈进,最终提高课程本身的社会地位,以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资源平台的选用
教学资源平台是教师参与教学建设,帮助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分为实体资源平台和信息资源平台。本文主要指后者,它包括一切与课程开发建设及教学活动有关的、具有交互性质的静态文本和动态信息。作为资源聚集的载体,它能够对分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以课程为单位将资源组织起来,进行资源浏览、下载、上传、评价,利于师生查询和使用教学资源,同时,方便教师进行在线评价,便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从2008年开始,引入了清华在线开发的THEOL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自此开始了校内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之路。该平台开发理念即为共享,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为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灵活的、可缩放的、适合于多种层面、多种对象及多种网络环境的交互式教与学支撑平台。平台支持课程教学、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展示以及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的管理与应用。它可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设置不同的个性化空间,包括管理员空间、院系管理员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同时,平台还为所有注册用户提供了多种交互工具及个性化工具,主要包括:网上论坛、教学邮箱、个人信息、修改密码、在线帮助等。
(三)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运行机制
THEOL平台的多用户管理、多交互工具、多功能定制、学习者路径统计等功能与实现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平台的功能需求不谋而合,能够达到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集成、标准、共享、网络四个维度的要求。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开展了基于该平台的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建设运行机制如下图1所示。
课程组管理员,暨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所需承担的岗位技术技能培养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校内课程授课教师、行业兼职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等),研讨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完成课程资源的系统规划和项目设计。通过课程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合作完成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并让教育技术工作者或课程组教师上传到THEOL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通过平台可以调查学生的学情,也可以进行课程作业的网络提交,也可通过向教师提出疑问。课程组教师通过平台定期进行答疑。课程组在遇到出现的共性问题后还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更新。院(系)管理员负责审核与督查系(部)的课程的建设,并在期末教学检查中递交资源建设情况的报告。最后,学院教务管理部门每年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课程建设质量的评审,以便保证课程建设质量。
三、“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保障措施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俨然一个典型的信息生态系统,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展开,是一个伴随课程教学实践不断积累、整合及更新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主体与客体协同建设的系统工程。资源的建设需要依靠平台的支撑,平台和资源的功能的发挥更需要相应的机制支持。政策上的支持、组织上的协调、技术上的培训和充足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开展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教育信息生态视角的协调、平衡、共生为建设原则,实施“整合资源、注重共享、强调标准、突出实用、多级评价”的建设思路,采取了以下有关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外围保障
良好的组织与管理是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有效保证,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顺利与否的关键。为加快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学生处、宣传处,财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担任成员。同时,还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此外,学院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列入了学院“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推出了“校园信息化‘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作为推进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来落实。同时,近两年学院投入600多万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功能完善、设备与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网络带宽达到了502M,网络基本服务较为齐全,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实施项目分级管理,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进程
如何有效发挥各管理层面的功能,将教师团队的知识进行充分整合、共享、转移、传授、创新,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因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结合项目管理的流程,优化了资源建设的领导机制,形成了以课程组为基础,学院、系部、专业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开展了“专业带头人团队提升工程”和“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工程”。两大工程均采用项目制的形式申报,明确了从专业带头人对专业教学计划的确立到教学与课程建设带头人对课程建设内容的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在政策和经费支持上,每个项目采用分期动态培养的形式,给予项目滚动式的经费资助,并给予负责人优先的深造培训机会。在项目管理考核上,负责人制定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计划,采用系(部)自查、教务处检查、学院评定的形式开展。项目制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推动了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建立,保证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创设,调动和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重视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成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前提,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关键重要环节,更是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学信息化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和资源建设中广泛地、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计划,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制作和教学信息处理能力为关键环节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家讲座和项目培训,树立了教师终生教育的理念,缩短了教师“要我学”到“我要学”态度转化,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升了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生成动力。
(四)着力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更新
教育信息生态学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生态平衡的目标促进网络课程的协同进化,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生成性。[4]毋庸置疑,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生态平衡的关键性“物种”无外乎师生。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采取以教改或项目的形式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从2011学年开始,院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微观课程教学改革为着力点,课程组以THEOL平台为载体,开展了若干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教学改革、实施了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记录的过程性考核,还提高了生评教过程中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权重。随着教学资源数字化后的教学应用,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在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中优化了资源,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效分析
(一)优化优质教学资源
自2008年6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引入THEOL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之后,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累计建有课程110门之多。通过课程组的形式进行资源优化后,当前开设的课程有118门。目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主持单位,会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要参与单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19门,院级精品课程50余门。
(二)促进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课程组的设置,不但能实现校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同台授课,还能引进校外行业兼职教师的参与,从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实现了兼容并包,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同时,这种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互补,教学能力与特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师能取长补短,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同时,随着当前终身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推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课程组的研讨、课程相关教改课题项目的合作申报与完成,为同类课程授课教师专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推动相关专业的深化提升
基于课程组视角的数字化教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其课内外双向交流的师生互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网络时代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能力,也促进了专业内涵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些都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各项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申报工作提供了大量支撑成果。如,2009年和2010年,学院分别立项7个和4个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立项3个省级优势专业。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质量的集中体现之一。基于课程组视角的建设思路,集各方优势共建共享资源,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2〕5号,2012-05-04.
[3]朱海洋,尹湛华.以“课程教学组”为载体的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简说[J].职业教育研究,2010(4):27-28.
[4]郭福春,张国民.从教育信息生态视角审视高职院校课程的网络化建设[J].现代教育管理,2012(7):89.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