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面向新型艺术设计职业领域的弹性课程体系建设

  • 投稿李狗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15次
  • 评分4
  • 15
  • 0

乔国玲

[摘要]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传统产业的转移与不断升级、新媒体技术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以及网络环境下商业模式的剧烈变革,产生了很多新型的职业岗位,急需大量专门技能人才。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作为高职学院应用艺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机构,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技能型设计师为己任,在调研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变量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以项目选修课为载体的弹性课程体系,即职教领域项目式教学模式下的灵活多变的实践性课程。项目选修课的产生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补充,改变了专业课程僵化性的形成逻辑,丰富了课程体系的变量因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弹性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乔国玲(1975-),女,河南南阳人,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陈设艺术设计。(广东 广州 51026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4年课题“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项目选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DG214Y08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89-03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作为应用型美术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特点。学科建设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依据,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拥有较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艺术设计系在实施专业培养目标的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项目制教学,坚持开设灵活多变的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项目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初步形成了弹性课程体系,为适应行业新型技能人才需求、艺术设计系对外交流活动、校企合作等提供了条件保障,也为优化课程设置、开设新型专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一、项目选修课的环境背景

1.职教形势与社会背景分析。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方法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存在明显区别,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的主流价值趋向于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统一,课程目标从工作指向变为生涯指向,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岗位体系,课程实施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衔接,课程重心由单一技能变为职业综合素质,课程管理从刚性规定转向弹性选择等基本走向。

2.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艺术设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变化,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调整,以及广州地区文化创意与服务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不断提出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作为处于学院改革最前列的专业学科,如何跟上发展变化,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设计系教研室近年来一直探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外部环境因素是调整课程建设的外在诱因,尤其是当新的课程目标与原有体系之间产生矛盾、学业目标与岗位目标相脱离时,课程体系改革变成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僵化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建设弹性的、有效的新课程体系。

3.内部环境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作为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改目标的关键,受学校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管理机制、教学理念等因素影响,这些内部因素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果高职教育传统的知识本位体系向能力本位的转换,教学理念跟不上,课程教学中的能力本位就体现不出来;如果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只按照传统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无视新媒体技术出现对岗位的影响,就无法实现课改目标。项目选修课概念的提出能够将这些内部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项目选修课及其构成理论

1.课程理论依据。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几个常见模块: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综合课、选修课等。其中,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综合课包含专业实践课程、项目课题、毕业设计等;选修课包含专业选修课和文化素养选修课等。课程模块有单一性的、交叉性的,也有综合性的,不同学校的专业方向不同,硬件条件与师资不同,实施起来也不尽相同。

2.项目选修课程的概念阐释。根据课程构建理论,项目选修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既属于专业综合课,又属于学校选修课的范畴,可以容纳除本专业外的全部非专业师生的选择性教学的需要,是职教领域项目式教学模式下的灵活多变的实践性课程。项目选修课的产生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补充,改变了专业课程僵化性的形成逻辑,丰富了课程体系的变量因素。项目选修课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实践项目,结合师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兴趣爱好、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激发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活力因子与成长性,是构成弹性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3.弹性课程体系的变量因素分析。对于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影响项目选修课开设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市场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这三个变量因素中,市场是外因,学校是内因,学生是主体。如果要实现“学业、产业、就业”同步挂钩的理想职教模式,就要构建一个概念性平台,让学校通过对项目选修课的实验、实践与观察,来感知市场的冷暖。学业要与产业同步,甚至学业要先于产业,需要一定的先知先觉和预判能力,学院的艺术设计教研室要对变量因素做调查分析,提前布局,调动师生参与教改,为项目选修的实践做好各种铺垫。

4.项目选修课程与新学科体系。选修课的提出是对传统固化学科体系的冲击,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需求的必然。学科创新的驱动力除了外部环境外,学科之间的内在驱动力也很重要。传统学科之间的重叠部分可以称为交叉性学科,交叉学科往往是未来新型学科的方向,这与外部环境变化因素是一致的。实验性项目选修课的介入,实际上是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新学科之前的重要实践基础。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设计来说,新型科技与信息技术对传统岗位产生冲击,促使产生新型岗位需求,但有些与传统岗位技能是关联的;新型岗位是建立在传统岗位技能的基础上的。传统岗位技能之间的交叠部分可以称为“基础技能”,等同于专业基础课,新技术的介入与外部环境影响,基础技能加上特殊专门技能,将构成独立的岗位技能,当促使这种结合的欲望(市场驱动力)越强的时候,独立性学科体系的外部因素就系统性形成了。

三、项目选修课的实践探索

学院自建立之日起,就与行业、企业、市场形成了天然而紧密的联系。艺术设计系项目选修课的开设是结合学院自身的专业特色,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就业市场的需要为导向,重构了原有的课程模块。通过这几年项目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弹性课程体系能促使学生较好地就业,并在一些新型行业中担任领头羊的角色。近年来,艺术设计系关于项目选修课的具体实践如下:基础项目模块开设装饰绘画、漆画、国画、音乐音效、书法,实践项目模块开设动漫工作室、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三维动画,导入了年画衍生品项目、广州老品牌利工民、荷花蚊帐,新品牌粉美儿、水大侠等项目推广,2015年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设计等新的尝试。

项目选修课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历多次的改革与调整,但牢牢把握了两个方面并从中受益:一方面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关注与引进,另一方面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技能课程。这看似两个极端的选修内容,恰恰为之后的项目实践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创意。此外,教研室把项目选修课程作为一个动态的教学实验,成立了若干个实践小组,如平面设计小组、动画制作小组、交互设计小组等,共同承担一些前沿性的商业项目并获得成功。如2013年与中国第一女童饰品品牌粉美儿合作,承担从品牌平面设计到动漫形象推广的项目任务,学生参与并熟悉一个完整的品牌设计与推广的过程。2013年、2014年艺术设计系毕业生的微电影作品《绝地反击》《梦想的逆时代》与优酷、土豆网合作,并公开发行。在新媒介、新媒体设计应用上频出好的作品,很多APP、交互设计等项目成功实践都是通过项目选修课这个平台实现的。此外,把设计竞赛纳入项目选修课,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参与跨学科合作项目,使学生近年获得了较多社会的奖项,如学生作品获得青奥赛国际标志设计二等奖,在文化部的大学生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优秀奖等。

四、实践项目选修课程的反思

项目选修课的实践响应了国家一直号召的“倡导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开发‘立体多元’的课程模块”和“推动校企合作,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项目选修课程在艺术设计系实施三年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师生对市场的敏锐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专业课程改革有序进行;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项目、设计竞赛,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另外师生走出传统课堂,与企业携手合作,承担一些委托设计项目,对学生的设计经验有极大的提高;项目选修课程使课程内容与产业升级同步,及时更新的教学内容,调整教改方向,对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的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作为较强实践特征的专业,必须尽早结束封闭型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响应同志最近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号召:“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项目选修课的设置,为学院艺术设计系长期开展的对外交流、校企合作、引进专家指导、探索前沿课题提供了便利条件,项目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与创新培养理念、构建新课程体系、调研新型岗位需求、探索跨学科合作、提升师资水平、促进学生就业等任务联系起来,为探索专业课程的系统优化、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专业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2]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3]陈国成.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项目化改革初探[D].广州:广州大学,2012.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2].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