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实践的探索研究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49次
  • 评分4
  • 91
  • 0

张雷 郑江华 翟风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国际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近年来,非洲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日益突显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留学生管理工作实践,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差异和性格特征,揭示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对策和展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非洲留学生;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62-0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教育部授权设立的首家“教育援外基地”,肩负着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选派援外教师、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非洲来华留学生、为非洲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职教师资和教育官员、援建非洲国外教育机构和建设孔子学院等工作任务。我校自2006年首批招收32名来自非洲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至2012年,从最初的4个非洲国家,到高峰时的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肯尼亚、刚果(布)、埃及、安哥拉、几内亚比绍、科摩罗等32个非洲国家,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500多人,在校非洲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2009年,我校培养出了中国首批既获得学历证书、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非洲来华留学毕业生。近年来,不仅仅非洲来华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也稳步提高,我校获得天津市教委授予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进步奖”。针对几年来非洲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管理经验,下面进行详细探讨。

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差异和性格特征

非洲留学生民族自尊意识较强 非洲过去长期处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迫下,给他们的民族尊严留下深刻的创伤,一方面民族自尊心很强,另一方面时常伴有种族自卑感,觉得皮肤黑低人一等。

非洲留学生性情耿直、豪爽、易冲动 非洲的生长环境促使大多数留学生性情耿直、豪爽,易冲动,感情比较丰富,自由开放,自主性较强,具有歌舞天赋。有些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很好,经常会称呼教师为中国爸爸、妈妈。非洲留学生中有许多人信奉伊斯兰教,歌舞天赋强。非洲的歌舞以敲击乐器为主,雄浑粗犷,明朗而狂放。在寄情歌舞的同时,他们还喜欢饮酒抽烟,并且有分享的习惯。夜晚大家聚在一起,边喝酒、边歌舞是非洲留学生感情宣泄的主要形式。来自北非的非洲留学生多数是阿拉伯人,不吃猪肉,以羊肉为主要的肉类来源。

非洲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兴趣较高 中非文化截然不同,非洲留学生被博大精深的汉语所吸引,好奇于中国的书法,赞叹中国的饮食文化,而且更加痴迷于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期间,非洲留学生积极参加中外学生艺术表演活动。经过刻苦学习,他们不仅能够吐字清楚地演唱中国歌曲,还能说一段流利的中国相声,甚至掌握了一些中国传统武术的技法。“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已成为众多非洲留学生的共同心声。

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探索实践

近几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渐探索出“四突出、一结合”的管理方式。在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招生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四个部分中,突出各项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互相渗透中非文化,探索出适合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实践经验。

突出“层次多样”的招生管理 招生工作是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开端,受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直接影响,在加大对非招生宣传力度的同时,积极拓展对非招生渠道,既“走出去”,又“请进来”。在与驻非洲国家的中国大使馆合作招收和培养非洲急需的人才的同时,还通过非洲国家议长、教育部长等非洲高层人员来校访问,以及对在校短期培训的非洲政府官员、学校校长、教师等进行招生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利用学校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建成的中国职教学院、孔子学院等援外基地的地域优势,发挥学校“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和“天津市国际教育政策研究基地”的作用,扩大学校影响力。来校非洲留学生从最初的长短期培训生到学历教育的本科生,再到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和层次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学校在非洲职教领域的品牌效应。

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 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地制定教学大纲、修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1)编写“对非教育”特色教材。非洲各国之间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例如非洲来华留学生英语读写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口语发音不标准;非洲来华留学生理论知识结构普遍较好,但是实训技能比较薄弱。我校在熟悉授课对象、优化课程设置、修订教学计划、编写特色教材上下工夫,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材施教。适当精简一些高等院校必修的公共课程,调整增加如英语口语、汉语言文化、实训教学的课时,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帮助留学生适应教学环境,跨越学习障碍。(2)探索“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结合培养中国学生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非洲来华留学生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实训基地教学,形成“注重理论基础、加强实验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设计能力” 四位一体的教学法,逐步形成了理论、实验、实训、设计“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概念和框架,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突出了学校“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实行‘双证书’制度、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非洲来华留学生教学方案中,形成了“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三层次、五阶段”的特色工程实训教学模式,包括基础、核心、拓展三个层次和工业系统认识实习、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核心技能训练、高新复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活动五个阶段,在国内高等职业院校中率先培养出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毕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非洲来华留学生。(3)注重“双师型”师资培养。我校在构建“双师型一体化”留学生教学师资队伍上下工夫,制定了一系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担任留学生教学工作,并开展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的“双师型”培训,在职称评定、课时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派遣和鼓励教师到国外大学和国内著名院校进修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全方位形成既有高学历、又有高级技能证书,既能教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双师型一体化”留学生教学师资队伍。

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活管理 在熟悉非洲来华留学生文化背景和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力求以人为本、以制度为保障,将留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完善留学生的生活保障机制。(1)开设“入学第一课”。将留学生学生守则、奖学金制度、学籍管理规定、宿舍管理规定等汇编成中英对照的留学生手册,在新生来华入学之初,发放到留学生手中,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聘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警官来校进行签证、居留证及出入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讲解宣教,由学校领导介绍我校关于留学生教学和生活管理方面的情况,开展多种方式入学教育。(2)实施“管理无盲区”。安排外事部门留学生管理干部24小时值班,随时接待和解答留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非洲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性和自律性。在日常管理中,我校国际学院设留管干部多名,负责留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缝对接。(3)建成“国际交流中心”大楼。我校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国际交流中心,专门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生的住宿习惯,每个房间配备空调、电视、电话、网络和淋浴设备,设置供留学生公用的洗衣房和公共厨房,给留学生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根据季节变化,定期为留学生购置被褥、保暖衣物和学习用具,保障留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在餐饮服务方面,为留学生开设独立的就餐区域,并为信奉伊斯兰教留学生设置专用餐厅,保障学生安全就餐。在教学设施上,设置留学生专用听力室和教室,配备专用电脑、复印机、传真机、录音机、教学软件、接收天线等教学设备,并在图书馆开设外文资料室和电教室,专人管理专人服务,保障留学生教学需要。

突出“防控结合”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是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下的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可能在较大程度和范围内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一定范围的恐慌,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1)建立预警机制,制度到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于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管理措施、健全统筹机制和战略规划到位。我校先后制定了校园安全管理条例、来华留学生管理暂行规定和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到位、统筹管理、组织协调和人员经费的保障。(2)做到快速应对,妥善处理。针对来华非洲留学生发生的突发事件,采用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及时报告和妥善安置处理程序,稳妥周全地处理了已经发生的安全管理事件。例如,在2007年,学校妥善处理了3名赞比亚留学生来华体检不合格事件,案例上报教育部国际司来华处国家留学基金委,并编入全国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案例汇编。在2009年4月,妥善处理了非洲两国留学生之间因在餐厅吃饭发生冲突引起留学生集体不满事件,经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和公安分局及派出所和学校国际交流处的共同努力,对打人的某国留学生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金200元的处罚决定,学校决定给予打人的某国留学生开除学籍限期离境的处分。

结合中非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留学生校园文化是留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留学生来自非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建立融合中非文化的校园文化,既可以让非洲来华留学生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验中外文化的差别,对中国文化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又可以让非洲来华留学生展示自己国家的特色文化,做到中非文化互动,丰富留学生文化生活。(1)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挥非洲来华留学生活泼好动、歌舞天赋强的优势,多方面开展留学生汉语大赛、摄影大赛、书法比赛、武术竞技、新年晚会和圣诞联欢会等文娱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公安系统小品相声大赛(荣获总决赛二等奖)、天津高校外国留学生足球联队、天津高校外国留学生羽毛球大赛等竞技比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2)游览中国特色的文化古迹。利用寒假暑假期间,安排非洲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实地考察,逛庙会、登长城、爬泰山、游故宫,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在中非重大传统节日之际,系中国结、包饺子、学中国菜、展示非洲饮食文化。一方面,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推介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排解留学生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注重人文关怀与文化渗透,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力求达到跨文化的沟通、理解和融合。

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招生宣传存在“瓶颈” 中国与非洲地处两个不同的大洲,非洲国家很多,距离相对遥远,信息沟通渠道少,招生成本较高。大部分非洲留学生申请中国奖学金和选择学校都是通过中国大使馆介绍、学校网站、同学和朋友介绍及友好院校推荐等方式来华留学。非洲国家很多,各国学生的留学需求各不相同,中国驻非洲的教育机构分布较少,学校招生人员严重不足,招生宣传存在“瓶颈”,非洲留学生招生工作的局面还没有全部打开。

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校针对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建立了二级学院分级管理体制,具体生活由国际学院或后勤部门管理,教学由教务处、研究生处和二级学院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机构并行管理、“各管一块各司其职”、部门间协调不到位、管理失位等现象。因此,加强留学生管理统筹,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尤为重要。

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建立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是建设国内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的必要保障。目前,学校具有“双师型”和“双语型”的复合型教师相对较少,很难适应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技能和双语教学的需要。

跨文化研究还需加强 由于非洲与中国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较大,很多非洲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和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太理解,他们比较重视对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争取,达不到要求就要抗议,就要群体上访,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非洲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对策和展望

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 在留学生管理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都是由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将留学生管理上升到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调动学校各部门履行自身职责,各司其职,互相补台,协同作战,从根本上推进留学生管理的科学发展。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积极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层次和质量,发挥其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服务外交全局等方面的作用。

组建驻非教育宣传机构 依靠中国驻非各国大使馆,结合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各个学校在非建立的“孔子学院”、驻非教育机构,组建驻非教育宣传机构和网络宣传平台。加强宣传,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来华留学招生体系。在招生过程中,学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策略,包括正规有效的招生手册、网站建设、留学生成果展等。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在华留学生和校际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对非留学生招生工作。在技术层面,来华留学生招生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

成立国际交流“一站式服务”管理中心 留学生管理工作包括招生宣传、入境报到、专业选择、课程设置、生活住宿、安全教育等管理过程的诸多环节,涉及学校的各个学院、外事、招生、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各个相关部门,任何环节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成立“一站式服务”管理中心,统筹各部门管理职能、综合协调、整合资源、密切配合,建立一个对留学生包容性强、生活服务功能好、体系规范健全的留学生“一站式服务”管理平台,可使留学生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最优化。

打造高水平的留学生教师队伍 针对培养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特点,学校必须整合“双师型”与“双语型”一体化的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师资培养中,做到“双师型”与“双语型”技能提高培训并重。对此,学校应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教师担任非洲留学生的“双语”教学工作,并应在职称评定、课时补贴等方面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确保形成一支高水平的非洲留学生教师队伍

创新非洲留学生复合型人才培养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双证书一体化” 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融师范性、理论性、技术性于一体。作为国家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我校把“双证书一体化”培养模式应用到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中,不仅推进了“双证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进程,也对“双证书一体化”培养模式起到实践检验作用。针对非洲国家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职教师资的需求状况,结合非洲来华留学生本身的专业素质背景和语言基础,我校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增加留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课程,将留学生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语言训练、专业理论和实践训练四个方面加以合理配置,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能水平;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

打造非洲留学生职教培养特色品牌 2010年,非洲来华留学生学历生人数为1.64万人,2012年非洲留学生学历生人数攀升至1.67万人,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来华留学,他们既是潜在的职教师资培养对象,又是非洲本土职教师资未来的开拓者,在中非外交关系和教育合作深入发展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我校作为国家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度、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并获得国内外充分肯定。此外,还承担了中国在海外援建的首家全日制高等院校,即埃塞俄比亚中国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师资配备,并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亚的斯亚贝巴孔子学院”,在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培养出首批“双证书”硕士,旨在深入开展跨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加强留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提高留学生管理水平,为非洲国家培养高水平职教师资,为国家的非洲战略贡献力量,打造国家非洲留学生职教培养特色品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军艳,张举良.非洲留学生爱上中国希望成中非友好交流使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1-03.

[2]邓福庆.切实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宋乃莲.浅谈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4]张融融.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扩大留学生规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5]安然,张仕海,吴招胜.非洲留学生教育需求与招生宣传模式[J].高教探索,2007(5).

[6]郑江华.面向非洲留学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3(4).

[7]郑江华,侯芳,张雷.高等院校非洲留学生校园安全管理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4).

(责任编辑:张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