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摸索出一条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教育途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从理论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教育着手,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以适应时代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作者简介]李妍(1974-),女,河南遂平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47-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摆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水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改革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摸索出一条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教育途径,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善,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富于针对性和感染力。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背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思想观念和精神领域也受到了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陆续暴露出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诸多挑战。
当前,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十分频繁,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我国汇集,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意识形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民族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他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一个渠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大量互联网不良信息时,因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形成,信息甄别能力不强,若不能够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导向,则极易造成淡漠国家主权意识、淡化民族归属感、忽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问题。这些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更加生动丰富,教学方法也应善用网络时代的效率和优势。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理论灌输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来已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但是却存在着重视课堂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问题。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总学时为96学时,并未对实践教学课时作单独规定。然而,实践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教学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学人员缺乏与大学生的互动,实践教学环节脱离社会需求,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手段单一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经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可分为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其中,显性教学即传统的课堂理论课教学、政治学习会和党组织学习活动,而隐性教学则是通过环境熏陶、文化感染而进行的间接教育。由于隐性教学的效果见效慢、耗时长,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倾向于采用显性教学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显性教学限制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也并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对隐性教学手段的关注度,同时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纳入网上论坛、网络教学、网上讲座、心理咨询等教学手段。
(三)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人们的精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专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数量短缺,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随之加剧,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许多教师长期担任“两课”教学,课时任务十分繁重且无法进行教学水平和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在面对市场经济冲击时,部分教师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无法很好地胜任党的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宣传者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接地气”现象较为明显。
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具有社会上层建筑的稳定性特征,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存在设置不合理之处,未能与实践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得大学生面对枯燥的课程内容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首先,理论课教学需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将理论讲授与学生学习、就业、生活及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吸引力;其次,运用现代科技工具丰富传统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专题讲座、互动式教学引入课堂,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最后,学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对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科学考核,组建涵盖博士、教授在内的教学队伍。
(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途径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关于认识论的著名哲学论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实践课具有理论课无法取代的优势:实践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行动能力,强化理论课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的情感,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了解,推动其加快完成社会化过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途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层面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建立包括资金、制度、组织管理、宣传在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其次,组建一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教学师资队伍,专门指导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最后,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形式强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与企业和社区开展对口教学联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配合论坛、微信、微博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
(三)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校园文化教育途径
大学生长期置身于大学校园,深受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会对其日后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途径的影响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教学质量评估放在同等位置,从校风、教风和学风三方面着手:首先,好的校风是高校的财富,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校训、校徽、校歌等具体内容开展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塑造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涵养;其次,教学活动是高校的主要工作,教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需要树立教师志存高远、教书育人的情结,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学高为师的品德;最后,大学生身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致力于营造优良学风,培育不断创新、不懈探索、崇尚科学的学风。
(四)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校园网络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成为社会新兴产业,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许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以及心理素质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要真正实现引导高校大学生规范使用校园网络、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正确对待网络言论自由等思想教育,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构建高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摒弃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教育时间和教育内容。第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知识培训,培养教育者的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信息捕捉能力,保证教师能够从网络舆论及网络语言中获取最新的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应注重网络计算机专业教师和专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技能,在网络上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论进行正确引导。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技术监控,对校园网络访问进行权限设置,并加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和管理,保障校园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大学生上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责任感。
(五)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当前,由于受到外界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在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扩充师资队伍,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咨询服务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让更多学生从中获益;最后,充分运用心理学中的测试和调查方法,建立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问题倾向学生跟踪调查和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综上所述,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花大力气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14.
[2]廖云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2.
[3]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6).
[4]张芳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
[5]付欣,利用新媒体开辟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14(20).
[6]曾涛.论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