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金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 投稿九毛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003次
  • 评分4
  • 75
  • 0

李海涛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本文分析了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45-03

高职教育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所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需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金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结合高职金融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探究符合金融职业岗位需求的金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基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高职金融专业岗位需求的特点,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调查金融技能岗位的就业需求,建立了“工学融通、分层推进、五位一体”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把高职金融专业就业岗位的要求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将岗位综合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融通、岗位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相互融通、岗位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相互融通、岗位工作环境和教学环境相互融通。通过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案例引导、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践五位一体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适应金融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工学融通的培养基础

所谓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学融通,即在培养目标上,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金融技能岗位群职业能力相融通;在课程体系与课程上,课程体系结构按照人才成长过程设计,专业课程表现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教学实施中,教学过程和学习角色分别与工作过程和岗位角色相融通;在实践环境上,实践教师、实践设备、实践制度等与工作环境要求相融通。通过四个方面的融通,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通(如下页图1)。高职金融专业教学和金融就业岗位的相互融通是高职金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了实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融通,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第一是目标层面。以与行业协会合作为着力点,依托金融行业协会和金融公司进行企业调研,共同建立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第二是课程层面。以金融行业企业为重点,通过参照金融行业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与金融企业共同开发课程门类,从而形成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相关工学结合教材。第三是教学层面。以金融企业岗位为重点,通过对岗位人员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对岗位角色进行分析设计学习角色;通过对工作情境进行分析设计教学情境。第四是保障层面。按照金融企业工作环境要求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按照金融企业工作人员素质要求建设师资队伍,使学习者体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三)分层推进的培养过程

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金融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顺序对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培养。第一层面是岗位基本职业能力。这是金融岗位所有岗位从业者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按照金融专业“宽基础”的要求,在基本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从金融行业实际调研出发,了解金融行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职业态度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培养学生金融基本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块。第二层面是岗位核心职业能力。这是针对金融行业内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而设定的。按照高职金融专业“精专业”的要求,在岗位核心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调查各个具体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资源和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等因素,设置既符合金融岗位需求,又满足学生需求的金融岗位课程模块。第三层次是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这是针对学生从事某一特定的工作岗位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前景而开设的,主要有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岗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岗位的纵向迁移。所以,在设置这一层次课程模块之前,不仅要调研金融行业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以及这些岗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以后的岗位升迁以及发展前景。

(四)五维一体的培养手段

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案例引导、项目实训和综合实习是使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基本手段。第一是理论知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由于金融业岗位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和对象,其工作岗位往往涉及一些不相关的岗位群,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一些经济金融的基本知识以及社会知识等基本理论知识。同时,金融业岗位又有一定的特性,在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上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金融业各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可以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达到。第二是技能训练。金融岗位都需要一些基本技能,比如点钞、传票、珠算、小键盘输入、文字录入等。所以,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学计划中必须开设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先由专业课教师和金融企业的职业经理手把手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手法,然后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练习,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第三是案例引导。由于高职金融专业的职业技能不是特定的,往往涉及某一岗位群,职业活动领域比较宽泛,需要比较多的经验,所以,在高职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取得经验是很重要的手段。第四是项目实训。高职金融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模拟金融企业的真实环境以及岗位工作的真实过程,这样只能通过专业教师和金融企业的职业经理把金融岗位工作进行分解,按项目进行实训,使学生掌握金融岗位工作的一些基本项目。第五是综合实习。在高职教学中,专业实习可以通过学校的实体公司和校外的实习企业来完成,但在高职金融专业实习中很难通过校内实体公司来进行实习,只能通过校外金融企业的顶岗实习来进行。由于金融岗位的特殊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只能了解岗位工作的大体流程,而不能真正参与岗位工作过程中,所以在综合实习过程不仅需要金融企业经理的指导,还需要学校实习教师的参与,引导学生去认识岗位、参与岗位工作。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达到以岗位为中心,实现“工学融通、分层推进、五位一体”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更新课程体系

现行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很多是按照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来设置,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因此,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来重新设置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第一层次为基本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这一模块课程主要培养高职金融专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二层次为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这一模块的课程主要培养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在充分调研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学校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有针对性地开设。第三层次为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这一模块主要培养高职专业学生岗位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岗位认知、顶岗实习、职业规划等。

(二)改变教学手段

由于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对象是“人”,而非“物”,这就决定了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单纯讲授为主,而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以增加学生的经验。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案例教学,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的体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业务经理现场讲解,增强学生对于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同时可以使任课教师从中受益。

(三)增加实训资源

由于高职金融专业就业岗位的特殊性,没有固定的工作对象和工作流程,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很难完全模拟练习金融企业业务。很多高职金融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停留在硬件建设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效率又很低。所以,在高职金融实训条件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大硬件的投入,另一方面更要加强软件的开发研究,以提高实训的效率。在实训资源安排上要按照岗位业务来进行,同时考虑金融业各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尽量使学生在实训中能充分理解真实的金融业务。

(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高职金融专业教师很多是学校毕业就从教,没有金融业从业经验,专业素质整体偏低。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加强专业教师金融企业实践的力度。这样,通过专业教师到金融企业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推动金融专业教学的发展。第二,聘请校外金融企业的业务经理作为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业务经理在金融企业一线工作,对于金融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流程非常熟悉,有具体的从业经验,他们授课能够使学生直接了解金融业岗位就业的过程内容。第三,加强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科研水平,通过学术活动、教师进修等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金融专业可以找准位置,把教学与金融企业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金融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校企双方的定期交流,学校了解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使教学更科学。再次,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为高职金融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岗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基于金融职业工作过程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过程中既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同时也要结合地区金融业发展对于高职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47-48.

[2]李海涛.高职财经专业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13-115.

[3]王东升.金融业发展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J].浙江金融,2008(10):60-61.

[4]李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29-132.

[5]曲国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建设及教学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5(7):65-67.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