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分析检验工作概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设计

  • 投稿蓝精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81次
  • 评分4
  • 67
  • 0

贺琼 丁敬敏 李智利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阐述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体系下,新课程“分析检验工作概貌”的课程开发和项目化教学设计成果,并给出了课程教学组织和课程评价方法的建议。课程教学实施表明,课程项目和任务设计合理可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分析检验工作概貌;项目化课程;课程开发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05-03

课程开发背景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好地推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几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建设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2009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此后几年间又进行了不断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分析检验工作概貌”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下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对应职业成长阶段的“新手—合格”阶段,要使学生具备从新手到合格检验员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内容包括原先学科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化学实验技术”、“分析操作基本训练”和“化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完成后要能进行检验前准备和依据操作规程完成检验操作过程,为后续课程“化工产品的品质检验”、“分析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做好准备。该课程是在2009级专业培养方案中首次提出开设的。

课程工作任务的确定

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分析,多次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咨询讨论会议,确立了课程的工作任务,如下页表2所示。

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检验员之前,在训人员通过了解岗位工作的性质、环境、对象,了解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具备化学检验员的职业素质,注意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通过完成溶液配制、常用玻璃仪器和器皿的规范使用、天平的规范使用和维护、分析实训室常用辅助设备的规范使用和维护、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简单物质的制备与提纯、样品的采集与样品的交接等工作任务,培养其具有化学检验员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质。

课程项目内容设计

围绕课程的工作任务,结合课程包含的学科体系内容,并依据项目课程“要把知识均匀地分到各个项目中去”的思想,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下又以项目作为载体来实施教学,把课程的工作任务分配到项目中去,具体课程内容和项目设计如表3所示。

当然,在实施教学的时候,鉴于教学单元的要求,这些课程内容又在每个项目中合理组织和安排,每一个项目中又分为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课程涵盖的知识和技能,项目任务与课时安排如表4所示。

课程教学组织实施

大部分课程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正面课堂教学,部分采用独立学习;多数计划实施阶段采用模拟教学,模拟工作环境进行演练;基本技能训练采用个体训练模式,所有模拟场景都需完成,考核通过后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实训场地设有理论学习区、计算机房、资料查阅区、分析测试中心、药品仪器库、采样现场等,在学习过程中模拟与企业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

在工作项目中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每个项目按工作过程划分若干任务,各项任务完成后制作出的成果资料,通过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成果。每个项目以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源头,教师根据任务不断变化角色,学生担任化验室各种岗位的工作人员,按要求完成相应工作。而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知识补充和方法指导,并采取巡查或者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一方面,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点评,对个别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把握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使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学生的能力是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提高的。

教学评价方法

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终结性评价包括采用标准化试题的闭卷考试及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化试题来自于化学检验工试题库,采用机考的方式随机抽取相关知识体系的题目。设置一个完整的检测工作任务,该任务需要用到大部分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在培人员掌握技能的情况。

过程性评价针对各学习环节进行考核。对每个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分段考核,学生只有通过上一项技能考核才能进行下项技能的学习;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表现出的关键能力、素质情况的考核分为综合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三个部分。

课程实施效果与教学建议

实践证明课程设计合理可行 实际教学表明,该课程设计的项目是合理可行的,能涵盖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能达到通过完成任务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用”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给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对没有达到技能考核要求的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完成实验任务,达到目标要求的标准。实验可以在相关教学内容讲授之前或之后,但必须在课程结束之前完成所有规定实验项目,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另外,为学生提供查询资料的条件(如机房、网络资源等)和研讨的指导都是必要的。

改革考评方法进行项目优化设计 在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上进一步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水平,更好地起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比如,可以推行行动导向评价,即“以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为评价重点,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特别关注动态生成的活动评价、教学过程的情境评价、个体差异的客观评价和对学习成果的展示性评价”。同时,在项目的设计上可以根据培养方案课时的多少和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情况进一步优化,使课程内容安排更加合理,方便实施单元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敬敏,陈炳和,王生雨.基于职教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16-21.

[2]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1.

[3]谢婷,肖玉.“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111-112.

[4]黄一波.《分析检验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2(6):78-79.

[5]王卉兰.《食品分析检验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3(26):309.

(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