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工作

  • 投稿Jack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863次
  • 评分4
  • 83
  • 0

张秀霞

[摘要]高职德育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职业素养培养的德育工作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应通过对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成长危机分析,认清目前高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更新德育内容,采取训练熏陶的方法,结合“活动论”,构建高职德育工作新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作者简介]张秀霞(1970-),女,山东滨州人,滨州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山东滨州 256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4年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提升高职生自我管理能力行为训练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14WH8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45-02

1918年,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以“敬业乐群”为校训,并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纯洁的人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等一系列德育教育主张。今天的高职教育应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现代社会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等一系列鲜活的德育内容,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成为文明、合格、高效的新世纪专业人才。

一、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德育教育地位边缘化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规模扩张,到现在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大规模、高速度的中国范式。初期我们追求规模,追求校园大、楼宇多、人数众;近几年,高职教育狠抓质量和内涵,搞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但是,我们在大踏步追赶世界潮流之时,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升华、人格塑造、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使用有限的资金,打造师资,培育基地,学生的德育工作却鲜有提及,在一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德育工作的描述也多是一笔带过,既没有具体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也没有层次清晰的实施方案,重视技能培养,轻视素质培养,使高职德育教育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二)高职德育教育内容缺乏特色和职业教育内涵

高职德育教育要教给学生哪些做人的道理、采取何种方式教给他们,是决定高职教育德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内容主要是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单纯讲授方式传输这些理论知识,这些渐渐远离时代的经典学说则很难打动学生,不能起到启迪思想、温暖心灵的作用。反之,网络时代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课堂却鲜有涉及,导致德育教育难免处于苍白无力、流于说教的层面。另外,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在高职德育教育中也较少提及,政治课教师缺少与企业对接的机会,又不积极主动了解企业对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层面的需求,忽视了职业素养教育鲜活的实践性,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与实践和岗位需求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方法不合理,驯服教育取代了德行培养

教育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有思想有追求的人,要做好思想工作,首先要注意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教育者要满怀爱心,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循序渐进,以品德感化人,以道理说服人。而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课堂灌输、形势教育、训斥和打击,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内心感受,放弃了“润物细无声”这一有力的德行培养方式,急功近利,恨不得一二天内就将学生教育成才。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反复,很多教育工作者就会表现出急躁情绪,恨铁不成钢,要么对学生采取急风暴雨式的训斥,要么放弃对学生的再教育。这些极端的工作方式都是典型的以驯服教育取代德行培养的做法,打击了学生自我学习、重塑理想的信心,违背了思想教育的规律,是十分不可取的。

(四)学生自我职业素养培养的意识尚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学历对接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高职生还是来自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他们在高中阶段接受的是学科教育,知识积累意识较为强烈,职业考量却是一个新课题。在学习专业知识阶段,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尤其是未来职业对个人修养的要求认识不清,自我培养和锻炼的能力不够,导致在3年的高职生涯中,个人对职业、职业要求、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学习缺乏关注和思考,对未来的职业道路缺乏自我规划的培养和锻炼,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出现适应不了新要求、新挑战的情况。

二、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一)深入探析高职学生心理,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平等,即人是完整的社会人,不分职业,不论身份,人人都是平等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育人教育时,首先要树立人人平等的基本理念,反对权威论。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更要尊重学生,真正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的权威不是靠呵斥、命令树立起来的,它来源于制度因素,也来源于个人因素,正确对待教师权威的方法是弱化因制度形成的权威,强化因个人魅力形成的权威。其次,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要求。在教育决策时,教育者要把咨询权握在手中,决定权留给学生。最后,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可以帮助学生做一些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不能将教师、学校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要引导学生遵守工作纪律和岗位要求,但也不是一味地盲从,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创新精神,以利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确立新时期高职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知识经济背景下,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渴望独立、自由,崇尚创新。他们对道德的认识比较清晰,但由于外界环境的冲击,他们时常出现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同时伴有严重的自卑感;他们的情感十分丰富,但心态却很浮躁,时而表现出内隐的心理冲突。面对这样一个群体,高职德育工作在内容设计上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就可以的。首先,高职德育的内容要从现实生活中来,抓住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思想问题,集结成案例,借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融会贯通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从工作中来,引导学生适应职业化的工作角色、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化的工作精神,结合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态度的要求,教育学生用心把事情做好,使工作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同时,也要训练学生做职业化的事情,做一个有精神追求、人格完整的人,而不是仅仅机械地遵守规则、做个按部就班的工作人。

(三)改革德育工作方法,构建高职德育工作新模式

教师的工作方法和整体的工作模式,是决定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首先,要采取德育训练与德育熏陶相结合的方法。单一的说教已经不能打动学生,老师讲的道理越多,学生越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因此,要设计一些训练项目,如音乐剧、心理剧等,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生动的道德呈现中得到熏陶,切身体会个中滋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应该就是这个境界。其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秉持“活动论”的观点,即教育不单单发生在课堂上,而是时时发生在学生身边,如在日常活动、主题活动、课程活动中,尤其在学生的职业教育活动中。学生见习、实习时,教师要结合企业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教育学生学会工作,学会与同事相处,学会在职业生涯中体会企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并要求学生注意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一个高素质的职业人。

三、结语

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思想上有波动,但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有思想有追求,希望通过未来的职业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高职德育工作者要以此为出发点,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德育感化人、教育人的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理论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中去,有针对性地做好高职思想教育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玉斌.从美育角度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7).

[2]陈月霞,狄伟.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管理.2010(1).

[3]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