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归因风格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 投稿傲慢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1010次
  • 评分4
  • 83
  • 0

王一名

(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归因风格通过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评价产生影响,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就动机、自信心确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归因风格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58

心理学家对归因问题的研究已有时日,对归因的讨论也各有不同。笔者通过对以往观点的研究和归类,得出如下观点:所谓归因就是“原因归属”,通过查找和分析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过程,从而进一步分析其内在的原因和联系。随着大学生的学识不断丰富、人生经历不断充实,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不易改变的归因习惯。归因风格一经形成之后,便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不同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心理健康程度产生不可小视的作用。

1有关归因风格的基本概念

1.1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根据自身内在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对发生的事件做出习惯性的分析和判定,个体的归因风格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归因风格包括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四个维度。由于个体存在不同的归因风格,从而存在对相同外界环境的不同认知评价和归类,而这种评价和归类与心理健康程度紧密相关。

1.2归因偏差

归因理论所研究的事件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开展的,它默认的假定模式是人们会用最合理的方式处理不同信息,但是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个体不仅是行动者同时也是观察者,在做出归类和判断的过程中受不同原因的影响,因而不能够完全按照既定的合理又合情的要求去做,从而会出现归因偏差。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和性别偏差。

1.3归因训练

由于归因风格的形成是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和成熟逐步稳定的,说明归因风格的形成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因此可以通过特定的训练对归因风格进行改善。归因训练的概念可以归纳如下:训练者通过设定一定的训练程序,使得受训者调整习惯性的归因方式,缩小归因偏差的程度,进而掌握归因技巧,形成积极有益的归因方式。

心理学领域已研究的归因训练方式较多,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较为常用的有强化矫正法和客观分析法。强化矫正法的概念为通过强化积极引导个体对事件进行正向归因,对成功事件进行内归因找到自我的价值和优势,对失败事件进行可变归因获得全面的归因思维。客观分析法的核心为避免个体做出不符合自身实际的归因,从而要求个体根据自身现状如实分析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最终对行为的发生以及事件的结果做出合理而客观的分析。对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定期进行归因训练不但符合现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且能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2归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归因与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在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中发现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是个体的自我归因。所谓自我归因即为个体对自身在事件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因果关系的解释和分析。在高校学习期间,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对未来的期待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学习成绩的归因造成的,不同的归因方式所产生的结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每一个大学生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较为显著却也相对稳定的归因风格,由于每一个体都存在不同的风格,因此对相同事件也存在不同的认知和评判,由此引发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也各有不同。

一个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有持续的成功经历,那么他对未来生活会有着较高的预期,并坚信会持续成功,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成功事件的发生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不断的提高。相反,一个大学生一旦形成了习惯性无助感,那么他们面对失败时便会采取“麻木”的接受方式,不再尝试努力,甚至放任自流。

自我奖惩与自我归因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系。在对低成就动机和高成就动机的大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具有高成就动机的大学生在失败面前能够表现出更强的耐受力与毅力。在获得成功后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从而能够体验到更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这种高的自我奖赏对随后的成就动机又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习得性无助大学生提高成就动机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老师和家长来改变其自我归因的模式,引导其树立高成就欲,教导其在面对失败时适当进行内部归因,使其明白通过努力个体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2.2归因与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自我意识不断稳定和成熟,但是自我概念的形成存在依赖性,更多地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需要从他人的肯定中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倾向,即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潜能等方面的不确定。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长和老师有时并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行为表现,常常把学习成绩不好、在校表现不佳、不听话的问题简单地归因于学生的内部原因,并没有及时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另外,对于内心世界没有完全成人化的大学生来讲极易受到暗示是心理特征中较为明显的特质,当他人对当代大学生整体或某一部分进行归因评价时,对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当大学生本人对其他人的言行进行归因时,对自己的行为和认知也产生了暗示性。如果大学生长时间在充满消极、负面评价的环境中生活、成长,自我贬低倾向将会在归因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对失败、沮丧等负面情绪产生深刻的内心体验,那么消极的自我概念极易形成,自卑感应时而生。因此,大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和树立应该从训练其具有正确而积极的归因方式入手。

2.3归因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

步入大学校门后,人际交往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大学生们将独自面对不同的个体差异,解决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势必也成为了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外的研究表明,处于社会底层、朋辈缺失的大学生倾向于将社交失败归结于内部—稳定—可控的因素,而将积极的社交结果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这种归因方式使大学生不能更自如、更好地发展人际关系,也影响了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和估量,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归因偏差,即把成功的交往事件归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将失败的交往事件归因为对方的原因,这样做虽然说有失偏颇,但是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御。但是如果在与他人的所有交往过程中总是采用这种归因,产生的结果将是个体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甚至看不到对方的能力所在,长此以往将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忽视其他人的感受,不能客观地评判自身和他人的关系,对于未来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2.4归因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

在对事件的归因过程中夹杂着个体较多的主观因素,例如情绪、情感,而归因的结果反过来又同样影响个体的情绪情感等主观感受,所以归因过程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活动。首先,个体通过运用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对事件进行初步的评价,判断事件是否成功、判断事件是否有益于自身,这种简单的评价与判断就会引起个体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高兴、难过等;其次,研究发现在归因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完全在意结果本身,也不会满足于对结果的简单认知,而是不断探索造成这一活动结果的原因。在不断探索和分析事件原因的过程中,不同的归因方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情绪差异,造成不同的结果。在探究行为原因的过程中,如果个体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例如能力不足、性格缺陷等,那么就会引发更为消极的负面行为反应,逐步发展下去个体便会对自身产生怀疑、沮丧等焦虑的情绪。此外笔者还发现,如果大学生在对失败事件进行归因的时候将其归因为个人能力、性格等较为稳定的因素,那么大学生在今后面对相同事件的时候直接预判为结果失败的概率较高,从而使其消极情绪逐步发展。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够完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感表现,极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果在此阶段形成了消极的归因风格,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一直由不同的负面情绪陪伴,长此以往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正确的归因风格和方式,是远离消极情绪的重要途径。

3结论

通过上述阐述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归因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会对其自身成熟、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尤其表现在自信心建立、动机养成、情绪发展等方面,因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势必影响到未来的发展状况及个人的生活质量。在大学生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与教师、家长这些重要的人际关系的处理结果对自身的归因风格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客观的归因风格,并且通过适当形式的归因训练对不良的归因风格进行调整,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

[2]徐晓豫.归因理论与学生自信心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王景芝,魏真.成就归因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10).

[5]熊良斌,周志娟.归因方式理论概述[J].安徽文学,2009(6).

[6]魏立莹.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

[7]王纯,张宁.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

[8]魏希芬.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1(4).