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人本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研究

  • 投稿灯泡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24次
  • 评分4
  • 90
  • 0

曹勇

[摘要]本文将对健康的理解置于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分析中,认为健康是指向个体生命全过程的教育,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及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关联。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实践与探索,尝试提出从健康干预到健康促进教学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范式,从而推动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促进 人本位 发展

[作者简介]曹勇(1978-),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118-03

“健康促进是一种融合了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通过改善包括身体活动、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在内的生活方式,寻求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提升生命质量的整体策略。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发展中,体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学校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学校体育便承担起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任。然而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中,对健康促进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有必要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战略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青少年健康促进实践历程,进行一定的理论梳理与探讨,以提高学校体育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的有效性。

一、从社会本位到人本位: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课程价值的抉择倾向,这种抉择倾向受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哲学观念、个体对社会及儿童发展的认识等因素影响,因此课程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纵观课程发展的历史长河,课程价值取向不外乎知识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从价值主体维度看,历史上课程价值取向曾在很长时间内陷入非彼即此的二元对立模式误区,以至于‘缺乏人性’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隐忧。”人性的回归、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新时期课程价值取向的呼唤。实际上,课程价值取向不应该也不能割裂个人、社会与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以学生、社会与知识为坐标构建起和谐、平衡的三维立体课程价值体系。”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正趋向人本价值转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首先表现为从阶级性、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待学校体育发展及界定学校体育的社会职能,强调学校体育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延续到60年代,强调社会的需求,强调体育教学以教师、课程和教材为中心的原则,过于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了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体系的学校体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1979年由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扬州会议”对学校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理性思考,以技术为主还是以学生体质为主的大讨论标志着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从社会价值取向逐步向人本主义价值转型。由素质教育引领的教育改革重视学生的健康与发展,重视社会需要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由以竞技体育内容为主体、以竞技技术传授为体系、以追求学生体质发展为目标的生物体育观向个人、社会与知识的三维体育观转变。运动技术学习开始逐渐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竞技体育技术技能传授模式,注意运动技术对学生的应用价值,不断改革教材、教法与评价方式,“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人为本”等思想成为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价值判断的依据。

教育范围内的体育所具有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全体性的,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课程凸显了人,但并不是在个人、社会与知识的三维中只凸显出人的因素。因此,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在课程设置与实践中更需要在学生、社会与知识三维间寻求制衡,不能舍本逐末、走向极端。

二、学校体育课程人本价值取向中的健康

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人文精神和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界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而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更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1.健康教育是一种指向个体生命全过程的教育。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不管哪个学科,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如此。就人本价值取向下的学校体育教育而言,对健康的追求应该是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在内的健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贯穿生命的全过程。那么学校体育教育就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也必须考虑到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动与健康和学生生活中的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考虑到学校教育阶段所实施的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影响学生在课外校外是否从事体育运动、未来是否愿意终身喜欢体育运动,又与他们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技术技能紧密相关。

2.健康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及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关联。体育学科因其以身体练习为表现形式而异于其他学科,但就其机能而言,它具备其他学科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知识与价值的传递,以及在此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体育作为一种实体的传递,是指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体育作为一种精神的传递,是指学生在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所形成的对其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实际上是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种种感受构成了影响其生活态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教育过程一方面需要学生通过操纵身体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即对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运动的团体性氛围使得学生需要学习解决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必需的态度和方法(即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按照体育教育目的所组织的教学内容或者活动具有游戏的性质,能够唤起人类自身原初的运动欲望,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热爱运动的情感倾向。只有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的传递紧密相关,只有将健康纳入个体、社会与知识的立体维度里,健康才具有贯穿生命全过程的指向性。

3.不能将健康与体质测试简单挂钩。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不断修订实施,当前体质健康与监测已成为学校体育的一面大旗。在实践中,有的学校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被局限于可以测定的身体指标上面,并根据测量结果对照标准赋予其健康与否的意义和等级性价值,意在强化学校体育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体质监测,与测试指标高度相关的项目却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形态予以实施,体质健康所应具有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健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有身体健康被突出出来,基于这种理解所确定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以及其表现形态与我们所真正期望获得的健康谬以千里。

三、新时期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学校体育发展思路

在学生健康促进中,由于学校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和发展学校体育对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这一模式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中心,在横向上从学生健康分析、指导、监测、合作实施到评估,在纵向上从学生入学跟踪到大学毕业,以科学的范式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增进学生体育锻炼,在学生中倡导和实施终身体育活动。

1.多重数据采集与切实指导并行的健康干预。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对于采集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与意义,但以学校体育为实施主体且通过学校体育进行反馈的基于学生体质促进的健康检测,或者说数据采集,不应仅局限在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监测上,还应包括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和学校环境。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调查与数据采集,应主要包含学生体质健康、学生危险行为监控、学校健康环境。学生体质健康即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进行,每年测试一次。学生危险行为监控根据监测对象的年龄不同,监测危害学生健康的行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药物使用、暴力行为等,旨在针对监测结果改进项目,制定更有效的措施。学校健康环境主要包含学校健康政策和项目、学校健康概况调查,学校健康政策与项目活动通过地区、学校、班级等不同主体评估学校的健康教育、体育教育活动、营养与健康服务、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教职员工健康促进、家庭和社区参与等,以监测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活动政策,内容涉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校际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设等;学校健康概况则主要是当地教育或者健康机构调查获得的学校健康政策及实践活动方面的数据,评价预防、营养服务与实践、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方面的特征与趋势。具体调查诸如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体育活动的量、体育课程的安排、个性化体育活动的制定与实施、教师的体育活动等,并以此指导学校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教育发展。

数据采集调查研究在有效率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发挥出反馈激励作用,用调查指标的等级性价值与奖惩代替不了由上而下的指导所带来的内生性驱动。针对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数据,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指南,以指导学校体育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项目的开展。例如类似《学校与社区体育活动指南》帮助学校在与家庭和社区的联动中,针对不同的孩子能提供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体育活动的广泛选择,重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享受式参与等,从政策、环境、培训、服务、项目、评估等方面给予建议与指导;类似《学生自我评估与健康指南》提供评估指标、工具与资源,帮助学生、父母、老师等进行评估并指导改进,从而促进体育活动和健康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类似《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析指南》,帮助学校基于国家标准实施体育课程,并对体育课程进行完整与科学的分析,以改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2.多元参与合作的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我国关于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实践活动,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走向系统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从不同层面支持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工作的推行多以教育、体育或卫生部门的纲领性文件引领,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学校体育独扛健康促进大旗。而健康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身体干预、心理调适、营养保健、环境支持等在不同层面与学生健康促进紧密相联,有必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有必要在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下,建立体育、卫生、教育等多系统广泛参与的协同机制。

推动非政府组织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国目前已有诸多与体育健康促进相关的实验室和研究会,借助实验室与研究会的力量长期跟踪学生健康状况,验证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和标准的科学有效性,研究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掌握真实的学生健康状况,构建学生体育行为数据库,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支持,为政策与活动的制定推行提供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支持。

确立学校、家庭与社区体育多维联动的发展策略。个人、家庭与社区的共同参与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家庭与社区对青少年群体缺乏关注,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活动未能有效地迁移到学生生活中。应积极发挥家庭和社区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引导作用,构建体育、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机构共同参与、职责明确、资源整合、合作协调的机制,科学制定健康促进活动细则、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多元筹集经费、推动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精神与运动兴趣的培养。

3.注重兴趣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健康促进教学。学生健康促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健康是指向生命全过程的,且与运动情感、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的传递密切相关,因此注重兴趣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也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由健身功能向健康促进的有效转化。

用健身娱乐性课程项目引领健康促进教学。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能满足学生终身性、生活化、个性化等需求,由以传授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转变到以传授健身娱乐性项目内容为主,内容涵盖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练习、个性化发展方面的练习。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增进健康的手段。根据不同情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目的“兴趣点”所在,科学设置各项目内容所占课时数及课程时间分配。

用科学评价促进健康教学。课程评价是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下一个教学活动的起点,每一项具体的评价内容都要有具体可执行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来实施。这首先要求课程评价目的明确,而基础则是课程目标要合理;其次是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研究,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是加强学习评价性研究。在健康性、终身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方面,也是传统学校体育教育中较为薄弱的方面。

(栏目编辑:吕珂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