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Seminar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启示

  • 投稿周楷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27次
  • 评分4
  • 77
  • 0

石家庄铁道大学 杨 茜 王兴举

【摘 要】Seminar教学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教学模式。文章将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到研究生教学模式中,以期将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改变为“讨论性教学”模式,倡导研究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并充分培养和训练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学模式;研究生教学模式;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07-02

作者简介:杨茜,教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王兴举,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工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规划项目“研究生seminar教育模式研究”(编号: GH122053)和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规划项目“基于国际教学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研究”(编号:GH132074)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近十几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无一不与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关。2009年2月,教育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些文件明确要求指出我们: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推行“研究、讨论性学习”。其本质就是围绕着造就、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这个根本任务,积极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体系的改革,中国大学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化。我国很多高校将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教学中。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大学已将Seminar模式引入教学当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都将Seminar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培养手段,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推广和发展Seminar教学模式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外,中国某些院校还将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到本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且成效显著。在中国,Seminar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Seminar教学理念

Seminar教学模式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主要是为了发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以及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掌握现代科技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技巧以及在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我们把具有一定认识和判断能力的课程参与者称为Seminar的教学主体,教师及所有听课学生都属于课程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科的建设史及发展背景全面系统的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课程主要讨论的主题思想。并将相应的任务分配给学生,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做相关报告研究。让他们成为自己所选主题的主讲报告。

教师和学生是Seminar教学模式的共同教学主体,学术交流互动是Seminar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Seminar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动力的互动交流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而言,Seminar教学模式较为鲜明的特点如下:①互动性突出,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②有利于师生之间良性沟通模式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③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是民主、平等的;④有利于强化教师生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Seminar教学模式在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此外,Seminar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从“死”到“活”的飞跃。

二、研究生教学模式现状

首先,大多数高校中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仍是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教学模式。多数研究生还不太适应,也不会自主学习,因而课堂讨论的效果较差。目前多数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记。老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学生却没有自我考虑甚至质疑老师的机会,对待知识只是机械记忆。老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却不知所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低,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其次,研究生教育模式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传统教学思想只重视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只单纯讲授书本知识,不注重其它教育因素。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课堂以及课本为中心,这种传统的讲授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①教师所讲的未必全部正确。学生把教师的话当做定理,如此必然会发生以讹传讹现象;②真理需要辩解, 传统的“一言堂”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降。在中国,学生成绩优异然而创造精神缺乏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在学习上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因此难以创新;③传统教学方式严格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把握要准,这种要求当下社会显得十分苛刻。

三、Seminar教学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结合

Seminar教学以“研究”为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索知识,共同进步的平台。目前中国研究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差、专业面窄、实践能力差、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较弱等问题。而Seminar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研究生所存在的问题。国内青年学者林培锦曾经把Seminar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教学中价值意蕴概括为:其一,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体现了其中的人本意蕴;其二,强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和谐,体现了其中的和谐意蕴;其三,突出知识与能力的创新,体现了其中的创新意蕴;其四,坚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Seminar教学的可持续内涵。

Seminar教学对研究生教学改革有如下启示:

1.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我国,Seminar教学模式的推广及发展手段需要经历由“辅”到“主”的过程。主要原因是多数院校的教师及学生对Seminar教学模式认识较浅,甚至没有听说过这种教学模式。然而,对于研究生而言,Seminar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有益补充,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是对研究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然而,Seminar教学模式是否需要引入,引入的时间、方式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切不可盲目效仿。若是研究型大学或者重点院校,则可以设置跨学科Seminar课程,从而扩大教学范围深化教学内容;若为一般院校,则需要简化和调整Seminar教学模式,使其适应本校的实际情况。

2.课程改革要与Seminar教学模式的要求及特点相匹配。Seminar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熟悉传统课堂讲授方式还要求教师熟悉Seminar教学模式,从而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对Seminar教学模式的熟悉及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必要时学校应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Seminar教学要求院校更新相关的课程内容。Seminar教学应对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补充、深化和应用,而不是将教学内容简单罗列。Seminar的课程内容尽量做到集学科专业性、学术前瞻性于一体。避免课程内容过于狭窄。

Seminar教学模式在院校的课程分配时间上也进行了尝试。将Seminar教学的考核方式应用到总评分系统中,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教师教育观念要更新,综合素质要提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代高校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我教育观念,积极接受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Seminar教学中,教师要带动学生积极学习。

在整个Seminar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表现在:①教师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提炼并升华课程内容,为学术提供大量有价值的选题;②教师思维敏捷,组织、协调及表达能力强,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保证教学效果良好;③Seminar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加大工作量,为教学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要求教师具有敬业精神。

与此同时,学校要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在校教师外出进行学术交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并奖励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

4.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Seminar教学中,学生是主角。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首先要改变学生早已形成的“听、记”习惯;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改变自己被动学习的习惯,之后指引研究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Seminar教学模式的效果就是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在上课之前,要花很多时间查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学生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并与学生及教师讨论相关课题。

Seminar选题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专业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要对学生的劳动成果予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潜力便会被挖掘出来,他们的创新性也会相应提高。

同时,要经常与学生沟通,询问他们对Seminar教学的看法及感受。这些信息的收集对改进Seminar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eminar教学模式的引入,对研究生学习及老师教学均具有积极意义。

将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不仅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技术研究中处理问题的观点、方法和手段以及实际工程中所需的技术,还能为今后在研究生教育中大范围推进Seminar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冯建强,康定.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2]韩吉珍.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构想[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15-116.

[3]胡红杏.国内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十年深度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2):112-116.

[4]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

[5]诸东涛.浅论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6-9.

[6]周亮.Seminar教学法及在日本的大学理论课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164,191.

[7]罗启,高峰.Seminar教学范式的价值意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48-151.

[8]丁宁.借鉴 Seminar 教学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9]王书全.浅谈多媒体“Seminar-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10]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11]赵冬臣.讲授法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23-26.

[12]杨立强,邓军.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5,(2):5-7.

[13]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006,(2) :24-29.

[14]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Z2).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