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正文

论地方转型高校应用型教师能力的提升

  • 投稿带月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427次
  • 评分4
  • 18
  • 0

陈立万 向春荣 谢昆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应用型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机制体制建设、教师转型、人才引进、兼职队伍建设以及应用型教学团队构建等完善途径,对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了深入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转型应用型教师队伍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陈立万(1964-),男,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向春荣(19 79-),女,湖北宜昌人,重庆三峡学院教务处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谢昆(1979-),女,安徽无为人,重庆三峡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重庆404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 3年度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战略研究转型发展研究重点项目“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 014年度重庆市高教改革项目“以应用核心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42042)和201 2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EDA课程POL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203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81-02

为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高层次专业生产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而地方本科院校正是培养该类人才的坚实阵地。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缺陷突出,其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几乎毫无行业背景,师资队伍面临“理论教学师资多、应用型教学师资少”的现状。在师资队伍培训方面,普遍存在教师本身所受教育经历单一,主要在高校进修培训,缺少企业实践锻炼机会;教师考核重科研轻应用,行业人员兼职教学受限制等。为此,我国转型高校必须重新探索一套适宜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推动地方高校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变,提高理、实能力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教师能力结构

在我国,“应用型”教师这一称谓虽然已提出许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争论颇多,仍未达成统一的标准。总体来讲,“应用型”教师大体可以归纳如下:一是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承担专业技术课教学;二是具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又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能胜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是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同时,还取得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结合以上理解,笔者认为应用型教学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结构:

1.基本教学能力。应用型教师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能力,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协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科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师具备这些能力后,能够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熟练地传授给学生,顺利完成本门课程教学任务,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2.工程实践能力。在整个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应用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只有拥有丰富的企业(行业)实践经验才是合格的高校应用型教师,才能承担专业技术课和相关实践课的教学。

3.科技咨询与服务能力。应用型教师不应被动地适应企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应该主动去了解企业(行业)行情,去学习企业(行业)文化,并具有足够的能力为企业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企业(行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4.创新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特定历史背景下,要经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应用型教师须具备创新能力,善于从实际中寻找新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理论,总结出适应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快,易失性强,应用型教师应不断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知识才不会陈旧,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应用型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1.完善机制、体制,保障应用型教师能力提升。一要有合理的机制、体制。学校在人事处、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开展教师队伍建设T作。二要有正确的实施方案。学校人事处、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制订实施方案,做好校内教师转型与应用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兼职教师聘用以及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三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要重新建立师资队伍准人标准、能力评价标准、职称评聘标准。四要有健全的培养体系。要构建分类型、分阶段、分层次应用型教师培养体系。五要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将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单位的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六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建立向应用型教师倾斜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专、兼、聘结合,构建应用型教学团队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等。

2.调整人才引进政策,改善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结构。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人大众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要转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不但需要增加教师数量,而且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将会发生显著改变,主要表现在对应用型教师需求量增大。为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增大应用型教师比例,高校要彻底改变教师准入制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高度重视对引进人才的各种保障:既要注重学历和科研成果,又要重视其教学能力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教师聘用制度,推行“按需设岗、目标管理”的用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建立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问题。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实施“应用技术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校企、校地合作过程中,注重考查,面向社会,加大力度引进各应用类专业人才,原则上将引进在行业、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高学历高职称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行业、企业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高校教师队伍。二是实施“行业、企业高端人才柔性聘用计划”。采取非常规措施,柔性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等高层次的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技术顾问,丰富教学资源,跟踪行业动态,把握专业建设方向,促使学校办学与企业(行业)生产同步发展。

3.建立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能力提升必须具备应有的外部条件,要在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氛围、团队建设等方面为教师自身能力的成长提供条件,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为此学校应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相关机构,如教师能力发展中心,该中心要以促进教师能力全面提升为己任,认真研究现代高等教育理论,充分调研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现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关制度与管理办法,制订教师能力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分类做好教师培训,实现教师能力培训工作全方位全覆盖。一方面,对理论知识水平或学历层次不高的教师,通过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或名校进修,强化基础理论;通过名师讲座、教学研讨会、教学示范等方式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对新进教师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分专业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新教师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等方式,在教学设计尤其是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予以指导,促使新教师尽快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T作,并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探讨课程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的处理、课堂教学技巧等,同时开展讲课、说课大赛,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三要对非出国教师,通过搭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联盟,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资助更多教师出国考察、研修或学历提升,促进教师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

4.推进校内在职教师向应用型转型,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地方高等院校为主动适应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应用型教师转型培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向应用型教师转型工作。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明确转型对象。对全校无企业(行业)经历的专业技术教师、实验工作人员,实行首批转型,转型时限原则上为3~5年;首批转型结束后,进入企业(行业)培训形成常态化,专业技术教师每隔5年到企业(或行业)进行3~5个月的短期、长期培训学习。二是制定转型原则。(1)统筹规划原则:各二级学院针对专业设置情况、专业教师情况以及专业发展方向等,提出专业教师转型培养计划,相关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发展需要,确定转型专业、课程方向及转型时限等,填写《教师转型申请表》,经二级学院初审,交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组织实施。(2)分类指导、分类培养原则: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出台不同的转型办法、措施、步骤与流程,分类指导,分类培养。三是落实转型工作。(1)校内职业培训:学院鼓励相关教师在现有工作岗位上,利用校内实践基地及其他教学场地,在校内优秀教师或外聘专家指导下,采取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校内培训。(2)企业挂职:确实需要离岗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要以应用为导向,根据专业需要,按需派出。(3)海外培训:制订专业教师的海外培训计划,选择具有成功经验的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如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培训单位,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到海外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开发与合作研究等。(4)校办企业: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鼓励企业入校或鼓励教师自己创办企业,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创业的场所,又提高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5)科技合作:鼓励教师与企业行业合作,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积极参加企业行业技术改造升级,使教师能随时掌握企业行业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档升级。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较强应用科研能力、适应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应用型教学团队是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发挥地方高校人才优势,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进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目标合理化。以教学为己任,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为宗旨。二是人员构成多元化。团队成员实行专兼结合,包括学科带头人、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工程实践人员等。三是团队形式多样化。通过“校企合作”,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建立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的科技创新团队;以生产经营为引领,建立创业就业团队;以科技咨询为引领,建立科技顾问团队等。

三、结束语

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更是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动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各专业实际,积极探索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新途径,转型一批教师,引进一批能人,聘用一批骨干,建成一批应用型教学团队,为学校转型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