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竞争力探析

  • 投稿橘子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86次
  • 评分4
  • 78
  • 0

刘德福

[摘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竞争力,是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的需要,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为此,必须解决执行力、师资力、教学力、职业伤感、精神渐冻症等问题,努力使我们的“顾客”即学生、“顾客”的投资者即家长、用人单位、政府满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德行”水平的大学生,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彰显课程核心竞争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竞争力 提升

[作者简介]刘德福(1965-),男,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1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2014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CQGJ138747)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4 -2 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提升高职思政课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14SKS2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94-02

近十年来,中央及重庆市出台了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为标志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政策,为思政课建设保驾护航。思政课建设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影响力,赢得应有的地位。

一、思政课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Gary Hamel于1990年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的技术研发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过程、组织管理、市场开发等整合而形成的比较优势或持续竞争优势。多样化的公司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位,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系则是核心竞争力。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用于研究思政课建设是我们的首次尝试。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核心竞争力是指围绕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及其应用能力的目标,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力,实现思政课实效力和影响力可持续的特有竞争优势。思政课核心竞争力包括“五力”:一是执行力,指执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力度;二是教学力,包括教学转化力(即教师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价值满足学生需要的能力)和学生接受力(即学生参与和接受教师教学活动程度的高低);三是科研力,指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的能力;四是实效力,指学生学习的效果(如学习成绩好坏,运用所学思政课知识于其他课程学习的情况,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况等);五是影响力,指用人单位对学生思“德行”的总体评价即美誉度等。

二、提升思政课核心竞争力面临的问题

第一,动力不足,执行力待加强。思政课建设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其效果是潜移默化的,而专业技能的效果往往直接而明显,这就容易导致轻视思政课建设,对执行中央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往往动力不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依然存在,从而影响甚至削弱了思政课建设,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德行”力不高,成为畸形“人才”。

第二,师资力需加强。学缘结构不合理,重庆市高职思政课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较低,市内几所国家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学历普遍较高(如工职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100%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文凭),而其他高职院校往往不到30%。同时,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创造性不强,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少。

第三,教学力待提高。教师观念更新不够、走出去不多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知识老化、教学魅力有限、说服力不足,影响了教学力的提升和教学效果。调查表明,认为思政课教师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是教学转化力(占41.6%)、学生接受力(占40.9%)和科研能力(占27.8%)。可见,教学力已成为思政课教师最需要培养的能力。

第四,职业伤感需克服。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课建设存在漠视甚至偏见,导致部分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伤感。所谓职业伤感,是指由于思政课不受重视,使思政课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存在怀疑态度,成就感、价值感降低,心情惆怅,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热情、激情降低甚至丧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态。这种情况已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及其实效力、影响力。

第五,精神渐冻症需解决。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并传导给了学生:视觉麻木,表现为理不清内涵、内容,头脑昏昏;听觉麻木,表现为不知所云,弄不清问题的实质,意识不清;感觉麻木,表现为学不了知识,掌握不了技能,思维停滞。由此,形成了一定数量思想麻木不仁、精神萎靡不振、意识昏浊不清、思维停滞萎缩、缺乏感染力影响力的“精神渐冻人”。

三、提升思政课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1.抛弃旧观念,树立新理念。第一,抛弃思政课不重要的陈腐观念,树立思政课建设成效是决定大学生就业力高低的精神力的理念。过去,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大学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政课无用的旧观念,这实际上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用人单位的大量反馈信息表明,用人单位更看重大学生的“德行”而非专业技能。而“德行”的好坏与思政课建设力度及其效果密切相关。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力高低的关键素质和精神支撑。第二,树立思政课建设成效是衡量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依据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政课教育是养成教育和行为示范,是道德高尚化、行为生活化。那些“德行”过硬的学生,就业率高,学校的社会声誉高,核心竞争力强;反之亦然。思政课建设成效已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2.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力和科研力。首先,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教师只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高效地教育、引导和影响大学生,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强;反之亦然。因而,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提高教学魅力。教学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及飞扬的激情等方面的综合。笑星、小品演员及有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节目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教育力和影响力,值得借鉴。最后,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引进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如学术带头人、专家、名师等,优化思政课教师的学缘结构;培养引进教授,逐步优化教师职称结构;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3.建设思政课教学质量体系,提高监控力。思政课教学质量是指实施教学活动的思政课教师教学力水平,以及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自身学习和实践的实效力、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评价。建立思政课教学质量体系,要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实训过程、教学结果等考评。

一是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方面,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学生、思政部、学院、第三方(外部)四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通过实施规划、加强监督、开展评估、进行考核、总结反思等环节,逐步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跟踪监管,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管与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教学质量第三方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由学生家庭、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评价机构等构成的教学质量第三方体系,聘请行业、企业的人事经理担任思政课建设委员会成员,共同商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等重大问题。关注媒体报道,及时采取措施。坚持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改进。充分利用产学结合、校际交流,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

二是建立和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突出注重“德行”实践培养提升的特点。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有学生、学校和第三方。其中,学生评价是基础,学校评价是核心,第三方评价是补充。学生评教是学生作为“顾客”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评教既给我们压力,也给我们动力,促使我们努力改进教学手段、方式与方法,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学院评教是作为办学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可委托给学校质量建设委员会或思政部,在日常检查、听课情况、学生反馈情况以及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第三方评教主要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有关人员,主要考察学生在家庭生活以及实训过程、生产实践(实训)过程中的“德行”表现,如工作态度、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通过以上三方评价,能比较全面地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力的掌控。学生的学习力是思政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力的高低要通过学习效果来体现,学习效果是学习质量的终极体现,进而是教学质量的主要衡量者。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就是要考核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等。要特别重视考核学生“德行”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

4.增强思政课实效力。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实效为标准。而实效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到课率在900/0以上,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达90%以上,成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在目标管理考核、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等方面,思政课教师应该处于优良水平;课程建设应逐步达到省(市)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学生的“德行”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前茅;教学团队在本省(市)有较高影响。

为提升思政课实效力,必须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校与家庭、用人单位对接的行动模式,即构建学生一学校一家庭一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学生与学校、家庭、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学校与学生家庭、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合作育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其行动能力,提高“德行”水平。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使命是让“顾客”即学生及其投资者即家长、用人单位、政府满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德行”水平的大学生,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彰显思政课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思政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的“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的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教育部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2005-02-07.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Z].2008-09-2:3.

[3]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4]刘德福,试论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