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初探

  • 投稿heal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49次
  • 评分4
  • 24
  • 0

郝天聪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转型的加速进行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然而,职业教育领域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职业教育与社会转型之间的矛盾急剧增多,既不利于职业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应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对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探寻与社会转型特殊时期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转型;职业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09-06

作者简介:郝天聪(1989—),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课题“江苏省企业职工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以南京市为例”(项目编号:JSEGCIAC1502)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从整体视角上看,社会转型的全面性在于转型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动态发展视角上看,社会转型的快速性在于转型的力度和进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在社会转型加速的同时,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涌现出来,职业教育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必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关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的概念源自西方发展社会学。就我国学界而言,社会转型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转型”的概念最初应用于生物学领域。西方社会学家借用这一概念描述具有进化意义的社会结构的转换和性变,社会学中的转型通常是指传统的原型社会的规范结构向具有更高层次的发展逻辑性的现代型社会的转换,即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换。这种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转型,包括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等等。就我国而言,社会转型还包括体制转轨,即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转型期,各种社会现象都体现出转型特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法律、观念、意识等方面都受到了社会转型的强烈冲击。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社会转型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一般而言,对于社会转型的划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持续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历史变迁过程。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现在学界对于社会转型的研究大多立足于狭义的社会转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发展方向等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这一时期我国所经历的社会转型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的社会转型浓缩了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同时进行的,无形之中增加了社会转型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二、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由一种形态向另外一种形态质的飞跃,这种转型必然经历一个量变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阵痛期”。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横向的专业门类结构和课程结构,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层次结构变化,又决定着职业教育纵向的层次结构和人才规格结构。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不能有效满足社会转型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为社会转型提供服务的能力仍有限。

(一)经济转型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与高技术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经济转型不再是从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全球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向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变。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近年来,我国产品的传统廉价劳动力和价格优势正在减弱,这就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步伐,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社会难以提供足够的高技术人才以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企业“用工荒”问题严重。这其实也折射出一个结构性失业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上的失业人口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由于转型升级的需要,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增,却招不到足够的高技术人才。对本应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各种高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明显有失职之嫌。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农民工群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很难适应新的技术岗位的要求,且职业教育对高技术人才的“供血”能力还难以应对企业快速转型的形势,造成严重的“用工荒”问题。不仅“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遭遇了“用工荒”问题,部分二线城市也遇到了“用工荒”问题。随着社会转型的持续加速,“用工荒”问题有蔓延之势,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滋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二)体制转轨对各种办学模式的渴求与办学渠道单一之间的矛盾

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社会转型的一般规律或基本内容,因为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而我国的社会转型除了遵循这个基本规律之外,还有其特殊性。由于中国曾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中国的社会转型还要完成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即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担任着初次分配的角色,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充当再分配的角色。相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资源初次分配的主体,政府担任的是再分配的角色,市场得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体制转轨的目的就在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资源分配的角色交给市场,尤其是把初次分配的职能转给市场。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体制的转轨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做出改变,尤其是在办学过程中应发挥市场的作用,即调动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然而,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由教育管理部门举办的,办学模式过于单一和封闭。在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中,行政体系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本身的逻辑办事,政府仍然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办学资源主要由政府控制,市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意识不强,导致办学主体的单一化现象严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民办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办学途径开始走向多元化,行业和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仍然是以政府办学为主,行业和企业参与办学的规模仍然较小,在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难以满足社会转型期对于职业教育多种办学模式的要求。

(三)社会分化对多种专业类型的诉求与专业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

社会分化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分化,即社会结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生和产生新的差异的过程。社会结构分化的基本形式就在于社会异质性的增加,它是指社会的结构要素类别的增多,阶层分化、组织分化以及专业分化等都是其重要表现。在孙立平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最根本的变化就在于从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的分化程度较低,同质性较强。在这种总体性社会模式下,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重合为一,组织按照相同的模式建构,按照统一的方式运行。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社会的分化程度也逐渐加大,突出表现形式就在于社会异质性要素的不断增加,这就使得中国社会逐渐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过渡。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更加细致,这就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职业的产生。而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就在于培养各种各样的“职业人”,即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以满足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也是职业教育基本功能的实现。在具体的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与社会职业密切相关的就是专业。毫不夸张地说,一所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状况决定着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运。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一大批职业在社会上逐渐消失,同时涌现出一批新的职业。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也发生变化。以上变化都需要职业教育根据社会转型的需要对专业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与更新仍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部分专业设置过于陈旧,新兴专业的建设速度过于缓慢,专业群的建设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建设体系。

(四)社会流动对学生调整能力的要求与迁移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分层是与社会流动紧密相关的另一重要概念。社会流动是指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或者同一阶层不同成员之间身份、地位等的相互转化。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是社会地位的重要载体,职业的获得和提升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的,职业的变迁可以反映人们对职业地位的追逐过程。个人要想胜任一种职业(包括相同水平和更高水平层次的职业),获得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职业教育就成为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桥梁。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人们更换职业的频繁程度也逐渐加大,而且出于向上流动的本能,人们对于更高层次职业的需求也会增强,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本的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社会流动的加速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调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职业变迁的能力相对较差,由于学习的技能只是一些专门的技能,缺少一些核心技能的训练,很难将专业技能应用到其他工作中去,加之学习能力较差,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就业前景不甚乐观。

(五)观念转型对多元价值取向的诉求与价值观念陈旧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与政治、经济转型相比,文化转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对于文化而言,价值观念处于核心层次,因此,价值观念的转型对于文化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李德顺教授所言:“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前列,必然要伴随一场价值观念上的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思想解放和价值观的转型更新,改革和现代化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在马克斯·舍勒看来,心态的转型远比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更为根本。虽然价值观念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仍然值得我们重视。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组织形式变得多样化,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变得多样化,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也变得多样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速度加快,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同时造成个人发展机会和路径的多样化。在多元价值取向下,个人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不再强调极端的集体主义原则,旧的价值观念和秩序逐渐遭到人们的抛弃。但是,由于新的价值观念秩序尚未建立,形成价值观念的断裂期,从而造成价值观念无序和混乱状态的存在。职业教育领域同样如此。社会上仍然有很多人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二流教育”,没有把接受职业教育看作与普通教育同样重要的个人发展路径。这种陈旧价值观念的存在,无疑限制了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功利化的现象。如片面追求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张,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过于强调企业的需要和就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文化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视教育的本体性价值等等。因此,对职业教育而言,在弘扬多元价值观念的同时,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职业教育价值观体系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在急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而承担着为经济发展输送各种专业人才责任的职业教育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具体而言,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更能适应社会转型期的要求,既要拥有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又要拥有不断学习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当前,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压力之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经历着“阵痛期”,关键是如何从这种阵痛之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把握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将挑战真正变成机遇,实现职业教育发展质的飞跃。

(一)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以适应经济转型

职业结构提供了社会流动的基本框架,人们依靠个人意志和拥有的资源在这样一个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结构框架内寻求职业地位的行动,汇聚成为社会流动的河流。国际研究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职业结构的高级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低层次的职业数量逐渐减少,高层次的职业数量逐渐增加,在职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这就形成了阶层向上流动的潮流。西方职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白领”职业增加,“蓝领”职业减少,国家逐渐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结构高级化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也呈现出渐趋高级化的动向。经济转型的加速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流动频率加快,这种职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的高端程度和价值含量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武器。就国内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也应该做出重大调整,应注重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对于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但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除了国家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之外,还应该注重引进西方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技术,加大本国师资力量的建设,同时建设国际一流的实践实训基地以提供硬件保障。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不仅是国家的现实需要,而且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在,代表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应然方向。

(二)在办学路径上,职业教育与培训双管齐下,以适应体制转轨

根据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可以将职教模式分为学校本位的职教模式、企业本位的职教模式、社会本位的职教模式以及“学校—企业”综合模式。按照这种划分方式,我国是典型的学校本位的职教模式,日本是企业本位职教模式的典型代表,而德国则是“学校—企业”综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在这种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模式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主要依靠学校教育系统进行,正规学校职业教育以外的职业培训比重仍然较低。所以,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基本上等同于学校职业教育。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的实施被限制在狭小的学校空间里,由于其自身的闭塞性,使得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缺乏与外界社会的良性沟通机制。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普通教育相比,并没有多少独特之处,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同时,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单一的办学主体难以承担沉重的办学负担,仅仅依靠学校职业教育难以满足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职业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事实上,随着我国逐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即发挥企业特有的职业培训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因此,为了适应体制转轨的要求,可以借鉴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开辟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进的办学路径,发挥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各自的优势,在坚持学校形态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以职业培训的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从而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三)在专业建设上,依据市场合理调整专业,以适应社会分化

现如今,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进行,社会分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从广度上看,表现为社会分化的领域逐渐扩大;从深度上看,表现为社会分化的程度越来越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社会结构要素的变迁,也促进了社会的流动。一些难以适应社会转型的结构要素会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逐渐消亡。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社会又会分化出一些新的结构要素,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逐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随着社会分化的进行,一些旧的职业逐渐消亡,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职业。职业的消亡与产生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根据社会中职业的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设置,那么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很难适应社会要求,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市场对于专业的层次、能力、素质的要求会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该将市场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根本导向。为了适应社会分化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市场性原则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前瞻性的调整。当然,这种专业调整并不是盲目的,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并不意味着频繁更换专业设置。任何专业的建设都需要一个过程,在适时调整专业的同时,还应该保持理性,保证专业本身建设的稳定性,切忌盲目浮躁。由此可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把握好专业建设的力度,是决定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

(四)在课堂教学上,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以适应社会流动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转型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导致资本的流动,而且导致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职业的变迁俨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而使得职业生涯更加具有流动性。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社会结构要素的更新速度也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大千世界的形势变化之快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人们的职业生涯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更加具有不可预知性,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工作变迁。如果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具备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就会拥有比较理想的就业前景。相反,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迁移能力,则很容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败下阵来。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显然我们不具备改变外部环境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环境的需要。现在看来,那种一劳永逸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就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职业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职业能力训练,尤其是“跨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同时,除了教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教授诸如计算机、数学和外语等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为职业迁移能力的形成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对学生这一系列基本能力的培养,可以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加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从而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在价值取向上,立足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以适应观念转型

价值取向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及规范性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尤为重要。良性的价值取向可以加速中国社会观念转型的进程。从价值体系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适用于传统社会的价值规范体系面对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及由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时显得苍白无力,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去了他们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成为历史记忆;另一方面,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这样,社会相对地处于缺少一个统一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的“真空期”和价值多元期。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转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言可谓有利有弊,即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在这种多元价值取向下,个人的发展路径不再限于接受普通教育,如果一个人适合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并在这条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努力成长,同样可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人才;另一方面,功利主义取向、拜金主义取向、工具主义取向等,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容易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歧途,许多职业院校为了眼前的利益,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忽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到头来只会伤害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为了适应转型期的社会需要,应该推崇多元价值取向,呼吁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的狭隘观念,减少对职业教育的误解,给予职业院校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这条道路应有的尊重。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抛除唯利是图的理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精神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抛弃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取向,从而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完善的人的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544.

[2]庄西真.社会转型期职业技术教育变革的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13.

[3]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8.

[4]郝晓娜.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探析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时代人物,2008(4):59.

[5]李德顺.价值论研究的意义[J].求是学刊,2000(6):5-8.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8.

[7]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8.

[8]熊明,刘晖.社会转型期的教育价值取向[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2):4.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