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用认知风格理论透析高校课堂教学现状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495次
  • 评分4
  • 70
  • 0

南阳理工学院 沈建国

【摘 要】认知风格理论是当前指导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以生为本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的今天,用认知风格理论透析高校课堂教学现状,存在有“三多三少”现象,分析原因,探究对策,因人适教,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认知风格;高校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22-02

作者简介:沈建国,男 ,教授,主要从事教学论研究。

在高校从规模扩张到注重内涵建设的今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已成为高校未来生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其中认知风格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更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风格适应更多的学生,同时兼顾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尊重学生按照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尝试形成新的认知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唯有此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一、认知风格的基本观点

认知风格又被称为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态度与风格。该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当前更注重将认知风格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用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双向过程之中。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出发,形成了很多关于认知风格的理论模型。就当前而论关于认知风格理论有以下基本观点:

1.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二维简化认知模型“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型维度”(Riding等人),更便于人们把握和应用。研究表明,在这两个维度上,男女的表现差异明显,男生更倾向于表象型和分析型,女生更倾向于言语型和整体型。

2.认知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形成受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具有可塑性。认知风格的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思维方式的求同性和求异性,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达兼得的效果。

3.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匹配时,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低。认知风格的上述基本观点对高校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呢?首先,认知风格是客观存在的, 每种认知风格各有利弊,不分孰轻孰重,但确实影响着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 也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

其次,男女生在认知风格中的差异,提醒教师要注重施教对象中男女生的结构比例,从宏观上为自己的教学策略选择提供依据;再次,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要求教学双方尽最大可能地去适应对方的认知风格,谋求与对方认知风格相一致的教或学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舒心愉悦的情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课堂教学现状透析及对策

纵观我国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现状,存在不少与认知风格理论要求相背的地方,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及综合能力的形成,影响着高校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现象概括起来有“三多三少”,即:“关注知识讲授者多,重视课堂组织者少;关注现代媒体技术使用者多,关注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者少;关注传统讲授方法者多,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施教者少”。具体表现与对策如下:

1.关注知识讲授者多,重视课堂组织者少。大多数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往往把重点放在自己如何教的层面上,忽视了如何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课堂活动。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讲授知识上,思考更多的是从上课开始到结束自己要写些什么、写在什么位置、要说些什么、什么时候说等教师行为方面的内容。对于如何才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取的全程考虑较少,哪些地方让学生独立思考,哪些地方让学生分组讨论,哪些地方让学生实验尝试,缺少明晰的思路和周密的安排。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只与那些认知风格一致的学生进行交流,而那些与老师认知风格不一致的学生往往受到冷落。课堂组织不愿做,认为那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才做的事,与高校教师无关。于是,上课不考勤,课中不提问,守在电脑旁,不到学生中去,场景没变化,音调一个样。对“低头族”置若罔闻,对私语者误以赞赏,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效果会是怎样。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理所当然的管理者。所谓管理即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老师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主宰课堂教学活动的全程,在课堂教学中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决不推辞,否则就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2.关注现代媒体技术使用者多,关注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者少。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课件依赖症”。君不见,有多少教师课堂上手握鼠标,指点江山,播放音乐,闪动画面,反复演示,不厌其烦,不顾学生,只管课件,教师、电脑合演二人传。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历观察、理解、保持、应用四个基本过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符合课程的特点和性质,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绪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具体讲要处理好下面三个关系:

(1)要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结合:讲解与演示的结合,讲解的内容与演示的课件应该是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讲解与画面的结合,说到点到一一对应;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的结合,以动态观察变化,以静态研究规律。

(2)要处理好速度与效度的关系。课件内容的呈现速度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论证问题的逻辑强度、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和实际接受能力等因素来决定,做到疾缓适宜,收放自如,让多媒体课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的有效帮手。

(3)要处理好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关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和认识活动,是信息的不断交互、情感的不断碰撞的过程,其基本要素为教师、学生、教材。

3.关注传统讲授方法者多,兼顾不同认知风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者少。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与师生之间的认知风格是否匹配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有的喜欢那个老师,这其中就与老师的认知风格、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认知风格是否吻合有关。老师受自身认知风格影响会钟情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弱化其他教学方法。然而,面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仅靠一种教学方法很难适应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需求,必须要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交替使用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学现状而言,仍然是大班上课多、小班上课少,而且这种现状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对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做全面的体检是不合实际的,但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认知风格也是不争的实事。尽管教师不能一对一的分类教学,但男女生在认知风格中的明显差异性,不同专业男女生比例的“剪刀差”,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提供了非常明晰的参照。老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去满足倾向于表象型和分析型的男生,或去满足倾向于言语型和整体型的女生。现代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谈话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较为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既要考虑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维度)相匹配,也要兼顾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维度)的学生;既要尊重学生按照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学习,也要鼓励学生尝试形成新的认知风格(维度),采用双重甚至多重认知手段,以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研究,精心备课,才能回归课堂,通过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有效组织教学,有效生成,多维度并行,达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冯晓沛,胡克祖.认知风格对数控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2):23-25.

[2]刘瑞琦,达红旗.认知风格分类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1,(10):78-79.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