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职业学校古诗词教学探新

  • 投稿李狗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83次
  • 评分4
  • 80
  • 0

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郁春兰

摘要:我国诗歌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职校学生的学情较普高学生有一定差距,需要创新诗歌教学。本文从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到师生关系、从诗歌选材内容到课外延伸,阐述了通过创新获得最好教学效果的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诗歌;教学;职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97-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诗歌可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寥寥数语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深情,通过文字可以去领会诗人的感情。古诗词虽美,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其一,由于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学生难以理解;其二,诗歌的内容与诗句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要把握诗歌的内涵有一定难度:其三,古诗词教学不像其它阅读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可挖掘的语言训练因素相对减少。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创新突破,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一、分析学生个性,选择诗歌教法

中职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尤其对古诗文,因为读不懂,往往采取被动式的学习方法,记好知识点,做好习题,该背的背,该默的默,学习效果不好。对于诗文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教师应认真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诗歌的教学方法。

1.职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学习时普遍不认真,教师无法用考试、分数等手段来直接要求学生重视课程。在校几年,会一年差似一年,等到毕业,也许语文课到底学了什么, 《将进酒》的作者到底是李白还是杜甫都分不清楚,这实在可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上要有新突破,努力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专注在课程中,随着教师的思路一起领略诗歌文学的魅力。

2.职校生男女比例失衡。受专业课程的影响,有的班级全为男生,有的班级则全为女生。男生活泼,历史、地理、军事、各种知识相对比较丰富,如果课程思维过度发散,往往会使得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教师无法掌控课堂,教学内容偏离了主航道,最后课堂成了学生随意聊天的场所。而如果只是因课文而课文,男生粗枝大叶,往往不愿意深入思考,甚至连他们的小脑袋都不愿抬起,看看黑板上教师到底写了什么,竖起耳朵听听教师到底讲了什么,课堂会因此而沉默无语,死气沉沉,诗歌变成了“死歌”,句句催眠。相反的,女生情感细腻,乖巧认真,讨论性的课堂,她们往往不愿意开金口,喜欢坐等他人发言,记下标准答案,这样也不利于对知识的全面吸收。

3.职校生年龄在17—19岁之间,心理还不够成熟,自我掌控能力和调节能力还不够完善,但学习课程安排却接近大学模式。专业课程加文化课程,实训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却无法像大学生那样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往往还是带着初中的特点,但又向往大学的自由散漫,加上还不够成熟的心智,使得课程在整合过程中,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教学效果不佳。

可见,职校的特殊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多面性。即使同一篇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和班级,也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程形式介于普通高中和大学之间。

二、突破固有模式,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诗歌因为其特别的欣赏价值及难度,教学中要采取新的模式,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来引导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喜欢教师的尊重与赞扬,尤其当他们对某个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得到教师的认可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相应得到提升,从而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

1.融合百家讲坛的精髓,营造大讲堂的环境。通过调查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比较向往和羡慕大学生的学习,而厌恶、排斥高中应试教育的课堂。针对这种心理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安排上顺应学生的心理,教学模式可以走大学大讲堂的模式,使得学生不排斥课程,同时让他们得到心理满足感。这种大讲堂的具体参照,就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愿意去看的《百家讲坛》。简言之,就是现代技术与教师综合能力相结合,使得课堂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一个需要回答标准答案的场所,而是可以各抒己见、发表新观点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给与他们正确引导与赞扬,让他们在充满自信、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

2.创建新型师生关系。诗歌是一种内蕴深刻的文体。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使用“我是教师,你是学生”的观点来管理课堂,进行教学,往往会使诗歌失去了她的美。因此,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是引领者和启发者,引领学生去了解诗歌的作者,去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启发学生通过作者的生平、人生经历等初步了解诗歌。同时,教师又是一个探索者,和学生一起来探索诗歌简单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新发现,并为这种发现寻找例证,从而全面地感悟诗歌。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是整体,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诗歌中自己的人生感悟,学生也可以就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阐发心得体会。

三、依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在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创新的一切条件基本具备时,具体的课堂教学将如何进行呢?如果仍然落入俗套,运用教参,讲解知识点,教学的创新就会失去了它的灵魂。

在教学中,要遵循《学记》中提到的四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性原则),当其可知谓时(及时性原则),不陵节而失之谓孙(循序性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性原则),在这四个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创新,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读不懂诗歌,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史、地知识,有的诗歌中会运用大量典故与意象,而这些都是学生所缺乏的课外知识。一旦学生觉得晦涩难懂,自然会产生排斥,没有兴趣的课堂,学生又怎能学好呢?结合诗歌的特点及教学上的难点,可以将在诗歌教学中创新。

1.将音乐融入到诗歌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配乐朗诵,例如散文的教学。本文所讲的音乐融入诗歌教学,不是单一地指配乐朗诵,可以将现在学生所喜爱的流行音乐融合到诗歌的教学中。因为,中国古代的很多诗歌,当时也都是配乐而歌的。简单地讲,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音乐的歌词。学生如果直接地去领悟诗歌,可能会被跨越几百年的古文所困倒。但是,如果是找类似的歌曲来辅助理解,那就容易多了。如教学曹操《短歌行》时,学生对其中引用的《诗经》中的句子不了解,无法通过阅读就领会诗人对人生短暂但功业未就的感慨。这时,可让学生听听现代影视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白话的歌词,学生很快就能领悟为何要向天借五百年,再来看《短歌行》,就易于接受了。

另外,很多古代的诗歌在现代歌曲中也被整首的配乐而歌,例如《诗经》中的《蒹葭》,例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教学时,如果让学生去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也许背诵就不那么困难了。

总之,可以充分运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体会中华民族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魅力。

2.利用现代媒体网络技术,直观展现史地知识。诗歌赏析可将诗歌中涉及的人物、典故、意象拓展延伸。学生普遍对人物传记、历史小故事很有兴趣,教师可将这些传记故事进行删选,找出与本诗赏析有关的内容,做成PPT课件,或直接上网收集资料,让学生围绕资料,展开讨论。学生记住了诗人的生平小故事,记住了诗中的佳言名句,也就获得了全面丰富的审美享受。

3.创设情境,在特定的氛围中学习。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看画面,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听配乐朗诵,体会诗歌的意境。如学《琵琶行》时,一播放名家的配乐朗诵,学生的注意力就被马上吸引,接着投放几幅与故事情节有关的画面,让学生讲故事情节,找出相关诗句,他们发言踊跃,愿意学,乐意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诗歌教学课后拓展与创新

1.以旧带新,引出新诗。学习诗歌中,学生全面了解了诗歌作者及内容,可以学过的“旧诗”引出同一诗人的“新诗”,或以“旧诗”引出相同情感内容的其他诗人的“新诗”,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深入了解诗歌,学会鉴赏诗歌。如学习爱国诗人的诗,可将陆游的《示儿》与杜甫的《春望》等联系起来,作为课后的拓展。

2.模仿写诗,升华诗情。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诱导,让他们学习诗的写作手法,仿写或改写诗歌。

古诗教学不应把教学局限于对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学作品进行剖析、理解,而应该寻找创新教育的支点,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创造潜力,养成创造的习惯,使之“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全面的学习,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拓展留下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编辑:陈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