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赛飞
(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宁乡 410614)
摘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有所违背和偏离,忽略甚至放弃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在实践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机构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新元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价值指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60-04
作者简介:姜赛飞(1974—),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索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2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引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衡阳为例”(项目编号:2011C023)
生态文明教育和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是近些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但讨论的重点似乎只集中在其中一个方面:要么着重在生态文明教育,要么倾向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缺失生态文化意蕴
总体而言,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略整体的和谐规划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整体主义原则认识的缺乏。整体主义原则强调系统内外各要素、各环节、各关系的统一与流畅。在生态文明意义上则表现为生态整体主义,它是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人是诸事物的中心,所有的思考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类来进行。在人类利益单一并且不能保证实现的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突出生态文明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能环顾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新的理论原则,这种新的理论原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也就是主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所当然地应当涵盖对于万物价值合理性的突显,以扬其平等性。然而,需看到的是,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谋划的时候,这种整体主义原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而经济利益的获得被夸大,获得的方式被曲解,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绩宣扬的成分。在这种思想驱动下,植物的生命、动物的权利、大地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出现异化。这些与生态整体主义原则的缺失不无关联。
(二)缺少生态文化构思
这种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旅游经济虽然带有地域性,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国家旅游经济趋好的情势下,一般而言,区域旅游经济也会有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当区域旅游经济被吸纳到国家旅游经济范围内的时候。就目前看,区域旅游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各区域旅游不仅和国家旅游有脱节的现象,即便是各区域旅游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按照国家旅游经济的方向看,应是全国一盘棋,有着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缺乏全面布局的构思。第二,就区域旅游经济来说,很多时候也缺乏实际的全局构思。
(三)没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意涵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与该地区固有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联。传统文化的采掘与提炼以及新文化市场的建立,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实施,自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旧缺少旅游经济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为了获得旅游利润,一些部门机构对于当地名人的思想观念附以主观性的解释说明,使其笼罩在强烈的商业色彩之中。至于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果如其说,则缺乏细究和探讨。此外,为吸引游客,部分旅游区域杜撰文化名人,或者虚构所谓的地方特色文化,要么虚有其名,要么名不副实。更有甚者,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作为宣传标杆,无视其历史影响和民众接受度,大谈其文化价值。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偏离了文化历史的真实,而且使得通过文化意涵支撑区域旅游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
我们说,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但并不否认在运行态势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把区域旅游当作财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力点,存有速利主义倾向,或者有通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愿望和想法,可由于生态文化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冲突、整体规划失调,从而出现一些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
“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
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
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
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
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
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
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
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97.
[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72.
[4]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5.
[5]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
[7]王彬彬.建设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34.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