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流培养体系初探

  • 投稿百科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297次
  • 评分4
  • 90
  • 0

杨润丰 朱彩莲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实施的目的是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根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情况,以学生的能力、意愿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提出分流培养体系,对现行的三二分段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为企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分流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39-03

从2010年起,广东省开始了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我院成为东莞市唯一一所试点院校。这开启了东莞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之门,促进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2010年开始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模式从面向广东省内中等职业院校到对口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招考。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招生模式使得对口中高职学校在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方面明确了培养目标,更有效地促进中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和专业课程方面的衔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届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学生现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要把三二分段的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电子产品高技能人才,现行的三二分段培养体系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现行的三二分段培养体系

(一)现行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

电子专业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人才。电子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电子产品高技能人才。电子专业的“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按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两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以就业和服务地方为导向,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学生经过三年中职学段的学习,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历证书,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或省(厅)局级行政部门或省级(含省级)以上行业学会颁发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获得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专业技能课程等级证书B级以上证书。学生经过高职学段学习,掌握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取得相应专业的专科毕业证书,并获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现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职和高职培养体系相互独立 由于中高职衔接的相关工作开始不久,现行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基本是中职和高职相互独立的。没有对口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共同制定对应专业的“中高职三二分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是实行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院校招生。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只能在中职基础上进行制定和修改。在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中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模式与评价等方面的衔接均缺乏系统性,存在脱节、断层和重复等问题。中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基本上都以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子装配与测量、表面安装技术等为主要核心内容,因而出现了中高职课程重复,培养层次不分明,甚至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中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技能考证方面,现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对普高招生的三年制学生还是中职升高职的两年制学生,都要求学生获取一种中级以上的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要达到国家提出的“中高职三二分段”学生在高职学段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高职培养体系还需进一步进行改革。

毕业生情况分析 不管学生在校时的表现怎样、成绩如何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多少,最终学生的能力还需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以获得社会的认可。我院第一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自主招生毕业生共61人,就业信息是在他们毕业工作5个月后进行采集的。从事电子相关行业的比例是37.7%,从事技术类(电子与非电子类)岗位的占34.4%,从事销售类(电子与非电子类)岗位的占26.2%,创业人数为0。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为4.9%,在私营企业的为78.7%,在台资企业的为4.9%,在其他企业的为1.6%,在非企业单位的为9.8%。起薪平均为1519.4元/月。在这届毕业生中,获取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占6.7%。东莞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在各产业中均具有绝对优势。2010年,该产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共九百多家,完成工业总产值二千多亿元。产业的区际影响力以及发展潜力也在不断增强,在产业规模、产业发展速度、产业效率等方面在广东省均名列前茅。因此,对于东莞这个拥有大量电子产业的城市而言,电子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人才需求量大。但从以上数据分析得知,从事电子相关行业的自主招生生源毕业生占比较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选择从事电子相关行业。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部分学生对电子专业不太感兴趣,或是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并没有与地方产业充分结合,没有根据企业的人才或专项岗位人才需求进行办学。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或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注意到,在这批学生中获取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只占6.7%。因此,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已显得十分迫切。较为乐观的是大部分毕业生在地方私营企业工作,这体现了高职学生为地方经济服务,能站在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高职院校要以适应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实现与产业对接、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专业定位必须恰当。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

中高职衔接分流培养体系

中高职电子技术专业都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为了调整和优化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我们在高职阶段采用分流培养模式,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校企合作伙伴,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让学生按个人意愿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我院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00人。这些学生在分流培养体系中不是独立分班,而是以课程为单位,三二分段的两年制学生能够与三年制学生共同上课。在不改变现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进行学生的分流培养,也保证了的师资和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分配。下页表1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分流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

对于刚升上高职的中职学生来说第一学期是一个过渡时期。我们安排的课程是他们有一定基础的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以及一些公共文化课,如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和思想政治等课程。经过三年中职和高职第一学期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学生的技能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我们在第二学期安排了四门职业技能课程,其中两门必修、两门选修。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从而开始学生的分流培养。目前,与我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电子专业技能人才的企业有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班在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在了解校企合作的企业岗位和个人实际情况下选择不同定向班和职业定向课程。定向课程共三门,其中企业培训课程由企业的专职人员进行授课,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更多地与企业人员进行交流。

在第四学期,我院电子工程系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出具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定向班学生在已选择的定向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以此完成定向培养班的最后培养项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分流培养课程设置中,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为参照,始终围绕“课证融通”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其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多方评价为手段,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特别是学生在顶岗实习训练过程中,成绩考核评定的根据是学生的实习周志、企业指导教师评定、学校指导教师评定、实习报告及其他情况的综合评定,其中实习周志占10%,学校指导教师考核占20%,实习报告占20%,企业评定占50%。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革新及小发明等做出特别突出的成绩可作为加分项,最高加20分。实习考核的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实习考核体系,构成了实践性教学分层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支撑,这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贯穿对接的一个重要体现。

结语

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教育层次的衔接,还涉及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衔接。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高职段的教学遵照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周期进行人才分流培养,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实现中高职衔接高职段教学体系的合理调整和改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莉琼,潘斌.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153-154.

[2]李龙根,贺定修,范明明.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59-60.

[3]杨润丰,高爽,王志兵.高职《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30-32.

[4]贺定修,杨洋,朱彩莲,肖霞.高职实训课程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164-166.

[5]朱彩莲,卞建勇,杨润丰.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2012(20):105-107.

[6]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2007(7):52-54.

[7]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