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 王倩
摘要:本文以过程性翻译教学与传统翻译教学的对比分析为理论基础,指出当前高职商英翻译教学课程内同改革应以过程性翻译教学为取向,在作坊式模拟现实职业翻译、同伴会议式的影视翻译和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资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创新,以更好地达到高职翻译人才培养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商英翻译:过程性教学:课程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6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GH210004)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翻译教学( translation teaching/ ped-agogy of translation)通常传授翻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翻译(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的能力,完成具有特定受众的交际任务。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行为离不开特定的情景,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译者在本质上是“交流者”:翻译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能力, 它不仅指译者对语言规则、翻译原则等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而且指译者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其内在知识完成交际活动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规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并强调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技能。高职商英翻译课程内容的改革,其目的是更有效地提高商英专业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二、过程性翻译教学与传统翻译教学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process-oriented translationteaching),是指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翻译过程,围绕翻译过程展开教学。与传统的翻译教学(product-oriented translation teaching)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使翻译任课教师和学生摆脱对于个别词语好坏标准的纠缠,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从而把教学的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对学生翻译观念及翻译策略的培养上。
传统的翻译教学主要依据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学习者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将这些刺激组织到各种不同形式的神经活动中,其中某些活动被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在接收其它刺激并做出反应时,这些记忆的内容又可以直接转换成外显的行动。在这里,“教学便是传递主义的教学(transmissionist teaching approach)”,即“老师怎样教我,我便怎样教学生”。而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掌握是一个过程,学习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或任务的时候,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授人以渔”是这种模式的特点。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翻译任务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翻译过程,帮助他们认识在解决翻译困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哪些手段和方法。要提倡重视翻译实践的课堂;教师是翻译项目的管理者,是学生的示范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翻译能力、自信和专业行为。
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不强调翻译结果而侧重描写与解释过程——结果是如何产生的。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首先教学生如何思考,思考如何把别人的想法灵巧而忠实地表达出来:向学生传授分析对信息的思维方法,组织学生分析传递信息的具体语言内容和非语言内容,使他们获得灵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使他们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它突出的是描述译者的行为表现、思维活动、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决策过程;在翻译实践的同时,体会认识自己运用的知识、才去的方法技巧、发回的创造力,即综合获得的翻译能力。苗菊还借用海尔斯顿(Hairston) 1982年倡导的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教学法的话,来证明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的优势所在: “仅靠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不能教学生写作的。我们必须知道这篇作文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我们要尽可能弄清写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想影响其产生的结果的话。那么必须做一件艰难的事情:就是研究触摸不到的过程:而不是做一件容易做的事情:评估触摸得到的结果。”
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能使学习者获得对知识的积极体验。陈葵阳指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带有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习该学科知识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这种热情和快乐又会转化成动力,激励他们更积极更勤奋地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体验。然而这种体验是需要环境的,必须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所学课程积极体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引导作用,因为这种体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将知识形成自己实实在在的东西。
三、高职商英翻译课程内容改革建议
1.作坊式模拟现实职业翻译,发展社会性。瑞士的Massey认为,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就是“在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里,学生通过协作参与职业译者的真是活动,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过程。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外界环境和知识结构进行互动,进而获得翻译经验,发展翻译能力。采用“作坊式”翻译教学,类似商业性的翻译中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把这种模式引入翻译课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从做中学,让他们相互交流,通过合作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作坊式”翻译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集向导、组织者、顾问、监督者、机会创造者于一身,而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即他们是参与者、学习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理性看待学生在翻译中所犯的错误,多表扬其成绩,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他们积极参与翻译活动,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翻译教学十分重视与市场接轨,强调满足市场需求,以职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为主。比如在英国,职业导向的翻译教学在其翻译教学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为使学生尽可能快地熟悉未来职业,学校经常邀请一线口、笔译工作者来学校讲学,同时也安排学生在毕业前到校外相关机构或国际组织实习。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巨大的翻译市场作为翻译实践阵地,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欧盟翻译部主任瓦格纳(E.Wagner)宣称:I link,therefore I am.译者就像大脑细胞中的一条链条,他与其他个人和组织相联系,组成了一个符合链接的社会。罗宾逊也指出,翻译学员要参加各种社团、翻译会议以及网上讨论,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以及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动态。译员好比一个神经元,将突触伸展到巨大的交际网络中,向这些网络传送或索取信息。奈达建议学生加入一个有着多个团队的翻译组织,自己是其中的一位常年翻译。以上理论均表明,应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性。
2.加入同伴会议式的影视翻译,发展合作力。高职商英翻译课程的内容不必都是商务。影视翻译为广义的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故与一般文学翻译有共同之处,但影视翻译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它又与传统的纯文学(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翻译不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根据王金波的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开始的翻译课程内容中,影视、传媒专题和题材的内容排名居前列。数量庞大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大都配有英文字幕,非常适合翻译教学,可以利用字幕进行口笔译练习。故事片情节完整,场景逼真,有利于提高听力、口语水平和整体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翻译项目,采用过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提高工作效率,翻译公司基本上都引入了翻译项目管理的模式,由一个项目经理来负责统筹安排,为译员分配任务,审校译稿,和客户保持流畅的沟通,监督翻译任务的进展,评估和控制翻译质量,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客户的需要。教师可以效仿翻译公司的做法,要求学生组成同伴会议式的翻译工作坊( transla-tion workshop)相互学习帮助。具体操作如:首先选出负责人,然后小组分工,把台本分成几个部分分头翻译,最后统稿,派技术成员完成制作和上传。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通过撰写翻译日志等手段,让学生自己找出困难之所在,然后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而且进步的程度更大,速度更快。此外,教师在教授相关理论时,如能多发动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展开讨论和辩论,如:一个国家到底主要采用哪一种译制方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制作费用、相关技术水平高低、还是本土观众的文化水平、对外语的兴趣、本国文化的开放程度,等等。此类的学习讨论更能激起学生研究影视翻译的热情,比照本宣科地翻译理论更有效果。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学内容要新,翻译辅助技术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随着DVD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市场上可以买到大量的经过配音或配字幕的国外影视剧DVD.还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现成的电影院剧本或者翻译的中文字幕。这些材料良莠不齐,教师却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料,师生一起进行加工完善,进行纠错,也是很好的翻译实践。邀请电视台从事译制采编的工作人员、拥有多年影视翻译经验的老译匠等来校做讲座,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形式。
3.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资料。以过程为导向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每一个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总是洋溢着个性特征的。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教学过于注重人的群体性和共性的发展,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忽视把学习转化为学习者的个人行为。只有把学习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变成个人的自主行为,学生才能真正发挥潜能。因此,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应是一种个性化教育,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图书馆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多媒体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供多种译本供学生比较。可以布置学生撰写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书面报告,比如,对个别句子理解方面的困难、某一概念的再系统阐述方面的困难,以及找出源语某些词语的意思和目的语中的对等词语诸多方面的困难,等等。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教师根据个性化的问题报告调整教学,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翻译方法,亲身感受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结论
苗菊指出,翻译教学的过程教学法对翻译能力的综合培养是非常有利的。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要求学生译者主动地关注翻译过程,最终提高学习者的翻译技能,完善体系化的翻译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即使没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情况下,也可以尽快完成向职业译者的转变。要采取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的初级阶段,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掌握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翻译教学的高级阶段,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所需的各种翻译方法和翻译资源。在过程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高职商英翻译教学内容进行作坊式模拟现实职业翻译、同伴会议式的影视翻译和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资料三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实现高职翻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