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探析

  • 投稿二狗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916次
  • 评分4
  • 77
  • 0

聂沉香杨维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原则

[作者简介]聂沉香(19 67-),女,湖南娄底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伦理;杨维(1983-),女,湖南常德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0)

[课题项目]本文系2 014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设计体系与开发策略”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 014-SZJGXM3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97-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及颠倒课堂理念的提出,都促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走向多元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向着交互性方向发展的同时,学习也正在走向微型化、碎片化、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资源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的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此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资源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迅速升温,它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

微课,又称微课程或微型课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挖掘知识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

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提出的,他发现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资源,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与传统学习资源相比,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易操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等特点。它可以很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需求,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研、教学反思,它还对颠倒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现状

微课的出现无疑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福音。然而,笔者在参与我省教育厅思政课微课大赛的过程中,发现现在微课教学的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设计理念、建设标准、开发途径、方法等重要问题了解不够,在开发制作过程中非常迷茫,相当一部分老师只是盲目模仿他人的作品,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微课的鲜明特征。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组织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参加教育厅微课大赛的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情况进行调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师微课开发的现状,以及在微课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的基本认识。通过调查得知,高校思政课教师接触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微课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调查显示,接触微课时间比较长(一年以上)的教师占13.15%,接触微课在一年以内的教师占86.85%。这表明,对于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来说,微课仍然是新事物,微课的推广力度还需要加强,要让更多的中小学一线老师接触微课,了解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2.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微课开发的情况。调查显示,教师开发一节微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小时以内能制作一节微课的老师只占10.81%,5~10小时的占到 30.83%,11小时以上的占58.36%,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微课开发制作的技术与经验还非常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模式,亟待加强学习和培训。这也导致教师开发微课的平均数量比较少,调查显示,70.65%的老师开发微课的数量为l~3节,只有10.49%的老师开发了5节以上的微课。

3.高校思政课教师对现有微课资源的认识。对现有微课资源的开发建设现状,85.8%的老师认为“微课太分散,没有形成专题化的体系”,这与微课自身“短小精悍、只针对一个小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有一定的关系,也说明专题化微课程的建设非常重要。80.29%的老师认为“微课的质量不高”,81.88%的老师认为“微课的总体数量不够丰富”,还有少数老师认为“现有的微课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是很强,相当一部分都是简单问题的讲解”。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微课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起步较晚,广大思政课教师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微课资源开发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值得肯定的是,微课从无到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思政课微课资源的开发也在一步步地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4.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大部分教师认为需要分析微课受众的特征,微课可以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需要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起点、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风格、新教学方式的接受能力与态度等,这是众多老师的共识。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鲜明特点,一节微课不可能同时达到多个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不同的微课从不同的角度依然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体验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等。

5.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视频时长的认识。大部分教师(75.94%)认为,微课视频最合适的时间长度应该是5—10分钟,这符合微视频短小精练的理念,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长度能够让学习者保持比较好的注意力,以聚精会神地观看微课视频,并理解课程内容。 6.微课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对自己的微课作品感觉“一般”的老师占到59.86%,有13.19%的教师对自己的微课作品感觉不满意。笔者对这部分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他们认为自己的微课作品质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镜头单一,缺少变化( 66.78%);声音不够清楚(56.61%);课件制作不是很好(44.92%);微课的配套资源不齐全( 74.07%);微课教学水平有待提高(45.68%);微课教学趣味性不强( 50.83%);微教学视频画面不够清晰( 59.66%);主要教学环节缺少字幕提示( 39.97%)等。

7.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微课开发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微课设计与开发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微课的质量,这与教师对微课的整体认识有密切关系。调查显示,“编制微习题”的重要性均值是1.79,这一点足以说明教师们对微课的定位正在逐步清晰,微课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还可以“解惑”,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也从完全的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实现“双主教学”思想是大家的一个共识。“撰写视频拍摄/录制脚本”的重要性均值是1.75,44.3 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39.42%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重要,这与事实相符,如果没有撰写视频脚本,录制的微课必定不会条理清晰,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同之处,也是众多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所以很有必要加强视频拍摄和脚本撰写的培训与辅导。“拍摄/录制前的准备工作(如环境布置、工具调节)”重要性的均值是1.64,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微课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不同于传统的公开课的视频拍摄,也不同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节完整微课的开发,既包括微课设计,也包含微课的实际应用,只有把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合理地结合起来,开发的微课才具有真正的使用价值。微课的设计开发有其自身的规范化流程,胡铁生老师曾提出了微课开发流程,笔者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政课微课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1.碎片化处理原则。传统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一般都以45分钟为单位,甚至一个小时,这无法顺应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模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用于课堂教学中环境的创设、新课的导人或德育情感教育等,长时间的视频教学显然就不适用。但是传统的精品课程、农远工程等课程都是名师、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录制,教学质量非常高,这就形成了“用之不便,弃之可惜”的局面,如果将其进行系统、批量化的再加工、再编辑,进行微课碎片化处理,使其符合“微课”的理念和特点,就既可以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

2.创新性原则。微课的原点是“教学”,而非“技术”。微课制作的关键技术环节有两个,即课件的制作及微教学视频的拍摄或录制。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手机功能的提高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普及,课件制作已经不是难点,常规的视频拍摄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录屏软件在操作性上也非常简单,而且功能强大。总体来说,制作微课的技术门槛已经跨过去了,我们现在急需关注微课的创新设计和教师在微课中展现的教学水平,这些才是微课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微课最吸引学习者的地方。教师在平时要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和方法,注意借鉴、模仿与再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创设情境、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在这个方面可以重点借鉴知名微课平台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和策略。

3.开放性原则。微课资源的建设要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要吸引不同角色的人群参与,而且已经建设好的微课资源应该开放资源权限,允许不同的学习者和教师对其进行编辑、再生和更新,这就能丰富微课资源,突出微课特色,增加微课类型。当然,为了不造成微课资源的混乱,每次编辑之后均需要管理者或者是资源的所有者对其进行确认。百度百科采用的就是这种资源更新模式,效果良好,得到了使用者和资源建设者的一致认同。

4.发展性原则。在微课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即从单个的微课设计与开发,走向专题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专题微课程是基于一门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程是指对某个专题进行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开发。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由10节左右的微课组成,这些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体系化的专题微课程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微课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微课设计方法。当前微课资源建设方向的重点是要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专题微课建设”。

5.以“研”促“建”原则。微课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微课开发首先要考虑微课的实用性。从传统系统全面的教学设计转向小知识点的微观开发,涉及教学理论、制作技术以及课程评价的转换,每一位参与微课资源开发建设的老师都应该思考以下问题:(1)开发微课的目的是什么?(2)所开发的微课与传统的教学课程有何不同?(3)所开发的微课资源的学习者是谁?(4)这些学习者有哪些特征?(5)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6)采用哪种形式开发微课?(7)适合学习者什么时间学习?在开设微课时,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后,开发出来的微课才可能是一节优秀的微课,其应用价值才会大。“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能够指导实践”,通过微课课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层面引领微课的建设持续良性发展。

6.评审标准导向原则。学习者最关注的是微课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建立科学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发高质量的微课资源的关键。目前微课的评价标准并没有统一,各种微课大赛中所使用的微课评审标准都是在以前的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的评审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的。微课与传统的网络视频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传统的网络课程的评价标准中吸收而来的微课评价标准的成熟度、科学性、可行性等都值得研究者去深入研究。只有发布了科学准确的微课评审标准,广大微课资源建设者才能有据可依,才能在设计开发微课时对选题依据、技术规范、资源结构和评审指标有全面了解,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发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