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颖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为例,剖析了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内驱力来源,提出了只有高度重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和全面展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内驱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自筹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B-b/2013/03/047)
作者简介:胡颖,女,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06-03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在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这一点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和内涵建设方面都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不同规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更多地是停留在中层次和浅层次的合作,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明显不足。因此,《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在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且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相对不高,内驱力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瓶颈。[2]因此,深入剖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来源,从而探讨激发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的有效方法,将成为破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根本途径。
一、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的来源
企业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持续增长为目标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为企业盈利的因素都成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来源。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对江苏省的代表性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向企业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有效率达到93.33%。从问卷调查、企业访谈和学校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的来源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订单培养,为企业解决急需和特需人才
校企订单培养往往针对企业急需的人才,而现有的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没有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可供选择,且企业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需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与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的燃气工程技术专业、与常州公交集团公司合作开设的城市交通运输专业,就是订单培养的成功案例。两个订单专业自开设以来,为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和常州公交集团公司培养了大批工作在燃气和公交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两个定单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明确、学生就业有保障,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口碑。
(二)员工培训,为员工素质提升提供便捷通道
企业要想员工具有持续适应变革和竞争的能力,进修与培训是必要条件。[3]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培训优势及设备设施开展专业对口的培训,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便捷的员工培训通道,而学校在培训过程中可获得一定培训收入,教师也获得了宝贵的专业实践知识,并可在培训调研过程中收集大量工程实际资料,为今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的素材。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在与校企战略合作企业——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的储备干部培训项目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企业通过便捷、低成本的方式达到预期培训目标,而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的专业教师也实现了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升和实践知识的积累,校企双方达成了双赢的目标。
(三)科技合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高职院校具有人才优势,并具有畅通的信息通道,而企业处在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且拥有一批本行业的能工巧匠,因而学校与企业联合,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升级和科研课题的研究,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从而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与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江苏建校金梓新农村环境建设研究所,共同合作将江苏金梓环境有限公司已研发和投产的污水处理设备编制成标准图集,为这些设备的推广应用和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学校和金梓环境科技公司还在科研课题上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共同申报科研课题。通过合作,双方都拓展了科技开发和研究的思路。
(四)信息共享,为企业之间以及与行业互动架立桥梁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技术、人才需求和行业动态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是一所建设行业的高职校,与建设部门的行业协会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学校与江苏省内的建筑、市政、装饰等行业的多家龙头企业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为共享最新行业信息与技术动态提供平台,起到了企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学院在华衍水务储备干部培训期间,组织学员与另一校企合作的水务公司进行座谈交流,搭建了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
(五)宣传效应,企业良好形象转化为经济效益
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向学校捐赠教学、实训设备等方式,一方面,服务于相对应的专业,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如港华投资有限公司除在本学院设立港华奖学金、组织夏令营外,更在汶川地震后与本学院携手合作,针对四川灾区生源,成立四川港华燃气班,为灾区重建培养急需人才。港华公司与学院此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合作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很好地树立了学校和企业形象。学校的其它合作企业还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赞助体育比赛、技能大赛及捐赠实验实训设备的方式支持教育事业,均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的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企业和学校找到了更多的利益共同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正日益激发出来,应该说,近十年来,校企合作的内驱力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分析,其现状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内驱力的来源日趋丰富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在合作初期以人才需求为主,随着校企合作内涵的不断丰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来源正日趋多元化。除了对毕业生的需求及对顶岗实习准毕业生的需求外,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需求拓展到员工培训、员工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咨询与科技服务、对学校设备和场所租用等多个方面。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将有更多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得以发掘。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链状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合作的深入,企业找到了与学校合作的新的内驱力,促使合作内驱力链状增长。例如,学院与港华燃气公司的合作始于人才需求,在订单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不断达成合作共识,又开展了与学校合作资助四川灾区的订单班培养,并随后开展了与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属下的吴江华衍水务储备干部的培训项目。
(三)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内驱力与学校利益目标更加吻合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解决学生就业的需求相吻合;企业对教师指导生产和学校对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需求相吻合;企业对学校进行员工培训与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需求相吻合;企业通过投资教育来获得宣传效应与学校对企业赞助的需求相吻合;开展科技和科研合作更是双方的共同需求。正是因为校企双方的利益点高度重合,校企合作才能持续深入开展。
(四)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仍存在短期性和局限性
如上所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的直接和间接利益成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仍存在短期性和局限性。如对于校企订单培养专业,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零距离对接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决定了学生在就业选择与终身发展方面的局限性。订单培养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这就决定了企业需求的短期性。一旦企业对订单培养的人才需求趋于饱和,那么企业与学校订单培养的内驱力将不复存在。另外,高职院校在科技服务能力、研发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与本科院校进行科技合作,与高职院校进行科技、科研合作的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三、激发校企合作中企业内驱力的对策
决定校企合作能否全面、深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因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应多方合力,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
(一)学校激发企业潜在内驱力的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资源。如高职院校能够找准校企合作的着力点,提高自身的教学、培训和科技服务能力,向企业提供的人才输出、员工培训和科技咨询及技术合作等服务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且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将持续良性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准确把握企业需求,拓展与企业的合作范围,不断挖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潜在内驱力。一方面,学校要关注成熟的、上规模的企业在人才与培训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因为这些成熟的企业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较为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同时,注重员工的后续发展,学校应分析企业的需求,把握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学院与港华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正是满足了企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员工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也急需人才和智力的支持来快速提升企业实力,因此学校也要与这些企业同成长、共发展,从而与企业有长期持续的利益交集,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与民营企业——江苏金梓环境科技公司,正是建立了同成长、共发展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都视对方的发展为己任,在人才需求、科技攻关、实训室建设等各方面都展开了通力合作。
(二)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内驱力的对策分析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不少企业缺乏合作育人的理念,也缺乏为员工的终身发展提供培训的意识,因而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发展必将取决于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企业应从发展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4],并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合理切入点,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及科技合作方面未雨绸缪,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近些年来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正逐渐扭转,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一些企业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目前,多家企业主动与学院联系,要求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科技服务和技术研发等各方面保持密切合作。
(三)政府保障企业内驱力的对策分析
虽然我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但国家和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来进行奖励或处罚。从发达国家成功的校企合作机制来看,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模式”、英国的“三明治”等成功模式都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和相应利益补偿政策。[4]因此,从法律上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措施,都将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企业合作内驱力。如宁波市出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常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对职业院校和企业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效地助推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郝延春.从运行机制的方式角度分析国外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J].才智,2013(5):157.
[2]王卫霞.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赢机制构建探索[J].职教通讯,2014(2):5-7.
[3]纪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02-104.
[4]梁俊,漆明龙,易彬.中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5-36.
[责任编辑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