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江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每个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通识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在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基础上,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的方法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问题探讨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一轮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323)
作者简介:顾锦江,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25-02
高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一、教学对象分析
高职的生源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生;另一类是通过单独招生录取的对口专业的中职生。对于普通高中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但由于学校的主要目标是高考,因此,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常沦落为供学生写作业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由老师预先将答案告知学生,而经过几年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仍然一成不变,几乎没有得到提高。[1]通过单独招生录取的中职生在职校期间,除了学习参加高考的课程外,还学习了专业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大部分中职校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因此,中职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要高于普通高中生,但只停留于通过一级考试的水平。
面对两类信息技术基础水平相差很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该何去何从?近年来,高职老师都在思考如何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几部分,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基础教材都是千篇一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期间变更只是软件版本。而且,演变至今,很多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几乎已经演变成office办公软件工具的培训。但即便如此,在“办公软件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的也只是“照猫画虎”的过程,学生只知道如何使用软件,却从不清楚如何运用软件工具去解决问题,不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课时过少
由于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于理论的学习要求是实用、够用即可,不要求深入研究,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大量课时用于专业课的实践训练,大幅度削减公共课、理论课的课时。由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被不断地弱化,课时越来越少,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只有36课时,其中包括实践训练18课时,因此,需要在18课时内将所有的理论知识点全部讲解透彻,给所有任课老师出了个难题。
(三)教学方法老套
面对信息技术基础层次不一的学生,上课老师仍然采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采取“满堂灌”的方式,直接导致学生昏昏欲睡,对上课毫无兴趣;教师自身又感觉到心力交瘁,教学内容无法按时完成,教学效果非常差。
(四)考试不能反映学生能力
根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学校采取以证代考方式,即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考试通过即视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通过。采取此种方式的考试有以下三个弊端。
1.对中职生源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中职阶段已经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考试,因此,他们可以免考,直接导致逃课现象非常严重。
2.对普通高中生而言,由于计算机基础较差,需要经过36课时的学习后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考试,学生的压力比较大,经常有学生需要经过几次考试才能通过。
3.运用等级考试代替课程考试,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没有过程性考核,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没有主动权,因此,造成教学秩序差,教师挫败感强烈。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众所周知,微型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作为信息革命的主力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调整发展了30年,它们的稳定与成熟几乎无人质疑。而2011年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超级本以其强劲的性能、丰富的功能、靓丽的造型、轻巧而便携,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终端的首选,并在销量上逐渐超过PC的销量,正在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信息类日常用品。因此,我们要将这些新生事物加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由以下内容组成。
1.理论部分。通过从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到如今的超级本,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智能卡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些卡,如二代身份证、银联卡、校园一卡能、公交一卡通等。通过本教学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智能卡种类、用途以及工作原理。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IT用品,它把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功能集于一身,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本教学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智能手机的硬件构成、软件运用以及智能手机的安全保障;在生活节奏快、上网需求高的今天,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电子设备。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平板电脑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其应用。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快速发展的形式之一,Wintel推出超级本。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超级本的产生背景、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其应用。物联网在军事、农业、智能家电、物流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应主要介绍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识别与感知技术(条形码、二维码、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的应用等内容。
2.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内容主要由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络搜索引擎等组成。这部分内容主要由学生实践操作完成,教师只要负责指导即可,学生需要根据样稿独立自主完成,以此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独立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翻转课堂,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时间、最适合的场所、最适合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给予生生、师生之间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时间。[2]
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是主动内化知识的自主学习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资源的提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个别化指导和答疑解惑。翻转课堂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不够、学生计算机基础层次不一的难题,使学生能自我调节学习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考核方式改革
对于一门课程考核,必须采用过程性考核并从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两个方面进行,考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考核教学网站上学习视频的学习时间;通过传统考核方式测试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技能比赛或游戏考核实践操作能力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在宝,许海成,杨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50-51.
[2]航星,姚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4(4):11-12
[责任编辑 陈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